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南极行之六:冰与火交织的国家阿根廷

吴朝骞 朱飞宇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南美第二大国家,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口约4589万,主要民族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其中白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血统。</span>官方语言西班牙语。</p><p class="ql-block"> 阿根廷是一个冰与火交织的国度,充满了极端的魅力与矛盾。从地理位置看,北部是炽热的查科平原,热带气候下植被繁茂,生机勃勃;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则以壮丽的冰川、雪山和荒野著称,南美的炽热和极地的冷峻交相辉映。经济上阿根廷曾如火焰般红火,20世纪初跻身世界富裕国家之列,而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货币贬值、经济下滑、贫困率不断上升,</span>陷入经济危机与动荡。文化上,阿根廷探戈、足球激情四射,热情似火;而马岛战争的伤痛则如寒冰,铭刻在国家记忆中。</p> 11月19日:领略世界第一的七九大道 <p class="ql-block">  上午从秘鲁首都利马坐飞机到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豪尔赫纽伯里机场。这个机场主要承担阿根廷的国内航班和南美地区的国际航班,位于市中心以北约2公里处。从机场出来,就看到了宽广的拉普拉塔河。</p> <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首都,位于拉普拉塔河南岸,被誉为“南美的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西班牙语中是“好空气”的意思。西班牙殖民时期,很多欧洲人移民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使得这个城市既有欧式的古朴优雅,又有南美的热情奔放,从各种景观到生活方式,处处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艺术韵味。</p> <p class="ql-block">  据地导介绍,河边这座欧式建筑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教育俱乐部,以其新古典主义风格和精致的装饰而闻名,常被用作文化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大巴把我们送往酒店,途径著名的七九大道,这是世界上最宽阔的城市大道之一,宽度达140米,双向共18条车道,得名于1816年7月9日阿根廷独立日,象征着国家的自由与独立。</p> <p class="ql-block">  七九大道贯穿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中心,连接南北城区。两旁的高楼大厦与欧式建筑交相辉映,展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繁华与现代化,完美展现了“南美巴黎”的繁华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11月正是南美蓝花楹盛开的季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条街道被蓝紫色的花朵覆盖</span>,让这条现代化的城市主干道多了一份自然和迷人的气息,许多游客和当地人都会驻足拍照,享受这美丽而梦幻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住宿酒店就在七九大道附近,晚饭后散步一转弯就看见阿根廷著名足球运动员梅西(Lionel Messi)的大型广告牌。足球是阿根廷的骄傲,过去的马拉多纳和现在的梅西都是阿根廷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  七月九日大道是世界上最宽阔的街道,双向18车道。好事者如我们细数多次,怎么数也数不出18车道。直至穿过大街,发现道路中央还有双向4路公交车道。</p><p class="ql-block"> 画面左边高楼叫阿尔韦亚尔大厦,建于20世纪初期阿根廷黄金时期。最初为高档住宅,现部分区域改造为现代化设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建筑价值。大厦以阿根廷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军事和政治领袖<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洛斯·阿尔韦亚尔命名</span>。</p> <p class="ql-block">  科隆剧院是世界五大顶级歌剧院之一,被称为“声学奇迹”,建成于阿根廷历史的黄金时代1908年,曾上演普契尼、托斯卡尼尼等大师作品,是芭蕾、歌剧和古典音乐的国际级殿堂。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Obelisco de Buenos Aires)是阿根廷首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七月九日大道中段。这座高67.5米的白色碑体建于1936年,以纪念布宜诺建城400周年。其设计灵感来自古埃及方尖碑,但采用了现代简约风格,由建筑师阿尔贝托·普雷比施设计。方尖碑不仅是城市地理中心,更是阿根廷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周边汇聚了科隆剧院、五月大道等著名地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绿植修剪成的</span> “BA”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Buenos Aires)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官方缩写</span>。