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游宁绍杭(2025.04.07~20日)(上)

Lgj

<p class="ql-block">在老王(树潮)的带领下,我们开启2025宁(海)、绍、杭自驾游。</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04/07日):早上6点45分,我们从沙家街出发,途径杭州湾跨海大桥,慈城服务区,行程230公里/3小时15分,10点到达宁波它(tuo)山堰景区(游玩2小时),下午游玩岩头古村,15点离开,行程60公里/1.5小时,16点30分到达宁海县,入住星期八快捷酒店(住3晚)。</p> <p class="ql-block">在沙家街乘坐大巴。</p> <p class="ql-block">途径杭州湾跨海大桥(下面是海天一色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它山堰景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它山,樟溪的出口处,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唐代太和七年(833年)由县令王元暐创建。</p><p class="ql-block">它山堰是中国水利史上首次出现的块石砌筑的重力型拦河滚水坝,全长113.7米,堰面顶级宽3.2米,第二级宽4.8米,总高5米。其砌筑所用石块是长2至3米、宽0.5米至1.4米、厚0.2米至0.35米的条石,堰顶可以溢流。它山堰选址合理,设计科学,具有阻咸、灌溉、泄洪等功能。洪涝灾害时70%水量流入鄞江,30%水量流入樟溪;发生干旱灾害时,70%水量流入樟溪,30%水量流入鄞江。</p> <p class="ql-block">它山堰。</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俯瞰它山堰。</p> <p class="ql-block">鄞江桥。</p> <p class="ql-block">岩头古村‌:位于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以民国历史遗迹和江南水乡风貌为核心特色。该村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70年),因与蒋介石家族关联密切,被誉为“民国将军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岩头古村。</p> <p class="ql-block">双桥浮影(前端是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前妻,蒋经国母亲:毛福梅旧宅。</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大书法家毛玉佩真迹“灵泉古井”。</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老师毛思诚旧居。</p> <p class="ql-block">岩溪。</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04/08日):早上7点30分点离开酒店,在宁海县游玩兴宁廊桥,西门城楼,十里红妆博物馆,前童古镇,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和许家山石头村,16点回到住宿酒店。</p> <p class="ql-block">横跨洋溪两岸的兴宁廊桥:为宁海县网红桥。也为宁海古城新添了一道景观,漫步在徐霞客大道上,感受当地人的淳朴。</p><p class="ql-block">兴宁廊桥的亮化工程采用防眩光灯具和防直接照射的安装方式,采用不同色温的光源,营造桥梁夜景。</p> <p class="ql-block">兴宁廊桥。</p> <p class="ql-block">廊桥横跨洋溪两岸。</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雕像。</p> <p class="ql-block">洋溪河上碇步石桥和栏水坝。</p> <p class="ql-block">西门城楼:位于宁海县,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引人注目。这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所在,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徐霞客游记》开篇就是从这里出发的。</p> <p class="ql-block">西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十里红妆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徐霞客大道1号,占地面积78亩,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民俗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02年2月,在宁海县大佳何镇展陈了一个《十里红妆》专题展。2002年10月,宁海县政府决定创建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2003年9月,创建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2004年5月,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宁海县政府立项规划筹建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2018年,浙江省宁海县的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建成。截至2022年末,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有藏品1260件,年度观众总数为158960人。</p><p class="ql-block">2005年,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被国家旅游总局评定为5A级旅游资源。2007年,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进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里红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缠脚架脚铐。