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进一步加快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步伐,羊山新区乡村首席教师周建玲在学校谢晓玉校长的指导和支持下,率团队走进仓房小学、北湖中心校、十八里小学、彭家湾乡中心小学和陆庙小学,开展送教活动。通过示范课、教研等形式,助力团队教师的迅速成长。团队教师为爱送教前行,愿每一堂课都能成为一束光,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愿每一次相遇都能化作一颗种子,在乡村教育的土壤里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一、示范引领,点亮课堂之光</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周建玲团队教师们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呈现了数学学科的示范课。课堂上,教师们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巧妙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展现了高效课堂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课后,团队教师们与听课教师展开深入研讨,围绕教学设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议题分享经验,帮助乡村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提升课堂驾驭能力。</p> <p class="ql-block"> 首席教师周建玲首先给仓房小学送上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一课,以“校园绿化设计”为导入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动画演示“种树过程”,将静态问题动态化,突破了“间隔数与棵数关系”难点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随后,周老师又给仓房小学带来一节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小手直举,小眼发光,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进而让孩子们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严克发老师先给仓房小学送上二年级《混合运算》一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随后,严老师也给北湖中心校和十八里小学分别送上《时 分 秒》和《克和千克》两课。</p> <p class="ql-block"> 沈利平老师先给仓房小学送来四年级《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随后又给十八里小学送上《线段 直线 射线》精彩一课。</p> <p class="ql-block"> 王欣欣老师先给北湖中心校二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节精彩的美术课——《百变团花》。</p> <p class="ql-block">王欣欣老师的送教感言:</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参加了二十里河春蕾小学组织送教活动,作为一名担任美术课程任务的老师,觉得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作为一位支教教师参加这次活动,我内心也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活动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美术课——《百变团花》,通过这次授课使我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推广艺术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受益于艺术教育。</p> <p class="ql-block"> 王欣欣老师也给十八里小学五年级孩子们送上《可爱的动物》一课,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有趣的课程。</p> <p class="ql-block"> 高雅老师先给北湖中心校送上《复式统计表》一课。</p><p class="ql-block"> 随后,高老师又给十八里小学送上《图形的运动》精彩一课。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且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理解起来都比较容易。通过观察、多次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课堂中,高老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能更好地辨认轴对称图形。</p> <p class="ql-block"> 李玲老师为彭家湾乡中心小学送上一年级《数数 数的组成》一课,以哪吒和敖丙的故事为情境主线,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的操作演示和有趣的互动游戏,学生对 100 以内数的数数和组成有了较好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数感和数学思维。</p> <p class="ql-block"> 李培君老师给彭家湾乡中心小学送上四年级《观察物体(二)》一课,教学中,李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亲手拼搭小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并记录所见图形,旨在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课堂上,学生们分组合作,积极投入到几何体的构建与观察中,氛围热烈。通过这一过程,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几何体形状,意识到即使几何体构造不同,从同一方向看去的平面图形也可能一致,反之亦然,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p> <p class="ql-block"> 黄宇婷老师先给彭家湾乡中心小学送上《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设计立足核心素养,通过“情境—探究—应用”的教学路径,有效突破了每一节课的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随后,黄老师也给陆庙小学送上《口算乘法》一课。</p> <p class="ql-block"> 刘磊老师分别给彭家湾乡中心小学、陆庙小学带来了三年级《认识小数》和《笔算乘法》精彩的两节课,课堂生动有趣,教学效果良好。</p> <p class="ql-block"> 冯倩老师先后给彭家湾乡中心小学和陆庙小学送上《除法的初步认识》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两节课。</p> <p class="ql-block"> 马腾月老师给陆庙小学六年级学生送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 马老师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紧紧围绕重点,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并能应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学生能动手画出放大与缩小后的图形。整堂课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 商庆瑞老师送教一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倒数的认识》,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同时也是学生学好分数除法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商老师的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的喜好出发,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喜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但是也有很多不足,应尽可能扩大课堂关注范围,特别是对于遇到难题或表现出困惑的学生,应及时给予个性化的点拨与辅导。</p> <p class="ql-block">二、教研赋能,深耕教育沃土</p><p class="ql-block"> 除示范课外,团队还组织了专题教研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形式,聚焦“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乡村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热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周建玲老师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分享了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建设经验与成果,鼓励教师们立足本土、创新实践,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教学模式。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团队教师们参加仓房小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团队教师们参加北湖中心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团队教师们参加十八里小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团队教师们参加彭家湾乡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团队教师们参加陆庙小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三、爱与责任,架起教育桥梁</p><p class="ql-block"> 此次送教活动不仅是教学技能的传递,更是教育情怀的交融。团队成员深入课堂、走近学生,用爱心与耐心关注乡村孩子的成长需求,用行动诠释了“教育无界,责任在肩”的使命。谢晓玉校长在总结中强调:“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每一位教师都是点亮未来的火种。我们要以送教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扎根乡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乡村首席教师周建玲团队更要向各校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是你们的支持,让每一堂精心准备的课程都能顺利展开;是你们的鼓励,让每一个教育理念的种子都有机会生根发芽。你们的热情与付出,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乡村教育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四、未来可期,共育希望之花</p><p class="ql-block"> “愿每一堂课都能成为一束光,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愿每一次相遇都能化作一颗种子,在乡村教育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这是周建玲教师团队的心声,也是所有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期盼。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校际联动等方式,扩大送教覆盖面,为乡村教师成长铺路,为乡村孩子梦想护航,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洒满每一片田野。</p><p class="ql-block"> 教育之路,因爱而美,因责任而坚,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守护,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