</p> 11月20日:感受“南美巴黎”的火热风情 <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日游,游览了五月广场、博卡区、雅典人书店等著名景点,布市是一个比欧洲更欧洲,比巴黎更精致的城市,一个很有韵味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位于市中心的五月广场(Plaza de Mayo)是该市最具历史和政治意义的广场之一,得名于1810年的五月革命,这场革命标志着阿根廷迈向独立的第一步。五月广场是阿根廷国家历史的见证者,也是阿根廷民主与自由的象征;漫步五月广场,如同走进历史的回廊,周围有许多重要的历史建筑,如玫瑰宫(总统府)、布宜诺大教堂和市政厅等,每一座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每一个都在诉说着这个国家的抗争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心的白色纪念碑是五月金字塔。1810年5月阿根廷在南美率先掀起反抗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1811年为纪念阿根廷五月革命一周年,建造了这座白色金字塔,顶部的自由女神像,象征着阿根廷的独立与自由。</p> <p class="ql-block">  玫瑰宫(Casa Rosada)是阿根廷总统府,以其独特的粉红色外墙闻名,这种颜色据说是为了调和19世纪阿根廷两大政治派别的颜色(红色与白色),象征着团结与和平。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新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玫瑰宫见证了阿根廷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如庇隆夫妇在总统阳台发表演讲等。</p> <p class="ql-block">  玫瑰宫最初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一座堡垒,后来逐渐演变为政府办公地。现在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新古典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元素,其标志性的粉红色外墙、拱形门窗和钟楼使其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具辨识度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教堂是阿根廷首都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位于五月广场西北角,始建于1580年建城初期,最初建筑简陋,历经多次重建。现存主体建筑融合了19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最终于1827年完工。建筑外观采用古罗马建筑风格,12根科林斯柱支撑15度锐角的人字形三角形屋顶,墙面雕刻圣经故事浮雕。</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内部装饰融合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巴洛克元素,在结构上强调对称、简洁的线条与宏伟的柱式结构,如主殿的拱顶、科林斯柱和壁柱等。</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部陈列了许多18世纪的西班牙殖民时期艺术品,包括油画、雕塑和圣器。其中“基督受难”木雕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重要宗教艺术品,创作于18世纪。其木质雕刻工艺精湛,表面彩绘保留了原始色调,衣褶和肌肉线条细腻,体现了安第斯地区匠人的高超技艺,作为殖民时期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作品。</p> <p class="ql-block">  五月广场正西面的市政厅是一座白色的两层建筑,正中是钟楼,正面是整齐的拱形门廊,建于1711年,曾是殖民时期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厅,在1810年五月革命期间,是阿根廷独立运动的中心之一。如今是一座博物馆,展示阿根廷独立时期的历史文物和资料。</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国家银行总部(Banco de la Nación Argentina)是一座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建于20世纪初。它是阿根廷最大的国有银行,为阿根廷全国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个人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以及政府金融服务,是阿根廷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优雅的少女桥是布市浪漫的象征。这座横跨拉普拉塔河的大桥由西班牙建筑师圣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建成于2001年。女人桥是一座设计巧妙,造型精美,风格独特,很有文化内涵的桥梁。桥的造型灵感源自探戈舞姿,两条简洁的白色线条组成桥身:一条横跨两岸,另一条从中央斜向延伸,整体形似高跟鞋或舞者张开的双臂,象征优雅的女性形象,故得名“女人桥” 。