</p> <p class="ql-block">婚房。</p> <p class="ql-block">前童古镇: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公元1228年),由官居迪功郎的童潢发现并定居于此。童潢在一次游历中偶然发现这块“山水环绕、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便举家从台州黄岩迁至此地,因居住在慧明寺前,故得名“前童”。</p><p class="ql-block">古镇保存了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包括古祠、旧宅和老街。建筑以青砖墨瓦为主,融合了砖雕、木雕、石雕等工艺,展现了“五匠之乡”的独特风采。代表性建筑如童大宗祠、明经堂等,均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前童古镇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明初,大儒方孝孺曾在此讲学,奠定了“诗礼名家”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古镇依山傍水,按照“回”字九宫八卦式设计,白溪水穿镇而过,形成了“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的独特景观。街巷以鹅卵石铺就,曲径通幽,宛如迷宫,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前童古镇。</p> <p class="ql-block">我俩在西邨。</p> <p class="ql-block">明经堂。</p> <p class="ql-block">童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永慕堂。</p> <p class="ql-block">前童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五进床。</p> <p class="ql-block">镇内古井:花桥井(上)/悌二之井。</p> <p class="ql-block">电影《理发师》拍摄点。</p> <p class="ql-block">前童文化礼堂。</p> <p class="ql-block">老街。</p> <p class="ql-block">岙胡村古戏台:岁月与色彩的交响曲 🎭</p><p class="ql-block">岙胡村,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感。它坐落在宁海的山岙之间,名字也因此得来。岙胡村的胡氏宗祠——积庆堂,始建于清嘉庆二年,以其独特的三座三连藻井戏台而闻名。戏台前有仪门,后有正厅,整体形成了一个“工”字形的回廊。</p><p class="ql-block">🏛️ 建筑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前天井、仪门、戏台、勾连廊和正厅。戏台及两间勾连廊前接仪门,后连正厅,形成了独特的“工”字形布局。</p><p class="ql-block">🎭 两间勾连廊的额坊与戏台柱直接相连,顶部各有一个藻井。戏台前有长凳,仿佛让人回到了鲁迅笔下的看戏场景。</p><p class="ql-block">🐟 东间的藻井有两道井口,形似铜盆帽,为轩棚式藻井,井底绘有彩绘三鱼,形象生动。</p><p class="ql-block">🐉 西间的藻井为圆形八卦盘式,井底绘有一龙,形成九龙藻井,为聚拢式藻井。</p><p class="ql-block">🐉 戏台藻井为圆形,螺旋式叠涩盘筑。井口刻有龙头,井顶刻有龙尾,形成了独特的螺旋式藻井。</p><p class="ql-block">🏞️ 正厅采用江南地区常见的覆水重船顶,前轩后厅,轩廊不设梁,以一整块花板代替,这在宁海地区是首次见到。</p><p class="ql-block">🔩 正贴大梁上设柁墩支撑山界梁,山界梁上的川的形态也为此行首例。更有特色的是蜀柱之下的斗悬空不受力,纯装饰作用。</p><p class="ql-block">📜 此厅在之前那个年代被写下众多时代的标语,“统一指挥”一词经几十年风雨依旧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岙胡村的古戏台不仅是一处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岁月与色彩交织的历史见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人的巧思与时代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岙胡胡氏宗祠:积庆堂。</p> <p class="ql-block">宁海县唯一具有三藻井的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 东间的藻井有两道井口,形似铜盆帽,为轩棚式藻井,井底绘有彩绘三鱼,形象生动(照片下)。</p><p class="ql-block">🐉 西间的藻井为圆形八卦盘式,井底绘有一龙,形成九龙藻井,为聚拢式藻井。</p> <p class="ql-block">🐉 戏台藻井为圆形,螺旋式叠涩盘筑。井口刻有龙头,井顶刻有龙尾,形成了独特的螺旋式藻井。</p> <p class="ql-block">许家山石头村: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洪武时期,是宁波市区内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许家山在明代还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许家山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古村, 同时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等。我们对许家山认识、理解还比较肤浅,对其价值及开发前景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p> <p class="ql-block">许家山:未来石光村。</p> <p class="ql-block">许家山石文化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脑珊瑚(上)和石头宴满汉全席。</p> <p class="ql-block">大道地:是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仙人井。