环浙江快乐游(一):夜游廿八都

曾金兰

<p class="ql-block">  去年刘老师推荐三四月份游览烟雨江南是最佳时机。于是就有了江南梦,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与四周的河流、精致的小桥和潺潺的流水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江南水乡景致‌。希望有朝一日能漫步在古镇的街巷间,感受到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与魅力。</p><p class="ql-block"> 烟雨江南的朦胧中,油纸伞与乌篷船摇曳出古老故事;竹林清风送来安吉的绿波,心旷神怡间尽显浙江的清新。从去年开始酝酿环浙江游,终于把行程确定在3月15日开启租车环浙江快乐游。</p> <p class="ql-block">3月15日:</p><p class="ql-block"> 清晨5点,我被噼里啪啦的大雨声吵醒,但心里很坦然,因为每次满姑出门都是顺风顺水,好运相伴。这次出远门,况且有好几个满姑一起出发,就别担心天气不好。这不早上7点雨就停了。</p><p class="ql-block"> 闽FY3358的江铃十九座中巴车驮着我们一行12人环浙江快乐游。早上8点整 ,从永定城区出发,一路向前。</p> <p class="ql-block">  行至龙岩曹溪收费站,遇到一点不愉快的事,原因是19座中巴车是按客二还是客三收费与吴师傅发生争执。而工作人员却对他说:“反正是别人包了的车,又不要你掏腰包,就按客三标准收费”。我们听了不舒服,本想投诉他的。算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但希望相关单位加强监管,提升员工的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p> <p class="ql-block">  我们把不愉快之事丢弃在路上,快乐前行。透过车窗外往外看,‌烟雨为笔,山水作纸,勾勒出流动的水墨长卷:山、村、河在雨中浑然一体,既似未干的画作,又如未完的诗篇,令人沉醉于这静谧之美‌。</p> <p class="ql-block">  在建瓯丰乐服务区略作休息,而后继续北上准备到浙江衢州江郎山。</p> <p class="ql-block">  前行的路上,雨中的风景另有一番韵味。不信你透过车窗,雨丝如帘,细密地织就一幅朦胧的画卷,茶园在雨中云雾缭绕,茶树被雨水洗刷得翠绿欲滴,让你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总指挥卢老师导航发现要经过由闽入浙的第一镇,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枫溪锁钥”之称的廿八都古镇。卢老师立马改变策略,今天就到廿八都,并入住在此。</p> <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半到达廿八都入住的名都大酒店。把行李箱放入房间,点好晚餐。此时老板说,你们先去逛古街,2小时后再回来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  走进酒店大厅,看见老板家人正在挑捡的是什么菜呢?我好奇地问,她们告知这是一种野菜,叫“观音菜”,晚餐就有用观音菜做的本地小吃。</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特产铜锣糕,诱人吧!</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2007年,廿八都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按老板指点的路线,来到古景桥,古景桥横卧枫溪之上,青石斑驳的桥身倒映于粼粼波光中,与两岸垂柳的翠影交织成水墨丹青般的意境,恍若时光凝固的江南遗韵‌。</p> <p class="ql-block">穿过古景桥,便来到古镇的南门口。</p> <p class="ql-block">  南门的念八铺牌坊,马头墙的错落之美。</p> <p class="ql-block">‌ 站在念八铺牌坊集体打卡,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走进奉忠门,就来到了关帝庙广场。</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广场</p> <p class="ql-block">  从关帝庙广场,直接进入浔里街。走在古街上,仿佛穿越到了明清盛世。这里的古建筑群落保存完好,浙式、闽式、徽式建筑交相辉映,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时代的痕迹。漫步其间,耳边似乎还能回响起历史的低语,每一处古镇角落都记录着过往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份古朴与宁静之中。</p> <p class="ql-block">  从浔里街右拐穿东昌门,便来到东升桥。</p> <p class="ql-block">  东升桥,中国邮政廿八都邮票的取景地,摄影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东升桥建于明清时期,是廿八都古镇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东升桥返回浔里街前行,来到隆兴钱庄。</p><p class="ql-block"> 隆兴钱庄是清代后期由姜氏家族创办的金融机构。并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设立了分号,成为当时三省交界地带的重要金融枢纽‌。