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香文墨里认识世界,成就自己——初中语文组读书分享

ln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2025年4月9日上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点:行政楼410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持人:张明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分享者:苏琪、李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席人:初中语文组全体成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的头几天,多风且暖和。在行政楼410室,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正在举行,主持人张明茹老师站在讲台前,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微笑着说:“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苏琪和李娜老师带来的读书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琪老师分享蒙曼的《唐诗之美》。作者以历史学者的严谨与诗人的灵性,带我们穿越时空的褶皱,在平仄韵律中触摸盛唐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中让她最动容的,是蒙曼老师对"诗中有画"的别样诠释。当读到王维"空山新雨后"的笔触时,她指出这不仅是视觉留白,更是诗人以禅心丈量天地的精神图景。那些被我们吟诵千遍的诗句,在蒙曼的解读下抖落历史的尘埃,显露出鲜活的肌理——李白醉后泼墨的衣袖褶皱里藏着半个盛唐的月光,杜甫笔下的石壕村老妪的泪痕里凝结着整个时代的霜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中特别设置"意象地图"章节令人耳目一新。从长安城头的柳色到玉门关外的孤烟,这些地理坐标串联起的不仅是诗人的足迹,更构建出唐诗的精神版图。当我们重走这些诗歌现场,会突然懂得为何有些诗句注定要写在某个特定的经纬度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如蒙曼老师所说:"唐诗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DNA。"在这本书里,我们得以在诗行间重新确认这种文化基因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琪老师说,读唐诗,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愿我们都能以诗为舟,在穿越千年依旧澄澈的月光里,打捞属于自己的文化乡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娜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张辰亮的《掌中花园》。她首先提到这本书有着大量精美的插图插画,生动形象,语言简洁易懂,无论是新手还是有一定园艺经验的人都能轻松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李娜老师着重分享书中第六章“妙手偶得”里关于“吃水果种盆栽”的内容,以龙眼为例。书里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吃完水果剩下的果核来培育盆栽,从挑选果核、处理果核,到播种、养护,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说明和配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让大家发现园艺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工具和场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李娜老师希望大家在忙碌喧嚣的生活中,能借助园艺种植寻得一份宁静与美好。从龙眼盆栽这样简单的实践开始,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充满生机与希望。愿大家都能在自己打造的小花园里,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用心阅读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有一段可被阅读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书香文墨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认识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就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