</p> <p class="ql-block">四贤广场:古戏台(上)和叶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宁(海)象(山)古道。</p> <p class="ql-block">石来运转。</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04/09日):早上7点30分离开酒店,行程70公里/1.5小时,9点到达天台县国清寺(游览2小时),然后就近游玩天台山大瀑布,15点30分离开返回,17点回到住宿酒店。</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隋代高僧“智者大师”(智顗)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p><p class="ql-block">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三隋是指位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及其附属的两大历史遗迹:隋梅和隋塔。这三者均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天台山的重要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三隋的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三隋不仅是天台山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们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成为研究隋代建筑、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山门外的“隋代古刹”题字由著名书法家、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书写。这一题词位于进入寺庙的必经之路,与千年古桥丰干桥相邻,是游客参观时的重要标志性景观之一。 ‌</p><p class="ql-block">题字背景‌</p><p class="ql-block">“隋代古刹”四字概括了国清寺的历史渊源,该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因隋炀帝杨广取“寺若成,国即清”之意更名为国清寺。</p><p class="ql-block">赵朴初的题字风格端庄典雅,与寺庙的千年历史底蕴相契合。</p><p class="ql-block">‌关于“隋”字的争议‌</p><p class="ql-block">有观点认为题字中的“隋”写法特殊,可能参考了古代书法家(如苏东坡、米芾)的笔法或二简字,但并无权威文献证实此为错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妙法堂和藏书阁。</p> <p class="ql-block">千年隋梅‌:由天台宗章安大师手植,树龄超1400年,是国内五大古梅之一。其虬枝盘曲,冬日开花时“雪白如银,香闻数里”,郭沫若曾赋诗赞其“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p><p class="ql-block">现存主干已腐朽,但旁支仍生机盎然,被誉为国清寺的“镇寺之宝”。</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独笔鹅字碑。</p> <p class="ql-block">远眺隋塔:与国清寺同年建造,高59.3米,六面九级砖木结构,因塔顶毁于火灾现无塔头,塔身氧化呈绛红色。其千年屹立得益于坚固的岩基、优质塔砖及糯米粘土粘合工艺。</p><p class="ql-block">与国清寺、隋梅共同构成“三隋”景观,分别象征庄严、清雅与古拙。</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大瀑布景区:是位于天台境内的桐柏山西麓的AAAA级景区,主体大瀑布总落差 325 米,最大宽度90米,是个罕见的高落差亲水梯级瀑布群,堪称中华第一高瀑。大瀑布景区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包括大瀑布区块、九龙湖区块、桐柏宫区块、琼台仙谷区块,几个点通过观景电梯、索桥、玻璃吊桥、金庭湖环湖绿道等串点成片,是一个融峡谷景观、瀑布景观、悬空栈道、时尚体验、仙道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山岳型景区。</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大瀑布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九龙湖畔(背景是九瀑:玉梳飞流)。</p> <p class="ql-block">七、八瀑:幽谷叠瀑。</p> <p class="ql-block">六瀑:悬瀑风雷。</p> <p class="ql-block">五瀑:阆苑仙葩。</p> <p class="ql-block">修真洞。</p> <p class="ql-block">四瀑:群蛟爭壑。</p> <p class="ql-block">龙游三井(即一、二、三瀑)。</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04/10日):早上7点30分离开酒店,行程30公里/45分钟,8点15分到达龙宫古村(1小时45分),11点离开,行程90公里/2小时,13点到达嵊州市崇仁古镇,(游玩2小时),15点30分到达嵊州市,入住曼云酒店(住2晚)。</p> <p class="ql-block">龙宫村:相传这里是蛟龙藏卧之地。村西有个石窦潭,此潭处在悬崖峭壁之下,潭深无底,碧水辉映,常年不涸,犹如水晶宫。巨大的悬崖石壁有个涵洞,山谷涧的水淙淙地从洞中往下流淌着,外表看不见涵洞的形状,神幽莫测带来了神奇的传说。蛟龙就藏在这幽深的岩洞里,还不时地在水潭里翻腾着,腾云驾雾,及时行雨消旱,使龙宫村人民丰衣足食。所以,人们把此潭视作水晶宫,村名龙宫也由此而来了。龙宫村建于北宋宣和年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迄今居住着近600户,2000来人,全村99%姓陈,是一个世代在此生息的古老村落家族。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地处天台华顶山北麓,天台国清寺佛界之地,故有神仙山脉通龙宫之说。海拔900多米高的山 宁海第一尖,又是龙宫龙溪的发源地,哗哗的溪水奔腾不息沿着古村流淌,衬托出古村幽美的景色,呈现着生机与活力。