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学生作文真不错

潇湘子

<p class="ql-block">  周末在手机上看了几篇小学生作文,其中最好的当属这篇《奶奶》的作文,觉得写得真好,想推荐一下,并给这篇作文写了一些评语。</p><p class="ql-block"> 《奶奶》</p><p class="ql-block"> 奶奶家里多了奶奶的画像【回避“逝世”一词】,可是奶奶家里少了奶奶。后来,除了梦之外,我再也没见到她了【回避“思念”一词】。</p><p class="ql-block"> 奶奶的遗物不多,我也算一件【“算”字看似简单,但显示了作者的不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世界是你的遗嘱【回避了“睹物思人”一词】,而我是你的遗物【回避了“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你的血液…”这种句式】。</p><p class="ql-block"> 我是奶奶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新证明【回避了“我的思念才开始……”这种句式】,爱我的人不多,你排第一个【这里本可以叙述很多故事的,但感情强烈时反而不需要啰嗦了】。你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漫长”炼字很有功底,“潮湿”一词饱含感情】。我的眼睛装得下所有东西,唯独装不下眼泪【夸张,明明是反常规的写法,反而完美表达了抒情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自你离开,我不再熬夜【出人意料,笔锋突转,也暗示自己过去不太听话】,不是因为听话,而是想在梦里早点见到你【这是“思念”最含蓄、最别致,最高级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 …… ……</p><p class="ql-block"> 是不是小学生作文,我不敢肯定,但它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全文不计标点符号,仅仅152个字,紧扣“哀思”,行文精炼至极。</p><p class="ql-block"> 全文重点回避了一般人写悼念的俗套,这是思路上回避“小”,往“大”处想,让情感做文章的主线,遗像、遗物、眼泪只是情感主线上的几颗“珍珠”。</p><p class="ql-block"> 文章初步构思有5个横向的比对与联想:</p><p class="ql-block"> 1. “多” (遗像)~ “少”(亲人)</p><p class="ql-block"> 2. “不多”(遗物)~“多”(我算是“遗物”)</p><p class="ql-block"> 3. 是“滂沱” ~不是“滂沱”(是“浸润”)</p><p class="ql-block"> 4. “装得下”~“装不下”(反复吟唱,思绪的缠绵)</p><p class="ql-block"> 5. 现实的“思念”~超现实的“梦见”</p><p class="ql-block"> “大”处下手,感情饱满了,目的明确了,“起手式”就不同凡响,就不会写成四平八稳的、不痛不痒的、得不到高分的作文了。</p><p class="ql-block"> 有这样成熟思考的孩子,当然会注意炼词造句的,这正是展示个人才华的最好机会。下面几个词语用得很好:</p><p class="ql-block"> 第一段那个“少”字,就比用雅词“逝世”好得多,这里比用“悲伤”更沉痛真挚。</p><p class="ql-block"> 第二段的“算”字,从科学角度看,似乎不妥,但从文学角度来说,很有功力。</p><p class="ql-block"> 第三段的“新证明”比用“活在我心里”更显情感厚重许多。</p><p class="ql-block"> 第三段的“潮湿”就是“眼泪”在此处最巧妙、最深沉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第四段的“不再”带出“熬夜”和“听话”,这里有作者一个不想多说的秘密,原来他(她?)以前经常熬夜,常被奶奶催着去睡觉……</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一篇好文章,首先要在行文前的构思这个“战略布局”要稍微高明一点,只有这样,后面才好高屋建瓴地选自己需要的材料,也才好根据需要选词造句,而所谓选词造句并不是追求词语华丽,其实常用词语用得好,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爆发力” ——它们在文章里看似平常,其实含蓄而又有深意。</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孩子们学习写作都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没打开思路时,作文写得骨瘦如柴, —— 2. 打开了思路后,作文写得肥胖臃肿,3. 写得多了或读得多了,作业写得干净简练。但这篇作文竟然能如此精炼、如此含蓄地,用抒情来统领叙述,已经超出了同龄人的写作水平很多了。不得不怀疑这是某个家长的“下水作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