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教育教学管理研讨活动</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板仑中学、那能中心学校、剥隘中心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富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强校际间的教育教学管理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教育质量。2025年4月11日,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讨活动在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顺利举行。来自思源实验学校、板仑中学、那能中心学校、剥隘中心学校教育共同体4所成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中层管理骨干共计4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聚焦教学提质·共研教育创新”主题,共商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路径,共绘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蓝图。</p> 聚势赋能,明确发展方向 <p class="ql-block"> 活动由共同体核心校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农星涛主持,他首先指出:教育共同体是破解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载体,共同体4校需以管理协同为纽带,在课程建设、教师培养、质量监测等领域深化合作,形成“理念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进”的良好生态。共同体核心校校长韦应锋强调,本次研讨旨在搭建互学互鉴平台,通过经验碰撞催生管理智慧,推动4校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提升”。</p> 多元视角,碰撞管理火花 <p class="ql-block"> 在经验分享环节,4所成员校代表分别围绕特色管理、发展瓶颈、下步计划进行分享交流。其中彰显各校管理特色亮点的是:</p><p class="ql-block"> 板仑中学彭仁松校长分享的班子领航示范课堂,打造教学新生态。党政班子积极投身教学一线,主动走上公开课、示范课的讲台,积极投身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为全校教师树标杆,贡献“头雁”力量。落实班主任月会制度,有效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为班级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落实班委会月会制度,将班级管理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德育合力;落实宿舍长月会制度,增强宿舍长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宿舍管理水平;落实卫生委员季度会制度,明确卫生委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促进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提升。</p> <p class="ql-block"> 那能中心学校黄振海教导主任分享的利用革命老区红色教育资源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卓有成效。利用壹基金壹乐园科创教室开发一系列的前沿科创课程,在编程课、3D打印课中,学生学会编写属于自己的小程序,把奇思妙想的创意变成实实在在的模型,机器人操作课更是为学生打开了探索人工智能的大门,学校科创教育的初展成果。</p> <p class="ql-block"> 剥隘中心学校黄文兴党委书记分享的借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发源地优势,坡芽歌书已成为学校的校本教材,为传承民族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借助云南省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地优势,推行体教融合的“体智双优”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综合素质。</p> <p class="ql-block"> 思源实验学校韦应锋校长分享的着力塑造从“六心”少年(信心、爱心、热心、慧心、美心、责任心),构建一个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德育体系。打造12个特色项目,多维度培养学生能力(“祖国在我心中”主题升旗、思源感恩地图、那平河梦想、思源广场文化、长玉山水生物研究、长玉山地质研究、蓝花楹气象站、石榴花餐饮、思源家长、学生素养评价、坡芽山歌合唱、足球特色和排球特色项目)。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126”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p> 研讨交流,共破发展难题 <p class="ql-block"> 研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课程实施与课堂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各校代表结合本校实际,分享典型案例、提出困惑难点,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乡镇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问题,与会者提出“跨校师徒结对”、“联合教研共同体”等建议;针对乡镇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不足问题,提出“共同体课程超市”共建方案;针对新课标落地中的课堂转型挑战,形成“学科线上共同体备课”实施框架等可行性路径。思维的碰撞中,共识与策略逐渐清晰。</p> 携手同行,共谱协同新章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四校代表经研讨交流形成三大行动方向:一是构建“管理资源共享平台”,将优秀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操作指南;二是启动“课堂提质攻坚计划”,通过联合备课、同课异构、跨校听课、联合送教等提升课堂效能;三是完善“质量监测协同机制”,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反馈改进机制。并共同明确了下阶段将在制度共建、教研共研、教师共培、质量共测等方面深化合作。</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讨交流活动既是一次管理经验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协同发展的行动动员。随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持续推进,4个成员校将以更紧密的协作、更创新的举措,推动区域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迈向新高度,为富宁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注入强劲动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编辑:农艳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审核:韦应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