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编著:王金法</b></p> <p class="ql-block"> 安城 越国兵器库 . 越王行宫</p><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伐吴胜利后,认为取胜的因素中有兵器之功劳,于是就在府城东北10余公里处马山镇的石城山,建造了一座高库(武器库),把兵器存放在那里。同时,把灭吴所得战利品也存放在那里。勾践还在安城里建筑了“行宫”驾台、城堡。据《越绝书》载:安城里高库阁,周二百三十步;安城里驾台,周六百步。原绍兴马山安城分东安和西安两村,其地四面环水,西安村内原有一大土墩,方圆约1.5公里,高约三四米,系“驾台”和“高库”遗址。</p> <p class="ql-block"> 古筑村 古筑村是绍兴史载最早的古村落。相传春秋时,此地有古筑城,为范蠡(越国大夫)封地,同时是越国的种植基地。唐乾元元年(758年)至五代时,设有古筑驿。古筑村毗邻诸几,三面环山</p><p class="ql-block">,山清水秀,茂林修竹,是一处清幽之地。古筑村有上古筑、中古筑、下古筑,三个自然村组成,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p> <p class="ql-block"> 投醪河 传说越王勾践出师伐吴时,为激励士气,将百姓敬他的酒投于河中,与全体将士举箪共饮。这条河后被称为投醪河,河旁的路被称为投醪河路。投醪河东西走向,在鲁迅故里南面。</p> <p class="ql-block"> 文种,春秋时期楚国郢(今湖北江陵)人,越国大夫,著名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p> <p class="ql-block">文种墓 文种与范蠡一起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范蠡的劝告,仍滞留越国为相,在勾践身旁为官。在要和平还是成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发生了強烈冲突。范蠡离开越国时,留下一信给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劝文种离开越国。文种看了后,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以当年夫差赐伍子胥的方法,赐给文种一把剑,对文种说:“你当初给我出了九术对付吴国策略,我只用了三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六条在你那里,你用这六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自刎而亡。文种对自己当初没有听从范蠡所劝,后悔莫及。文种死后葬于绍兴卧龙山(即府山)。百姓为纪念文种,也称府山为“种山”。</p> <p class="ql-block"> 范蠡祠 范蠡,春秋楚国人(今河南淅川县),范蠡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与文种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帮助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带着西施离开越国。范蠡到齐国经商期间,三次成巨富,三次散尽家财,周济穷困,富而有德,载誉史册。世人誉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推崇其为“华夏商圣”,民间则尊其为“财神爷”,名垂千古,人所其仰。</p> <p class="ql-block"> 湖塘 原名吴塘。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大败吴王夫差,在吴国当了三年奴仆和人质,回来后卧薪尝胆,精心治国,发愤图强,待到国力强大时,出兵伐吴,灭了吴国。勾践将吴国的战俘押到湖塘这里筑塘,原名吴塘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带领越人治水筑起鉴湖,堤塘绵延十里,俗称“十里湖塘”,于是又改名“湖塘”。</p> <p class="ql-block"> 漓渚 位于绍兴鉴湖水系源头,在绍兴古城的西南部。传说,辅佐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的范蠡大夫,当年亲送美女西施去吴国过此地时,因此处离(漓)水过面成渚,故名。</p> <p class="ql-block"> 朱馀 在古越语中,“馀”即为盐,朱馀,古代为滨海地区。位于绍兴柯桥区的齐贤镇,是越国的制盐工场地。</p> <p class="ql-block"> 府山 . 越王台 . 越王殿 绍兴府山因其盘旋回绕,形若卧龙,曾名为“卧龙山”,又因越大夫文种葬于此,亦称“钟山”。后因旧绍兴府署衙门设在山东麓,改称府山。越王台、越王殿就在府山东麓,始建于春秋时期。史载越王勾践以此为王宫19年,历经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攻下姑苏城,吴王夫差趒至姑苏山,历史惊人地重演了,但这次品尝胜利滋味的是越王勾践。勾践没有接受的投降,夫差自杀。越国吞并了吴国,勾践率领得胜之师,北渡淮河,会诸候于徐州,称霸中原,霸业达到极盛。</p><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周恩来回绍时,曾在越王台向各界代表发表抗日演说。</p><p class="ql-block">越王殿在府山半山腰上,坐北朝南,气象开豁,正对越王台。</p> <p class="ql-block"> 越王台 古称点将台。据《越绝书》记载,当时的越壬宫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p> <p class="ql-block"> 越王饮酒亭 位于绍兴卧龙山(府山)东北侧,越王宫后面。</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嘱大夫范蠡“立国树都”。范蠡主持建立的越国都城,成为后世绍兴城市的核心。绍兴城虽历经沧桑,几经兴衰,但2500多年来,城址格局基本未变,变的是城市规模范围不断扩大,因而越囤的历史文脉绵延不断。</p> <p class="ql-block"> 稽中遗址 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稽山中学北侧(稽山中学在投醪河路),是一处战国时期高级建筑基地遗址。 </p><p class="ql-block"> 2024年考古发现此处是战国时期越国遗存的1组大型建筑基地和1眼木结构水井及马坑等,目前仍在继续进行。</p><p class="ql-block"> 府山古墓群,2024年绍兴考古工作者还在绍兴府山(卧龙山)后山腰发现战国时期以来的越国古墓29座,墓葬类型多样,有土坑墓、砖室墓、僧人坐化缸墓、石灰浇浆墓及瓮棺等等,出土了若干随葬品文物。</p><p class="ql-block"> 府山东南麓是越国勾践王宫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绍兴周边与越国相关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船坞 位于杭州萧山航坞山一带,是越国水军集驻地和造船基地。</p><p class="ql-block"> 固陵 位于杭州萧山,是越国建在钱塘江南岸的重要军事城堡,后又称越王城。</p> <p class="ql-block"> 句章城堡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国后,勾践开发沿海,在今宁波地区的句余之地(今宁波江北区慈城鎮城山渡一带)建筑句章城堡。城堡依山临江,在当时已具有集结锚泊较大规模战船群的能力,宁波港城开始萌芽。</p> <p class="ql-block">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自越王勾践时期建城,2500多年来,城址始终未变。直到现在,绍兴的很多地名都承载着古越国的历史故事和历史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