</p> <p class="ql-block">  更为精妙的是,为方便船只通行,桥身能以34米高的斜拉“钢针”(39°倾斜)为支点旋转90°,全程由计算机控制,展现了现代工程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可惜2次参观女人桥都没有看到这个奇观,反倒看见阿根廷舞蹈艺术家在女人桥展示着阿根廷国舞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国会大厦是阿根廷的立法机关,以白色大理石装饰墙面,带雕饰的希腊式立柱环绕整个建筑,具有浓厚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这座大厦作为阿根廷现代建筑的前期代表作品,借鉴了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的风格,建有85米高的穹顶塔楼,于1906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  国会广场以阿根廷国会大厦为核心,建于20世纪初,周围环绕着宽阔的街道和绿地,是市民和游客休闲的热门场所。国会广场连接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主要街道五月大道,与五月广场遥相呼应,象征着阿根廷民主与历史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设计充满艺术气息,中央矗立着著名的“两议会纪念碑”,以纪念1816年图库曼议会宣布阿根廷独立。</p> <p class="ql-block">  国会广场周围还有许多雕塑、喷泉和花园,展现了新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大巴开往国会广场,在车上看到一场游行抗议活动。抗议者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举着写有“PODER OBRERO”(工人权力)等字样的旗帜,推测可能争取工人权益、工资待遇等相关。</p> <p class="ql-block">  博卡区(La Boca)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具标志性的街区之一。这里是19世纪意大利移民的聚居地,尤其是热那亚人,他们将欧洲的建筑风格与生活方式带入此地,用船上的旧铁皮盖了房子,用刷船剩下的油漆给房子涂上了鲜艳的颜色,街头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  卡米尼托街以其明快的色彩闻名,被誉为“露天博物馆”,高低错落的彩色铁皮屋群极具视觉冲击力。这条街的两侧布满艺术摊位、街头表演和探戈舞者,充满活力与创意,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和艺术家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 博卡区是阿根廷探戈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街头巷尾常能即兴上演热情奔放的探戈表演。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探戈音乐家与舞者,本地的小酒馆至今保留着传统舞会文化,游客可以在百年老店中欣赏演出,甚至参与感受探戈舞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博卡区是阿根廷足球博卡青年队的主场所在,足球元素无处不在。标志性的“糖果盒球场”(La Bombonera)被视为足球圣地,黄蓝相间的色调充斥街区。</p> <p class="ql-block">  “雅典人书店”改建于1919年的剧院,2008年被英国《卫报》评为世界第二美书店,2019年又被《国家地理杂志》列为全球最美书店,它还是宜诺斯艾利斯图书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书店。</p> <p class="ql-block">  一进书店大门,看到剧场内的主调颜色是大红和金黄,高大的前廊,廊柱,墙面,台阶,扶栏,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大理石,阿根廷曾经的荣耀被凝固在岁月中。</p> <p class="ql-block">  从二楼走廊看过去,整个剧场呈马蹄形,周围有三层包厢、四层楼层。曾经的3000多个剧院座位,被一排一排的书柜取代,包厢雅座变成读书的场所;曾经的舞台还保留着,但已成为一个咖啡厅,许多读者一杯咖啡一本书,一边品尝一边读书;曾经的阿根廷大光明剧院,被改造成为“雅典人书店”,并且因此走红,成为布宜诺网红打卡地。</p> 11月21日:飞往世界尽头乌斯怀亚 <p class="ql-block">  生平第一次,大清早三点正出发赶飞机✈,目的地是世界尽头、最南边的城市乌斯怀亚。最惊奇的是,居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遇到老朋友,原新华社记者张和平,同一航班,同一邮轮(阿蒙森号),同一行程(游南极和马岛)。世界这么大,又这么小!</p> <p class="ql-block">  很幸运,从布宜诺飞往乌斯怀亚的航班我在靠窗的座位,一上飞机就睡着了,醒来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飞机已在乌斯怀亚上空,舷窗外如同一部纪录片,安第斯山脉的</span>山顶上覆盖着亘古不化的皑皑白雪,峻挺的雪峰如巨龙的脊背般刺向天空,而背阴处的沟壑里堆积着靛青色的阴影,让人想起冰川移动时留下的古老疤痕。不多时,安第斯山脉雄浑的身姿出现在视野里。</p> <p class="ql-block">  墨绿色的比格尔海峡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洪荒之力</span>撕开陆地,穿行在荒原之中,接受两岸的雪山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到乌斯怀亚(Ushuaia)了,这座南美小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1870年,</span>是世界最南城市,阿根廷火地岛省首府,位于比格尔海峡北岸乌斯怀亚湾畔,人口约6.4万。