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金秋文学社报告文学集《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特辑

晶莹剔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芳菲四月,微风轻拂,带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金秋文学社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重要会议——报告文学集《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这不仅仅是对历时10个月此书顺利出版发行的总结,更是对文字力量的礼赞,对平凡英雄的歌颂,对文学社凝聚力的深度诠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span class="ql-cursor"></span> 张继东主编</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报告文学集《环境之光》在创作过程中,张继东主编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统筹作用。处处给予作者方便。并展现了很高的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十分认真的修改份量重的文章。其高度负责的态度令人动容。经他雕琢后,文章逻辑更严谨,文字更优美,感染力更强。提升了整部书的质量,为读者呈现出一部较高水平的报告文学集。请接受金秋文学社全体作者的的崇高敬意!</b></p> <p class="ql-block"><b>与会人员:</b></p><p class="ql-block"><b>张相武 任芳文 王肇达 吴守贵 曹永玲</b></p><p class="ql-block"><b>李 莹 李辅志 徐 敏 董江涛 王 宏 </b></p><p class="ql-block"><b>王铁兰 万淑芬 杨慧娟</b></p><p class="ql-block"><b>特邀摄影师:杜富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塔社区二楼会议室里,阳光洒在每一张充满喜悦与自豪的脸上。桌上摆放着散发着墨香的《环境之光》,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深意,那一抹象征着自然与希望的绿色,仿佛将读者引入了书中所描绘的环境工作者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们围坐在一起,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感慨。他们回想起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那些深入大街小巷、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站采访环境工人的日子,每一个画面都历历在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会议由副主编吴守贵主持:</b></p><p class="ql-block"> 今天召开《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请作者们畅谈写作的收获体会和感想。</p><p class="ql-block"> 报告文学集《环境之光》历时十个月,出版发行了。这不仅是朝阳环境集团的一件大事,也是朝阳金秋文学社写作史上的闪光点。 </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是朝阳环境集团组建5周年。为了庆祝和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经朝阳环境集团和朝阳金秋文学社商定,决定编写反映企业精神风貌的报告文学集。</p><p class="ql-block"> 《环境之光》记录了朝阳环境集团众多集体和个人的典型事迹,展现了环境集团这个国有企业生机勃勃、昂扬向上,不断进取的历程。让全市人民了解到,环境集团在朝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写作报告文学对文友们来说,是新的尝试、新的课题,也是写作水平的检验。实践证明文友们,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教育, 汲取了营养。很好的完成了写作任务,可喜可贺, 值得点赞。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环境之光》副主编吴守贵满怀激情地介绍了这本报告文学集的诞生历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选题策划的反复斟酌,到作者们深入一线的实地采访,再到无数个日夜的精心创作与修改,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每一位作者都像是一位怀揣使命的记录者,他们用细腻的笔触,将环境工人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一展现。那些在晨曦微露时就开始清扫街道的身影,那些在炎炎烈日下清理垃圾的面庞,那些在寒风凛冽中坚守岗位的姿态,都在文字中鲜活起来。</b></p> <p class="ql-block"><b>第一章:火红的朝阳</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作者:李辅志</b></p> <p class="ql-block"><b>第二章:奋飞的头雁</b></p><p class="ql-block"><b> 作者:张相武</b></p> <p class="ql-block"><b>第三章:坚实的脚步</b></p><p class="ql-block"><b>《城市“维修工”的风采》</b></p><p class="ql-block"><b>作者:李辅志</b></p> <p class="ql-block"><b>《绿色主题书画卷》</b></p><p class="ql-block"><b>《利民战歌》</b></p><p class="ql-block"><b>作者:王铁兰</b></p> <p class="ql-block"><b>《黎明的曙光》</b></p><p class="ql-block"><b>作者:曹永玲</b></p> <p class="ql-block"><b>《千家万户的大管家》</b></p><p class="ql-block"><b>作者:吴守贵</b></p> <p class="ql-block"><b>《文明在这里闪光》</b></p><p class="ql-block"><b>《党旗在这里飘扬》</b></p><p class="ql-block"><b>作者:徐敏</b></p> <p class="ql-block"><b>《青春如火》</b></p><p class="ql-block"><b>作者:万淑芬</b></p> <p class="ql-block"><b>第四章:绽放的红花</b></p><p