</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廿八都的青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古街家家户户门前有水渠,流水清澈见底,引自枫溪上游,它已经流淌了多少年了。</p> <p class="ql-block">  共富豆腐工坊,是廿八都的一大特色。这里集豆腐的历史、制作、体验与品尝于一体,让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可惜晚上关门了,只能打卡。</p> <p class="ql-block">  那古朴而静谧的老邮局,诉说着往昔邮递的悠悠故事。</p> <p class="ql-block">  来到淳园,你看柱子上的楹联“一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说明此店老板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店里所卖的物品应该是物有所值。我们虽然没买东西,但与淳园合影也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聆听岁月的低语,感受生活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德春堂‌是清代廿八都商人姜秉怡经营的中药铺,是清末廿八都最大的中药铺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作为廿八都古镇的最大型古建筑,不仅是关卡所在,更是木雕艺术的宝库。站在文昌阁前,不禁让人感叹于古人的巧夺天工,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书声琅琅、文风鼎盛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走进戴笠与女特工培训馆,你可以了解戴笠及其女特工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武官衙门始建于明代,原为闽浙兵站驿站,清代顺治十一年(1654年)升格为“闽浙枫岭营总府”,被誉为“浙闽咽喉”‌。</p> <p class="ql-block">  浙闽枫岭营总府前,两只英姿飒爽的石狮子把门。门口的门栏上,雕工了得。还有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雕像,以及蛮有年代感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北堡门出来,来到珠坡桥。</p> <p class="ql-block">  珠坡桥是一座横跨枫溪的木质廊桥。珠坡桥不仅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古镇的枫溪十景之一,名为“珠坡樵唱”‌。</p> <p class="ql-block">  从珠坡桥出来,返回住宿处。此时天地静默,流水淙淙,山清水秀。忍不住,又恋恋不舍回头望一眼。这个历代屯兵扎营之所,这个南腔北调的地方,这个一脚踏三省的古镇,这个遗落在深山的一个梦。是明清建筑的大观园,是个年老却色不衰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现在将军台的霓虹灯已亮起。要是在白天,可以登上将军台一览古镇全貌。</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是真正的“方言王国”和名副其实的“百姓古镇”,镇上有9种方言和140多种姓氏。</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江南古塞,寻梦之都的文化积淀墙,花花、英姐和我都找到了自己的姓氏,我们真的太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  戴立故居里在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岭下保安乡街中段西侧。1943年建成,为戴笠亲自设计,戴笠弟戴春榜督造,里面暗藏着太多太多的机关。</p> <p class="ql-block">  戴笠死后,章士钊题的挽联,概括应属全面公允:</p><p class="ql-block">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p><p class="ql-block">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p> <p class="ql-block">  整时回到名都大酒店,立即开始晚宴。上的都是廿八都的特色菜:糕中之神——铜锣糕;口感嫩滑,入口即化的风炉仔豆腐;肉质细腻,嫩甜可口的红烧溪鱼;皮薄馅足,汤底鲜美的燕皮馄饨;吃出家乡味的秘制猪手;口味细腻滑爽的江山糕(用观音菜和米粉做的)等,色香味俱全,配上李大哥带来的好酒,大家吃得尽兴。</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庆幸能邂逅廿八都</span> ,它是“千里江山图”上一帧美轮美奂的图画,是金庸笔下《笑傲江湖》里仙霞山下的“廿八铺”,亦是我们寻找的诗与远方。正如她的名字,自带唐宋的光晕,又像一本打开的文言文,要懂她需细细品。她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其间的人们穿越到千百年前,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触碰历史的脉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