乌斯怀亚距本国首都远达3200公里,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被誉“通往南极洲的门户”。</p> <p class="ql-block">  距离登船时间还有2个多小时,船方安排游玩世界最南端的国家公园—火地岛,它坐落在安第斯山脉余脉与比格尔海峡之间,拥有独特的极地生态系统,原始森林、苔原、雪山和冰川湖交织成壮丽的景观,是一片既荒凉又充满野性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火地岛国家公园标志性景点:拉帕塔亚湾—泛美公路终点。</p><p class="ql-block"> 泛美公路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北起美国的阿拉斯加,南至阿根廷乌斯怀亚,跨越 16个国家,连接北美、中美洲和南美洲,总长度超30000公里。 泛美公路在巴拿马与哥伦比亚交界处中段,因大片原始雨林和沼泽无法修路,车辆需绕道海运。</p><p class="ql-block"> 标识牌上注明: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3079公里,距离阿拉斯加17848公里。不知道整个泛美公路路况如何,没想到在火地岛竟然开上了泛美公路,而且感觉一点也不好,只不过是森林中的一条简易公路,道路弯曲狭窄,路面坎坷不平,尘土飞扬。</p> <p class="ql-block">  拉帕塔亚湾是火地岛国家公园最美的风景,即使是在绿意盎然的夏季,依然能看到美丽高耸的雪山环抱着深邃的海湾,山巅终年皑皑白雪,冰川融水顺流而下汇成美丽的湖泊,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蓝光。</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一切都是最原始的模样,没有喧嚣,没有嘈杂,景色宁静,只有风掠过树梢的呼呼声和海浪拍击岸边的清澈回音。我们在这里静静欣赏着火地岛国家公园的永恒的自然之美、苍茫之美和野性之美。</p> <p class="ql-block">  这个号称世界最南的邮局是很多旅游者的情怀所在。刚一下车,很多人赶紧赶往拍照或寄一张明信片,可惜邮局没有开,听说那个老爷爷病了,还有的说是因为老邮局的红火引起利益的纠纷,反正很遗憾。</p><p class="ql-block"> 这个面向大海、设施简陋的邮局,肯定是世界上最美的邮局,没有之一。世界上有哪个邮局面向大海,背靠安第斯山脉,承载了人们对“世界尽头”的向往与情感寄托?有哪个邮局四周被雪山、森林和碧蓝海水环绕,充满孤独和浪漫的气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乌斯怀亚匆匆而过,这么美的地方竟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不是有点凡尔赛?所有团友的心早被“南极”抓去,在憧憬着南极的冰、南极的企鹅。</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登上阿蒙森号邮轮,和乌斯怀亚说拜拜。(南极之行,请看拙作南极南美行之一、之二的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1iohke" target="_blank">南美南极行之一:探险邮轮 梦幻南极</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e5pcsa" target="_blank">南美南极行之二:遥远又美丽的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a></p> 12月5日:重返乌斯怀亚,重返布宜诺 <p class="ql-block">  完成南极半岛和福克兰群岛的行程,半个月后阿蒙森号探险邮轮再次停靠在乌斯怀亚港口。</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乌斯怀亚还在沉睡中,积雪覆盖的安第斯山脉在霞光中泛着淡金色,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比格尔海峡横亘眼前,各式船只在镜面般的海面上轻轻摇晃,黑眉信天翁在寒风中展开修长的双翼掠过水面,发出的空灵的鸣叫声。远处,云霞层叠的安第斯雪山;中景,沿着海岸线延伸的乌斯怀亚小镇;眼前,世界尽头的冷色调海水,一幅梦幻的极地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上午7点,全体旅客陆续下船。根据船方安排,分3批乘坐船方包机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我们团队分在第二批,中午11点多的航班,有一个小时时间漫步市区,感受着世界尽头的未尽缘分,游玩乌斯怀亚的主干道——圣马丁大街。</p> <p class="ql-block">  圣马丁大街东西走向,街道沿缓坡延伸,道路两侧排列着色彩明快的锯齿形木屋,高饱和度的橙红、黄色、天蓝等颜色与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对比鲜明。作为乌斯怀亚的中心,街道两侧聚集着许多商铺,看到最多的是户外装备(南极探险)店和标识着皇帝蟹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  世界尽头、企鹅、南极等都是乌斯怀亚的旅游标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巴塔哥尼亚银行(Banco Patagonia)乌斯怀亚分行,为火地岛最大金融机构。黄色松木外墙采用19世纪南极探险营地建造技术,8米高的钟楼仿照麦哲伦号探险船瞭望塔设计,倾斜屋顶(45°角)便于积雪滑落,与极地环境相融。 </p> <p class="ql-block">  乌斯怀亚旅游信息中心,为游客提供地图、交通指南、徒步路线规划及南极船票预订服务。进去一看,有多欧美旅客排着队拿着护照在盖当地邮戳。</p> <p class="ql-block">  马上要上车了,匆匆拿出几张空白的明信片,盖上几个乌斯怀亚邮戳,以纪念这次难忘的行程。