class="ql-block"><b>《无悔的坚守》</b></p><p class="ql-block"><b>作者:李红梅</b></p> <p class="ql-block"><b>《走向崇高》</b></p><p class="ql-block"><b>作者:李莹</b></p> <p class="ql-block"><b>《一腔热血护城洁》</b></p><p class="ql-block"><b>作者:刘玉旻</b></p> <p class="ql-block"><b>《朝阳的时传祥》</b></p><p class="ql-block"><b>作者:赵萍</b></p> <p class="ql-block"><b>《集团盛开姐妹花》</b></p><p class="ql-block"><b>作者:王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马路情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作者:徐敏</b></p> <p class="ql-block"><b>附录:朝阳环境集团大事记(2018——2023年)</b></p><p class="ql-block"><b>整理:王慧军</b></p> <p class="ql-block"><b>封面设计:董江涛</b></p> <p class="ql-block"><b>书名题写:任芳文</b></p> <p class="ql-block"><b>责任校对:王肇达</b></p> <p class="ql-block"><b>责任编辑:李 莹 李辅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们纷纷发言,直抒胸臆,畅谈体会, 他们逐一分享着自己的创作历程和感悟,他们的声音中饱含着对环境工人的敬意与感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提到,在采访一位老环境工人时,看到他粗糙的双手和质朴的笑容,心中涌起无尽的震撼。那双手,是岁月的见证,是为城市整洁默默奉献的勋章。还有人讲述着跟随垃圾清运、采访公厕保洁员、和掏粪工人深入交谈等经历,深刻体会到了环境工人的艰辛与不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故事,通过作者们的讲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更加钦佩这些平凡英雄的伟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曹永玲:</b></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收获的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环境之光》的成功发布,这无疑是我们文学征程中的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每一篇动人的文字、每一个深刻的观点,都汇聚成了这本书的灵魂,照亮了我们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同时,稿费的顺利发放,离不开张社长的辛勤付出。在背后的无数个日夜,张社长不辞辛劳,积极协调,从中斡旋,为我们解决了诸多难题 ,让每一位创作者的努力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在此,我们向张社长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更要祝贺每一位文友,是你们用才华和汗水,书写出一篇篇佳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你们的文字是时代的记录,是心灵的呐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我们能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携手前行,用文字传递更多的温暖与力量,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辅志:</b></p><p class="ql-block">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这是《环境之光》新书出版后全体书作者一次交流总结的会议,这部著作的形成有着很多感动人心的故事,是张社长千方百计为文学社开辟财源,不知多少次去朝阳环境集团登门拜访,终于征得环境集团领导同意为他们著书立传,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歌颂他们事转企的艰辛历程和干部职工拼搏努力的先进事迹。</p><p class="ql-block"> 我们文学社的文友们在社领导带领下,顶着暑夏的烈日炎炎,踏着秋日的风霜枯叶,冒着严冬的凛冽寒风,一次次采访,一字字推敲,一遍遍校对,终使作品成功问世,博得环境集团领导和职工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创作实践,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增长了写作技能,看到文友们共同创作的厚厚作品,其中有自己的辛苦付出和奉献,感到无比的欣慰。特别是收到了相应的稿酬,更是感谢张社长的无私和大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莹:</b></p><p class="ql-block"> 当我最初接到参与写作《环境之光》的任务时,未曾料到这次经历会在我的生命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我收获的不仅是写作技巧的提升,更有对集体协作精神的深刻感悟。</p><p class="ql-block"> 在写作进程中,通过接触到的大量环境工人的故事,通过对邰晶和多位公厕管理员的深入采访,使我得到了第一手资料,通过不断打磨,反复修改,仔细斟酌,并力求用文学色彩的雕琢,使《走向崇高》这篇报告文学得到了两位主编的认可。《环境之光》也让我学到了如何运用细腻笔触展现人物特质,写作水平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升。</p><p class="ql-block"> 随着《环境之光》的出版发行,这本书引发了社会对环境工人群体的关注,这不仅让更多人敬佩环境工人的辛勤奉献精神,也让金秋文学社走进了大众视野,提高了文学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感幸运。通过文字歌颂环境工人,我找到了写作的价值;在团队协作中,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与集体的力量;而在文学社的成长,更是让我明白,文学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共同的热爱与追求,他们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由衷地感谢张相武社长,殚精竭虑,不辞辛苦,为了这本报告文学集的出版发行,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在此,向张社长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p><p class="ql-block"> 未来,我期待能参与更多有意义的创作项目,继续在文学道路上发光发热,为社会传递更多温暖与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铁兰:</b></p><p class="ql-block"> 在这百花齐放,春意见浓。