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古刹中的文化瑰宝

老马

<p class="ql-block">3月31号下午,我们游览了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p><p class="ql-block">洪洞县在中国北方人心目中可是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大部分因为明朝初期从洪洞县移民各地的缘故,“若问老家在何处,洪洞县里大槐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名剧《玉堂春》中,苏三遭到冤案,至今还有一处苏三监狱,苏三被发配起解时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洪洞县里没好人”,据说,从此洪洞县不许演出《玉堂春》这出戏,呵呵。</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始建于东汉,依山而建,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真是一个古老的大寺院,其名广胜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地”。</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分为上寺和下寺,上寺以一座恢宏壮丽的琉璃塔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飞虹塔是原塔被地震震于明代毁后重建的飞虹塔,因为主持建造者法名飞虹,即以他的法名命名,倒也非常合适。飞虹塔是国内最高的琉璃塔,被誉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塔身为八角形,共13层,高47.31米,由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p> <p class="ql-block">请各位看官一起欣赏一下飞虹塔上精彩的琉璃彩塑吧。</p> <p class="ql-block">院里大殿前两株古柏树,树干脉络各自向不同方向扭转,天生对称的一对。</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因为珍藏着一部赵城金藏经,这是一件国宝级的佛教典籍,曾经招来日本贼寇的觊觎,为了保护国宝,抗日军民及僧侣与日本鬼子斗志斗勇,保护了国宝。</p> <p class="ql-block">这部大藏经是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带回来,并亲手翻译的佛教经典,涵盖了各种经书及宗教民俗等记录的大本科全书。当时印制了几十本发给各处。可是到元朝时,已经几乎找不到完整的善本。</p><p class="ql-block">金代山西潞州长子县百姓崔进之女崔法珍,自幼信佛,十三岁时为做功德,毅然切断左臂化缘,决心雕造佛教开宝藏。她四处募缘,得到了晋东南等地区广大信众的支持,许多善男信女舍家产、卖儿女助缘刊经,甚至有人燃臂燃指,刳眼割肝,以表虔诚。经过大批信徒30年的努力,终于完美地刻成了这部珍贵的佛经。</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这次共印了43部。全藏共682帙,总计约7000卷,6000多万字。每卷卷首加刻广胜寺刊刻的《释迦说法图》,图的右上角刊“赵城县广胜寺”六字。《赵城金藏》刻成后,其中一部被运至赵城县广胜寺,由当地庞家纸坊粘合装裱成卷,定名为《赵城金藏》,供奉于广胜寺下寺大佛殿。直到1933年,这部藏经才被上海高僧范成法师发现,随后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p> <p class="ql-block">消息传出后,也立即引起了贼寇的惦记,日本人先是来人打算出22万元购买,被断然拒绝,又派日本僧人前来商谈,也碰壁而回。1942年春,日军占领赵城后,距广胜寺仅2公里,且多次查问《赵城金藏》。驻道觉村的日军提出要在农历三月十八日庙会时上飞虹塔游览,而佛经就藏于塔内,形势危急。</p> <p class="ql-block">此前,蒋介石和阎锡山都曾经派人要把经卷运走,但是都被力空法师谢绝了,理由是担心他们保护不力,经卷散失损坏。因为元代的几十部版本,在几百年的岁月里,经过战火,灾荒等灾难的蹂躏,基本上都散失或缺损,广胜寺的这一部是唯一的保存完好的,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部佛教大百科全书,怎么能够让日本强盗抢走呢?</p> <p class="ql-block">情急之下,力空法师冒险找到赵城县抗日政府县长杨泽生,提出将经卷交给抗日政府并转运延安。杨县长请示上级后,党中央命令太岳军区全力保护《赵城金藏》。4月27日夜,太岳军区基干营、赵城县游击大队和洪洞县游击大队共百余名指战员,借助夜色掩护,秘密进入广胜寺,在僧人配合下,从飞虹塔内取出经卷,经4个多小时抢运,将藏经全部转移出寺庙,由民工驮运队运抵安全地带。</p> <p class="ql-block">藏经运出后不久,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地委机关的干部战士们身背40斤左右的经卷,在马岭、泽泉一带的崇山峻岭中与敌人周旋。多次转移藏匿:由于行军战斗频繁,携带不便,藏经被分别藏在山洞、废煤窑内,并派人看管。此后,藏经又几经辗转迁移,先后存放于太岳区二地委机关驻地安泽县亢驿村、太岳区党委驻地沁源县等地。在棉上县的一座废弃煤窑里存放期间,有保管经卷的战士为保护藏经,将日寇引向相反方向而不幸牺牲。</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赵城金藏》被运至北方大学保管,北方大学校长范文澜派专人守护,年年晾晒,直至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移交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赵城金藏》现主要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的四大镇库之宝之一。此外,国内其他一些主要图书馆和博物馆也有部分收藏。以下是《赵城金藏》的收藏情况:</p><p class="ql-block">1. 国家图书馆:收藏了4813卷,是《赵城金藏》的主要收藏地。国家图书馆对《赵城金藏》进行了长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使其得以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2、. 上海图书馆:收藏了17卷。</p><p class="ql-block">3. 南京图书馆:收藏了6卷。</p><p class="ql-block">4.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了2卷。</p><p class="ql-block">5. 广西博物馆:收藏了2卷。</p><p class="ql-block">6. 崇善寺:收藏了2卷。</p><p class="ql-block">7. 广胜寺:收藏了1卷。</p><p class="ql-block">8. 山西图书馆:收藏了1卷。