最中间的邮戳有意思,图中是最具标识性的企鹅图案,外围分别用西班牙语和英语标识“南极门户”(Puerta de entrada a la Antártida/ Gateway to Antarctica )。右下邮戳则是西班牙语和英语双语强调“乌斯怀亚—世界最南端城市”(La ciudad más austral del mundo/THE SOUTHERNMOST CITY)。</p> <p class="ql-block">  大巴再次来到乌斯怀亚机场,看到西班牙语的乌斯怀亚机场的标识:“AEROPUERTO INTERNACIONAL USHUAIA MALVINAS ARGENTINAS(阿根廷马尔维纳斯乌斯怀亚国际机场)”。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情结如此强烈,不由人不泪目。</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再次入住洲际酒店。晚上在布宜诺百年老店Tango Porteño餐厅安排阿根廷特色牛排宴,同时欣赏阿根廷探戈舞表演。混杂着炭火焦香的煎牛排,每一块足足一斤多重。吃着来自潘帕斯草原的牛排,喝着阿根廷的葡萄酒,欣赏着阿根廷探戈舞的演出,似乎对阿根廷人的粗旷和热情有了更深切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探戈舞是阿根廷的灵魂和骄傲。阿根廷人用舞步交织着欲望与忧伤,用独特的旋律中诉说爱恨与孤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激情和乡愁,是一次难得的艺术感悟。</p> 12月6日:畅游帕拉那河,探访森林公园,告别阿根廷 <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老虎洲(Tigre Delta)被誉为“南美威尼斯”。这里是由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流入阿根廷境内的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区域,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游轮悠悠行走在巴拉那河,两岸碧波轻漾,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在阿根廷的最后一天,分别游览了老虎洲、马丁纪念碑、布宜诺森林公园等景点,为南美南极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老虎洲是由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形成的三角洲,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道纵横,岛屿密布,以茂密的丛林、色彩斑斓的水上房屋和私人船坞闻名,被誉为南美的“威尼斯”。乘坐</span>游轮悠悠行走在巴拉那河,两岸碧波轻漾,绿意盎然,河畔的风光与自然生态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位于巴拉那河三角洲河畔的“萨米恩托故居博物馆”为传统殖民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老虎洲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宁静而富有文化气息</span>。萨米恩托是阿根廷第7任总统(1868-1874年),被誉为“阿根廷教育之父”,推动了全国公立学校系统的建立。</p> <p class="ql-block">  圣马丁广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历史地标,以阿根廷民族英雄何塞·德·圣马丁命名。广场中心矗立的圣马丁骑马雕像,是由法国雕刻家路易斯·约瑟夫·道玛斯创作。</p> <p class="ql-block">  何塞·德·圣马丁( 1778-1850),南美独立战争领袖,被誉为“阿根廷国父”之一,曾率军跨越安第斯山脉解放智利和秘鲁。</p> <p class="ql-block">  森林公园是布宜诺最大的城市绿地,占地约400公顷。公园由著名景观设计师卡洛斯·泰伊斯(Carlos Thays)于19世纪末规划,融合了湖泊、玫瑰园、树林和步道,被誉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中央公园”。 主要亮点有玫瑰园、日本花园等。</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有三位阿根廷女孩在玩自拍,当我镜头对准她们时,女孩们非常配合。左侧这位姑娘身着红色长裙,右手持手机,左手比出俏皮的"V"字手势,深棕色长发在阳光下形成柔光效果。中间这位运动风穿搭,薄荷绿工字背心搭配黑色热裤,斜挎黑色尼龙背包,小麦色肌肤透露出户外运动的效果,灿烂的笑容很好看。右侧这位身着经典蓝白条纹海魂衫,微卷的栗色头发,显得随性洒脱,笑得最含蓄。这组人物形象呈现了阿根廷年轻一代青春的活力和开放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  在阿根廷的几天,我们领略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都市风情和乌斯怀亚的极地风光,经历了一段冰与火交织的旅行,感受到了自然与文化交融的魅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根廷,这片充满激情与浪漫的土地,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span>。期待未来的某一天,能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经历新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晚上我们再次乘坐阿联酋航空公司飞机,经迪拜返回上海,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南美南极行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