从龙宫村落来看,这里的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崇山峻岭,中间是一块天然平坦的盆地。村东有狮子山,村西有鸡冠山,两山对峙,围而不寒,藏风得水。青山峡谷涧,有18支清泉从四面八方汇成3支溪流,流入村庄,绕村而过,素有“村外十支泉,村内八卦水”之称。</p><p class="ql-block">在这块平地上,龙宫村密布着一大片青瓦白墙、飞檐翘角、苍华古朴的建筑群舍。如今最有特色的有明清时期的“三串堂”,即三幢房屋和三块道地连串在一起,前有福字照墙,后有天井、花坛、水井,显示出建筑气势恢宏。“五世同堂”四合院,表示出福祉双星,瓜瓞绵延的特征。村族宗祠的建筑,象征村落龙凤呈祥、兴旺发达的标志。宗祠前有一道照墙,宗祠大门两旁屹立着两只抱鼓石,祠堂内有独特的藻井顶戏台,绘画着双龙抢珠的图案。“堂对屏山连科弟,门朝秀水 秦琦竹”,“爰纳天璜绕祠流,茂林竹秀护祖阴”。龙宫人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洋溢着大自然的亲和,真正体现了“有仙则名、有龙则灵”的有效组合。</p> <p class="ql-block">龙宫古村。</p> <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龙溪。</p> <p class="ql-block">三串堂道地(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龙溪畔龙树。</p> <p class="ql-block">育英书院。</p> <p class="ql-block">龙潭水晶宫(石窦潭)。</p> <p class="ql-block">崇仁古镇:在浙江省嵊州之西,距离嵊州市区西北约11公里,背倚五龙山,长善溪穿镇而过。追溯崇仁的历史,我们至少可以回望到1700多年前。位于古镇西北的“方井”是嵊州境内发现年代最久远的古井,井旁有一石碑刻有“赤乌二年(239年)”字样,可见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已经有先民居住。历史记载,在裘姓迁此之前,崇仁已经相当繁荣,张、黄、李、段、白五大姓聚居,曾有五庙、大悲楼、煮茗窝等建筑。宋庆历年间,裘氏迁居崇仁长善溪东八角井旁,为崇仁裘氏第一世祖。随后,裘氏大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崇仁古镇(伟镇庙)。</p> <p class="ql-block">伟镇庙(上)/浙江第一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玉山公祠。</p> <p class="ql-block">祠内木雕。</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台门(左)/老屋台门。</p> <p class="ql-block">义门裘氏家庙。</p> <p class="ql-block">后门塘畔双台门。</p> <p class="ql-block">老街。</p> <p class="ql-block">崇仁祥四祖祠。</p> <p class="ql-block">崇仁上方井(上)/东旺井。</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04/11日):早上7点30分离开酒店,上午去新昌县游玩大佛寺景区,下午游玩嶀浦庙和上虞区陈溪风情小镇。16点40分回到住宿酒店。</p> <p class="ql-block">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南明街道,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集佛教文化、地质奇观与影视旅游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其核心特色为‌石窟造像‌,尤以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的石弥勒像闻名,通高16.3米,两膝相距10.6米,比乐山大佛早200年,是中国南方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新昌大佛寺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亚洲第一卧佛。</p> <p class="ql-block">千佛院。</p> <p class="ql-block">佛心广场/许愿池(下)。</p> <p class="ql-block">般若谷。</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江南第一大佛(右)。</p> <p class="ql-block">栖光凈院。</p> <p class="ql-block">万佛宝塔。</p> <p class="ql-block">佛山圣境。</p> <p class="ql-block">嶀浦庙:供奉嶀浦大王。史称“济物侯庙”、“显应寺”,俗称“嶀浦大王庙”,建于五代梁朝初年(公元50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传说淳安县人陈郭,任仙居县令四年,期满返杭州述职。乘马车经台州驶入剡县,当晚就宿于县驿站。陈县令知百姓疾苦,不愿兴师动众,他扮成商人模样,雇了小船改水路悄悄沿剡溪而下。船到嶀浦潭边,船夫点起香烛,摆出供品,跪拜起来。陈县令好生奇怪,原来潭里有条蛟龙,经常兴风作浪,冲毁良田,吞食人畜,百姓深受其害。陈县令听罢,义愤出剑入水斩杀蛟龙,陈县令也沉入水中献身潭底。百姓为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陈县令,于是在嶀浦潭崖顶上建造祠庙,尊称他为“嶀浦大王”,后又被吴越王钱镠敕封为“济物侯”。陈县令同时也为嵊县城隍庙城隍,世受供奉。直到如今“城隍换届”换成了明代兵部尚书喻安性。</p> <p class="ql-block">嶀浦庙。</p> <p class="ql-block">陈溪风情小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景区内拥有石笋山、巽溪雪花潭、通泽古寺、浙东新四军后勤基地纪念馆、四柏古庵、激情漂流、高山樱桃基地等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石笋山。</p> <p class="ql-block">鲤鱼坝。</p> <p class="ql-block">通泽寺。</p> <p class="ql-block">浙东新四军后勤基地。</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04/12日):早上7点30分离开酒店,在嵊州市游玩王羲之故居旅游景区,越剧(小镇)博物馆和百丈飞瀑景区,14点10分离开,行程90公里/1.5小时,15点40分到达绍兴市上虞区,入住云上印象酒店(住4晚)。