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打我从18岁起,当故乡优秀的学子从成都回来度假探亲时,他们谈起成都人“文明、优雅、得体”而兴奋得眉飞色舞的表情,简直让我嫉妒得快要掉眼泪。</p><p class="ql-block"> 慢慢地,慢慢地,成为成都人便是我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艰辛的奋斗,当我拿着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将我人生的全部和履历搬迁到成都后,我才发觉我永远成不了“成都人”。</p><p class="ql-block"> 且不说“本土说”和“外来说”的观念弄得我十分疲惫,就连成都人那一套特殊的语言方式也搞得我狼狈不堪。如“三”(sān)读成Sên;烦(fān)读成fên。每天晚上,即使有对着星星和月亮的艰苦操练与温习,可是还是开不了口,生怕一露馅而暴露出我这个新移民的特征。我只好沉默得如同生活在沙漠中孤独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穿着打扮上,就更让我身心憔悴,一蹶不振。很多次我无情地消费高档化妆品和时髦的衣服,目的是变成成都人。然而,我精心之后仍出现在公共场合那份小心与笨拙,在经过很多成都人细致而怜悯的审视之后,我才知道,消费的刺激并没有让我的皮肤变成成都皮肤,身材变成成都身材,步伐变成成都步伐。对着一个又一个真正的成都人的背影,我真的嫉妒得直叹气。</p><p class="ql-block"> 一些时候,看着成都女孩一个个没有季节感而“可怜体无比”的风姿,我惭愧得发红的表情只有面对冷冰冰的马路,或者无边无际的天空,我真恨不得换一种细胞结构方式如同成都人,丝毫感觉不到温差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待人接物方面,我更是youkel。作他们的客,我简直是木头人。我真不懂为什么,他们吃茶品食时,一个吝啬的“please”就打发了客人,此后他们便挥霍,仿佛只有自己存在。我呢,殷勤的唠叨得如同回到乡下。当我把一大部分我认为极味美的菜肴放到对方碗里的时候,一片又一片惊诧的目光便横扫包围而来,这时我的很多“过时”的笑意、很多“过时”的动作便自动地僵住了,根本不知道放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 许多次,许多次努力之后,我回到了故乡,当乡亲们亲热的叫我“成都人”的时候,他们疏忽了他们的热情湮没了我苦涩的笑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他们哪里知道——</p><p class="ql-block"> 我是家乡人眼中的成都人。</p><p class="ql-block"> 成都人眼中的乡下人。</p> <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sjrd201020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