岁月静好,人心欢怡的大好时光中。金秋文学社《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胜利地召开了。《环境之光》一书,不仅是朝阳的一道靓丽风景,更是金秋文学社的一张名片。对我本人来说又是一个纽带。在任社长的推荐下,在张相武社长的真诚邀请下,我又重返金秋文学社。回到这个积极向上,团结合谐的大家庭中。《环境之光》的付梓,首先要感谢相武社长,是因为他不辞辛苦,以社为家,公正公平地为文学社服务,酬集资金,往返多次,给全体文学社成员一次尚好的机会,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有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遇到环境集团有关领导,听说我要去采访派车来接我送我。并提供了很多文字材料。我很感谢他们。《环境之光》的成功出版,除了再一次感谢张相武社长外,也是提升我们写作水平的平台。虽然我比较喜欢写点豆腐块,但对报告文学这样的文章还是很少写,只是从概念上懂得报告文学是文学战线的轻骑兵。具有真实性,文学性等,但一动起笔来,却与体裁相差太远。在相武社长和张继东主编的亲自把关下,反复修改,才能基本符合要求。正如名人所说:“文章是改出来的”,的确如此。</p><p class="ql-block"> 总之,《环境之光》的问世,让我感慨多多:这是一次历练,又是一次考验。对我们来说是普遍的一次提升;提高了金秋文学社的知名度。我们文学社在社会上是比较有影响的,这次《环境之光》一书,更让读者们青睐与赞叹;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箸子容易折,拧成的麻绳折不断。金秋人在新老班子的带领下,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攀得半山休道远,尚须健履登高峰”,我深信一定会再创佳绩,再上新台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徐敏:</b></p><p class="ql-block"> 《环境之光》出版,是金秋文学社的一件大事,是自我写作走向社会写作的一个里程碑,开创了文学社与企业结合的先河。通过参与写作,我有如下三点感悟:</p><p class="ql-block"> 一是,拓宽了文学社的视野,开阔了社员的思路与眼界。使社员写作从虚到实的转变与提高。这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好事。</p><p class="ql-block"> 二是,通过近距离采访环境工人,知道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辛苦甘甜,更加敬佩他们,他们不愧为城市美容师和最闪亮的城市之星。</p><p class="ql-block"> 三是,通过写作,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写作技法,这是书本学不来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凝聚了写作者们的心血与汗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为写作者们点赞!为文学社给我们提供的舞台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万淑芬:</b></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加金秋文学社《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心情很激动。</p><p class="ql-block"> 感谢张社长组织和带领文友们完成了这本报告文学集。通过写作提高了大家的文学水平,提高了文学社的知名度。通过文章让大家认识和了解了环境集团的员工们每天的辛勤劳作,为朝阳的建设做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我所写的三个团队最后合成一篇文章《青春如火》,感谢李莹副社长帮我修改,感谢张相武社长用大半天的时间陪我在复印社修改打印。</p><p class="ql-block"> 我仔细看了《环境之光》这本书,受益非浅。我以后多向文友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p><p class="ql-block"> 我祝愿金秋文学社越办越好,在张社长的带领下走向辉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杨慧娟:</b></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参加《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p><p class="ql-block"> 首先为我们金秋文学社《环境之光》一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二为文友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深深敬意。三为我们张相武社长的精心组织,统筹谋划,身先士卒,甘愿付出的精神点个大赞。</p><p class="ql-block"> 《环境之光》的出版,是环境集团的一件大喜事,它全面的展现了环境集团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工人,为城市建设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在我们金秋文学社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的文章虽没被采用,但是我在前期采访中接触了集团的部分中层领导和职工,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p><p class="ql-block"> 我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深入一线,学习到了环境工人的战天斗地精神,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起五更爬半夜,披星戴月,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宁脏我一人,换来万家净”。他们的思想境界、甘愿奉献、忘我工作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我们文学社在张社长带领下,年年硕果累累,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为朝阳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宏:</b></p><p class="ql-block"> 我讲三点感受。