</p><p class="ql-block">9. 山西博物馆:收藏了1卷。</p><p class="ql-block">10. 苏州西园:收藏了1卷。</p><p class="ql-block">11. 台湾中央研究院:收藏了1卷。</p><p class="ql-block">12. 北京民族宫:收藏了《赵城金藏》补雕本的另一印本500余卷。</p><p class="ql-block">国家图书馆的四大善本镇馆之宝包括《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赵城金藏》作为稀世珍宝,其保存和研究对于佛教文化、历史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图书馆和其他收藏机构对《赵城金藏》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了这部珍贵典籍的传承和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的建筑、佛像、壁画等也都是富有特色的,各位慢慢欣赏吧。</p> <p class="ql-block">初到下寺跟前,看到的是一泓碧波荡漾的池水,名曰“霍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水利工程,与著名的都江堰有相同的意义,因为它的规模比较小,又坐落在太行山区,名声不显,没有多少人知道。</p> <p class="ql-block">看着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我几乎怀疑又是一个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引水渠,不知道多少年了仍然在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参观各地少见的水神庙。</p> <p class="ql-block">水神庙初建于唐代,被地震摧毁,元代重建,明应王殿是神庙主建筑。</p> <p class="ql-block">门口两尊侍卫像高大魁梧,神态冷峻</p> <p class="ql-block">殿内光线阴暗,不准用灯光拍照,只好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基本上都是求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位穿红袍的官员正在向天空的雨神,还是水神恳求快点下雨。</p> <p class="ql-block">但是,最让人难过的是,水神庙最经典的三福壁画被美国人1600大洋买走了,这块石碑h记载着这笔败家交易的过程。当时的广胜寺因为战火连绵,香客极少,寺院殿堂墙垣急需维修,却没有资金。1928年,来了几个美国文物贩子,看中了广胜寺下寺后殿里的几幅精美壁画,于是要求购买。寺院正缺钱用,于是跟官府及主要信徒商量,觉得与其等殿墙倒塌把壁画砸在下面,不如现在卖些钱解决眼前的问题。正逢乱世,买卖文物不是大事。商量之后,以1600银元的低廉价格把绝世宝贝送给了外国人。呜呼,真真气煞人也!</p> <p class="ql-block">《药师佛佛会图》,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约713.74厘米,长约1483.36厘米。这幅壁画是纽约著名收藏家赛克勒(Arthur M. Sackler)博士于1954年在纽约卢芹斋公司中从卢芹斋的助手卡罗(Frank Caro)手中购得的。1964年赛克勒以父母的名义将壁画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件巨福壁画现在是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馆的镇馆之宝。这个卢芹斋是有名的文物贩子,在倒卖中国文物时,做了许多危害祖国的坏事。</p> <p class="ql-block">在这幅宏伟的壁画面前,人多么矮小。</p> <p class="ql-block">《炽盛光佛佛会图》,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高约713.74厘米,长约1483.36厘米。这幅壁画是1932年入藏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p><p class="ql-block">又是一件巨福画作,太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菩萨写经图》,现藏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尺寸暂未明确。这幅壁画是文物贩子卢芹斋在短时间内集中购买了大批文物后,将其捐赠给该馆的</p><p class="ql-block">多么温馨美丽动人的画面,走过不少佛寺禅院,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神态的观音菩萨。又是那个叫卢芹斋的混账东西做的孽,太可恨了。</p> <p class="ql-block">这幅观音像的背景壁画也被倒卖到美国去了!</p> <p class="ql-block">4月1号早晨,我们离开广胜寺,前往平遥古城。这次去平遥目的只有一个:游览镇国寺。我们一行,基本上都去过古城里面,我大概来过三次。古城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带着两个寺院,一是双林寺,二是镇国寺,我来古城,一般都会去比较大、离城比较近的双林寺,却一直没有来镇国寺一游,这次就可以补上了。</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始建于五代时的北汉国,这是一个盘踞在晋北地区的小国,所以镇国寺原名京城寺。</p> <p class="ql-block">五代时期紧接唐朝,很多建筑风格都自然具备唐朝建筑的特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榫卯结构的梁柱椽檩,绝对不像明清时期的宫室建筑具有极强的装饰性。</p> <p class="ql-block">室内非常朴实无华。</p> <p class="ql-block">承重的柱头。</p> <p class="ql-block">又粗又长的榫卯材料伸出老远,气势如虹。</p> <p class="ql-block">多么复杂美丽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庄重的佛像,生动形象的壁画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各位大神都有自己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离开镇国寺,踏上返回天津的归程,十二天的快乐旅游完美结束了。当仲春时节,我们曾经沉浸在汉中盆地金黄的油菜花海中。当我们了解到大汉前辈光耀千秋的英雄事迹时,深深地被他们英勇无敌的奉献精神和所震撼!我们寻找到了自己的根,大汉民族的根,中华56个民族共同的根,大汉雄风萌生奋起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根:汉中、汉江,汉人、汉字、汉文、汉语,还有流淌在我们身体里的大汉民族的血性: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