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陆欧风——摩洛哥(六)

<p class="ql-block">  清晨,一缕曙光温柔地出现在我们眼前,随着太阳徐徐升起,照亮了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非斯。</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酒店天台上,看着这座古老而沧桑的城市慢慢苏醒。</p> <p class="ql-block">  眼前像放电影一样,穿越到公元9世纪:那时候,非斯居民都是柏柏尔人,伊德里斯一世的到来,开启了复兴伊斯兰王朝。</p><p class="ql-block">伊德里斯王朝,非斯河两岸分别是安达卢西亚人的防御区,和凯鲁万人的防御区。</p><p class="ql-block">穆拉比特王朝,两岸防御区合二为一。</p><p class="ql-block">穆瓦希德王朝,奠定了非斯城如今的规模。</p><p class="ql-block">最鼎盛的13世纪马林王朝,在西边另起一座新城。</p> <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老城新城在共生中同步发展,形成了一个体现着丰富建筑形式与城市样貌的伟大伊斯兰都市。</p> <p class="ql-block">  现非斯城分为3个部分:旧城区非斯.埃尔.巴里(马林之前的老城)、非斯.埃尔.杰季德(马林时期的新城)以及新城区。其中最大看点是非斯.埃尔.巴里。</p> <p class="ql-block">  非斯老城里的建筑是我们必须要看的,其建造和装饰技艺非常精湛,这些技艺的发展过程超过了10个世纪,融合了当地工匠的巧思和来自外部世界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们看到的王宫、神学院、清真寺等,都有着阿拉伯-安达卢西亚风格。马赛克、多叶拱门、拱形门窗、金属雕刻、几何图案或古兰经文字装饰以及精致的穹顶等等一系列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符号的综合运用达到了如火纯青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王宫外观。这里曾是马林王朝苏丹的居所,现作为摩洛哥国王在非斯的行宫。建筑装饰体现了极简和繁复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  看了王宫大门马赛克的精密组合后,导游带着我们去一家马赛克加工厂,了解工艺制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  这种工艺起源于摩洛哥,工匠们将手工切割的小块瓷砖按照精密的设计组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复杂的几何图形和花卉图案。这些五彩斑斓的马赛克作品覆盖在墙壁、地板甚至天花板上,使得摩洛哥建筑在光影变幻中展现出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模型</p> <p class="ql-block">根据模型需求切割马赛克形状</p> <p class="ql-block">马赛克的厚薄也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还看了陶器模型制作,和中国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小塔吉锅坯</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马赛克加工厂,去老城参观神学院和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阿塔林神学院大门。14世纪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尽管大门关闭,门窗的精致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卡拉维因清真寺(大学)——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公元859年修建。这里已从最初的祈祷之所演变成了学问之地。现在不仅是一所教授伊斯兰神学的大学,还设有自然科学医学数理化语言天文学等众多院系,培养了各时代的学者乃至苏丹及政治家。建筑整体为西班牙科尔多瓦风格,饰以安达卢西亚装饰。现在这里是大学属性,非穆斯林不能入内,游客只能现在门口向里观望一眼。</p> <p class="ql-block">扎维亚穆莱伊德里斯庙(修道院)。里面放着古城缔造者伊德里斯二世的衣冠冢,虽然非穆斯林不能入内,但可以在修道院的入口瞻仰穆莱伊德里斯二世的坟墓。</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外墙有个铜质的小孔,这是穆斯林捐善款的投币口,《古兰经》规定要把财产的2.5%作为天课,用作公益事业。</p> <p class="ql-block">穆斯林从修道院做完礼拜出来</p> <p class="ql-block">建于1711年的奈佳林木制品工艺博物馆门口</p> <p class="ql-block">阿布.