</p><p class="ql-block"> 第一是高兴: 《环境之光》这本书的出版是我们集体辛勤劳动的结晶,就像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地呱呱落地那种喜悦。</p><p class="ql-block"> 第二是感谢:《环境之光》一书的出版发行,张社长功不可没,感谢金秋文学社这个和谐高雅的集体,让我能在晚年以文会友、健康养老。</p><p class="ql-block"> 第三是祝愿:金秋文学社的每个成员以社为家,“众人拾柴火焰高”。</p><p class="ql-block"> 祝愿我们的金秋文学社越办越好,从辉煌走向更加灿烂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董江涛:</b></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文友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相聚在此,共同庆祝《环境之光》发布成功。这本书的诞生,承载着我们金秋文学社每一位成员的心血与付出,而在这背后,张相武社长的贡献有目共睹。</p><p class="ql-block"> 在筹备和创作的过程中,张社长历经艰辛,却始终信心坚定,勇往直前。他宛如一盏明灯,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 张社长的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间,成为金秋文学社最宝贵的财富,是文学社发展建设的坚实基石。他的坚持与担当,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探索文学的更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创作,我们惊喜地发现,每位文友的文学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我们的团队也在磨砺中变得更加团结、更具战斗力。这一切,都离不开张社长的好领导。</p><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在张社长的带领下,金秋文学社必将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文学事业添砖加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任芳文:</b></p><p class="ql-block"> 很高兴来参加这个总结会,我讲三点。</p><p class="ql-block">一、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 《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是文学社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学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本书的出版,凝聚着各位作者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二、可敬可爱。</p><p class="ql-block"> 相武社长为了《环境之光》的出版发行做了大量工作,他不辞辛苦,无数次去环境集团联系、协调、争取,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为文学社争取到了活动资金,为文友们搭建了展示能力的平台,也为每一位作者按劳取酬获得了稿费。</p><p class="ql-block"> 相武社长做为文学社的掌门人,心系集体,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他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好社长。</p><p class="ql-block">三、可期可待。</p><p class="ql-block"> 《环境之光》这本书已经出版发行了,这场戏已经完美收官,下一场戏我们要继续唱下去,争取文学社集体再出第二本书、第三本书……,文友们也要争取多出书,出好书。</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正在编写准备出一本新书,已经打印出一部分了,新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65篇,第二部分是随笔50篇,第三部分是小小说15篇,争取早日与读者见面。</p><p class="ql-block"> 《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开的很有必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利再战。这次出书应该看到的不足是,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提高写作水平,尤其是在报告文学、散文等文体的写作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p><p class="ql-block"> 《环境之光》出版发行了,我很受感动,有感而发说了这三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肇达:</b></p><p class="ql-block"> 有幸参加《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这本书从动员会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因为我负责校对,是第一读者,所以我全面的阅读了文友们的文章。这些作品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环境集团从成立、成长到今天取得的优异成绩。</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凝聚了大家的聪明才智,特别是相武社长,想集体之所想,不辞辛苦,积极联系,敢于担当,为文学社和文友们争取到了这个宝贵的学习创作机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完成了这本正能量的报告文学集。</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这个时代中,人们对理想信念追求都有所提高,但有的人退休后无所事事,不求进取。文学社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以文养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光发热,这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我作为文学社的一员,心里充满了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这个总结会开的很好,大家发扬成绩,找出不足,明确今后的前进方向,增强了文学社发展壮大的决心,给文友们以力量。