</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故居旅游区:东晋永和十一年,书圣王羲之辞官弃郡,携妻带子在此隐居,7年后归葬于瀑布山麓。近年来,嵊州市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重建了金庭观、书圣殿、右军祠、雪溪书院、书画长廊、书法园林等景点,使王羲之故居旅游区与王氏后裔聚居地华堂古村一起,成为一个以书法朝圣为主题,融寻幽访古、休闲观光、修学交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p><p class="ql-block">王羲之晚年归隐处----瀑布山 书圣王羲之晚年隐居卒葬之地,为道家“第二十七洞天”。唐代文学家裴通称“越中山水奇丽,剡为最;剡中山水奇丽;金庭洞天为最。”墓地四面环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墓系1985年重修,墓顶圆形。墓围石砌茔堂,宽敞整洁,有墓道、墓碑、飨亭,墓前右侧有明弘治年间“晋王右军墓”碑,稍前有隋尚杲《瀑布山展墓记》碑。1997年8月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王羲之故居----金庭观 原是王羲之故居。史料载王羲之把琅琊宅改为普照寺;继居会稽,舍宅成戒珠寺;终隐金庭,欲舍宅为观,未果于东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卒。王羲之五世孙王衡,官至太守,念高祖欲舍宅改观未成,即把金庭故居改为崇妙观。南齐时,著名道士诸伯玉隐于崇妙观修炼三十年,齐高帝欲迎他出山做官,称病坚辞,因崇妙观规模尚小,于是启奏高宗明皇帝,得以扩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清殿、金庭道观、书楼等建筑,为历代名流雅士所敬仰。</p><p class="ql-block">书画长廊和书法园林 景区汇集了大量墨宝,“翰墨芬芳剡水长流书圣迹,兰亭锦绣炉峰细品古人风。”景区内诸多匾额和对联的书法均出自沈鹏、李铎、朱关田等书法名家之手;散落在景区四周草坪的数百块大石头,上面镌刻着“雪溪”、“桐柏夕照”、“墨法”、“笔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书法园林风景线.</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后裔最大聚居地----华堂古村王羲之后裔在嵊的最大聚居地,2002年11月,列为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华堂村始建于南宋,明代中期已有相当规模,至清代发展为剡东第一大村。保存的古建筑有庙宇、祠堂、民居、牌坊、店房、桥梁、更楼、池塘、水井、水渠等,其中占地面积大,建筑考究,有地方特色,保存完整的民居和祠庙有近二十座。主要街道、住宅、巷弄、手工作坊尚保持明清时期风格,较为著名的有王氏宗祠、华堂神堂、一清堂、周嵒故居等。王氏宗祠最早建于元代,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王羲之后裔的宗祠,建筑一进为王氏三十六世祖与其配偶石氏的灵位,一进与二进之间有二层厢房,二进供奉王羲之像和王氏祖先的灵位。华堂神堂建于明末清初,南面有一古戏台,中间是广场,前后是两条长达300米的街,并建有前后两个街楼。一清堂坐南朝北,正门上刻有“食旧服先”,整个建筑规模较大,牛腿雕刻精美,保存较好。周嵒故居占地1000多平方米,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因下大雨,我们就游览了金庭观。</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故居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书圣殿。</p> <p class="ql-block">嵊州是越剧的故乡,也是女子越剧诞生地,嵊州市不仅致力于拓展传统戏曲的传承,也希望以此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p><p class="ql-block">越剧小镇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生态人居于一体。剡溪之畔,山水之间,剧院、工坊、影视娱乐、艺术家村落,以及农庄的百亩果园风光美景坐落其间,而医院、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以及小镇教育、怡养等项目,则提供了优质完备的生活配套及艺术享受的空间。</p><p class="ql-block">越剧从这里走出,再回来的时候已然通过艺术、休闲,和科技生活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中创造小镇的文化形态,在剧场舞台上重现小镇的蕴藉风流,重塑文化形态经典,越剧小镇希望来访游客变成家人,全身心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p> <p class="ql-block">越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梳妆台(上)和演艺头饰。</p> <p class="ql-block">馆藏珍品:施银花深玫瑰红五彩鳞形光片龙纹蟒(1937年)。</p> <p class="ql-block">百丈飞瀑景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王院乡王院村南1里处的百丈岩,占地面积7平方千米,距嵊州市区40公里,离绍兴、诸暨均为50公里。</p><p class="ql-block">百丈飞瀑,瀑布深藏于崇山峻岭中,是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境。景区内山高峰险,植被茂密,常年飞流直泻。百丈峡谷中飞出九条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明代著名史学家张岱赞曰:"银河坠半空,摇曳成云雾,万斛喷珠玑,百丈悬练素。"故被誉为"江南第一瀑布群"。</p> <p class="ql-block">百丈飞瀑景区。</p> <p class="ql-block">燕尾瀑。</p> <p class="ql-block">消遥瀑。</p> <p class="ql-block">戏珠潭。</p> <p class="ql-block">百丈飞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