伊南神学院。神学院建于1350年至1357年,是马林王朝的建筑典范,也是该王朝建造的最后一座清真寺‌。采用了传统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神学院的装饰非常精美,屋檐和墙壁上有精美的石刻雕花和木头雕刻,尤其是马赛克装饰和浮雕刻法的墙面与屋檐,让人看着入迷。</p> <p class="ql-block">铺设着大理石的中庭中央的水盘是学生上课及祷告前清洁身体用的。</p> <p class="ql-block">一层是学习和诵经的地方,二层的空间是曾被用作学生宿舍的一个个小房间。</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这个门:精致多叶拱门,拱形门窗、镂空雕刻、几何图案或古兰经文字装饰。。。一点不输于阿尔罕布拉宫。</p> <p class="ql-block">每个细节都值得反复欣赏。</p> <p class="ql-block">精细的不同材料几何雕刻以及与瓷砖的衔接体现了工匠的超高技艺</p> <p class="ql-block">古代计时器。现在滴水的碗已经不在了,剩下一根根的槽。</p> <p class="ql-block">非斯的城墙长达17公里,基本保存完好。这些城墙不仅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更是非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非斯老城除了精美的伊斯兰建筑,还有纵横的街巷、别有风“味”的皮革染坊,独具特色的集市。。。</p> <p class="ql-block">黄色的非斯城</p> <p class="ql-block">叔阿拉皮革坊。都说染缸味道臭得让人受不了,所以游客到了那边每人发一支薄荷叶,让你放在鼻子前,这样呼吸的时候薄荷味可以减轻染缸散发出的臭味。</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大染缸会“臭名远扬”?因为染缸里面装的是鸽子粪和牛尿!根据一代代染夫的经验,鸽子粪和牛尿能有效去除动物毛发,且不会破坏皮革的纹理质,还可以让皮革柔软更有延展性也更易上色。除此之外,大染缸的颜料也都取之于自然:红色来自藏红花和罂粟花、米色来自石榴、绿色来自薄荷叶、蓝色来自靛蓝植物、咖啡色来自指甲花...</p> <p class="ql-block">  可是我却没有闻到什么味道,是风向关系吗?当天没有风。是现在的染料用的原材料和以前不一样了吗?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参观染坊的房子有三层,每一层都是卖皮革产品的。皮的确是真皮,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有的面积大一些的皮是厚薄不一的,看来加工精度和品牌商品还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走进集市,头顶是凌乱的顶篷。</p> <p class="ql-block">集市摊位上的羊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做什么美食呢</p> <p class="ql-block">这个就是蜂蜜制作的面食,上面都是蜜蜂不是苍蝇。看着不敢吃,其实是香甜浓郁非常美味。</p> <p class="ql-block">铜器集市</p> <p class="ql-block">纺织品集市</p> <p class="ql-block">染色集市</p> <p class="ql-block">铜器加工</p> <p class="ql-block">像水渠似的非斯河</p> <p class="ql-block">染料池</p> <p class="ql-block">非斯猫</p> <p class="ql-block">义乌小商品</p> <p class="ql-block">集市里手工制作的铜器细看材料不够精致,那些镂空工艺精致的都是机器生产的了。</p> <p class="ql-block">布日卢蓝门。位于旧城区入口处,建于1913年,几何图案雕刻,正反面分别蓝色和绿色的瓷砖进行美化。</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没拍,书上借一张</p> <p class="ql-block">透过蓝门可以看到两座伊斯兰光塔,一座是辛迪.卢扎斯清真寺,一座是布伊娜尼亚神学院。</p> <p class="ql-block">  别人都是从蓝门进入老城区,进门后左干路是凯比拉路,右干路是赛吉拉路。两条路都可以到达旧城区中心卡拉维因清真寺。而我们是从蓝门出,所以在老城里怎么走的对我来说成了个迷。反正由向导带着,也不允许自由活动,行程计划里该看的都看了。。。</p> <p class="ql-block">  在广袤的阿拉伯世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学习之事始于麦地那,传承于麦加,灌溉于埃及,那么便滤净于非斯”。寥寥数语,道尽了非斯在阿拉伯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短暂的非斯游,让我们吮吸了一下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