</p><p class="ql-block"> 我坚信文学社充满希望,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最后金秋文学社社长、《环境之光》主编张相武总结讲话:</b></p><p class="ql-block"> 在阳光明媚,桃红柳绿的美好春天,我们最后一次召开《环境之光》编委会全体会议。主要是对《环境之光》报告文学集出版发行后进行总结。作者们结合采访、写作、修改等环节,畅谈了自己的收获体会,感受以及经验教训。《环境之光》能够顺利的,较高质量的完成写作,出版发行。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一是环境集团党委的信任和重视。</p><p class="ql-block"> 二是相关人员的大力协助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三是作者们的担当、努力和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 环境集团和金秋文学社,为什么要合力写作这部文学作品?报告文学集《环境之光》的出版发行有什么作用?归纳一下,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p><p class="ql-block"> 一、宣传了国有企业。环境集团是我市较大的国有企业,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市民提供了舒适,洁净,美好的生活环境。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宝贵的“五种精神”。《环境之光》的出版发行,使广大市民更加了解了环境人的奉献和付出,使之积极自觉的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来。</p><p class="ql-block"> 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作者们通过采访写作,比较深入的认知了环境工人的辛苦甘苦,以及对城市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倍觉他们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环境集团劳动者无私奉献等精神,深刻的教育、感染了作者,触发了心灵,激起了写作热情和灵感。</p><p class="ql-block"> 三、提高了写作水平。文友们通过写作的实践,进一步掌握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文学性等特征,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于业余作者来说是一次“实战演练”,使文友们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与环境集团合作,两个单位之间,作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主编和作者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间理解尊重,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很好的诠释了合作的重要性,友情的珍贵性。</p><p class="ql-block"> 五、扩大了文学社的知名度。《环境之光》从版式、封面设计,书名题写,到每章每篇文章的写作、校对等,全部出自文学社文友之手。出版发行后,使一些单位和个人读者,知晓了金秋文学社的存在,并有一众老年文学爱好、写作者和书画家。</p><p class="ql-block"> 六、结交了新的朋友。在多次采访集体典型,个人典型,以及采访相关人员过程中,作者与他们成为了朋友,有的经常联系互动。</p><p class="ql-block"> 七、积累了一定经验。出书涉及的面比较广,是一项较大的工程。策划、协调、运作等工作量很大,此次实践,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对于今后承接完成写作工作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八、获得了劳动报酬。</p><p class="ql-block"> 通过近十个月的努力,我们很好的完成了写作任务,环境集团,作者和读者三满意。在创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动容的好人好事。每位作者都有故事,彰显了格局,体现了素质,展示了团结…。</p><p class="ql-block"> 希望文友们今后继续努力,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为文学社再做贡献,再立新功。文化养老,乐度夕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环境之光》的出版,不仅是对环境工人的歌颂,也成为了金秋文学社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创作过程中,大家不断地挑战自我,突破写作的瓶颈。为了真实、生动地展现环境工人的形象,作者们努力学习如何捕捉细节,如何运用精准的语言描绘场景,如何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从最初的采访提纲撰写,到采访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再到后期的文字打磨,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次成长与蜕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会议接近了尾声,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不舍与期待。不舍的是这次意义非凡的会议即将结束,期待的是金秋文学社未来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继续用文字的力量传递温暖与正能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金秋文学社《环境之光》出版发行总结会,就像一首优美的乐章,奏响了文字与奉献的交响。让我们在文学的道路上,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责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b></p> <p class="ql-block"><b>美篇编辑:李 莹</b></p><p class="ql-block"><b>审 核:张相武</b></p><p class="ql-block"><b>摄 影:董江涛 </b></p><p class="ql-block"><b> 杜富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i>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