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南亚八国游 之六 巴林

Liyuehua

<p class="ql-block">巴林,全称巴林王国,波斯湾里的一个岛国,由84个岛屿组成,其中33个是人工填岛,首都麦纳麦。巴林陆上面积仅为786.5平方公里,领海面积近7500平方公里,人口约170万。其中87万本地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同时通用英语。</p> <p class="ql-block">巴林之小,打开电子地图,要不断拉大比例才能找到。</p> <p class="ql-block">巴林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石油天然气(占比70%),金融和旅游 占比30%。巴林是海湾地区最早发现并开采石油的国家,石油与石化是其支柱产业。</p><p class="ql-block">政府奉行自由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减少对油气产业的过度依赖。金融、制造业和旅游业也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巴林还是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和银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林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是海湾地区较为富裕的国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巴林百姓富足,政局稳定,法律健全,社会治安良好,营商环境便利。</p> <p class="ql-block">此外,巴林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是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成员国。巴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都市风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麦纳麦</p><p class="ql-block">巴林王国的首都,位于波斯湾中段巴林岛的东北角。这座城市面积约25至30平方公里,人口约68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麦纳麦享有“波斯湾明珠”的美誉,是海湾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港口及贸易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巴林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85%的人是穆斯林,其中什叶派占70%,逊尼派占30%。巴林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内宗教氛围和谐,约有10-15%的人信仰基督教、印度教等,多为外籍人士。</p> <p class="ql-block">巴林是两种水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在海边可以看到海面上汩汩冒水,这是巴林的一个独特现象,海水里有淡水泉眼,涨潮时看不到,落潮时就显现出来。这种泉眼深海里也有。</p><p class="ql-block">巴林的珍珠享誉世界,因为珍珠最理想的环境是在淡水中发芽,在海水中成长。</p><p class="ql-block">苏美尔人当年生活在这里也是因为这里有淡水。</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在巴林即建有城市,据两河流域的古代文献记载,巴林是古代迪尔蒙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公元7世纪,巴林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1507年至1783年,先后被葡萄牙、波斯帝国统治。1783年,宣告独立。1820年,英国入侵巴林,1880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71年8月15日,巴林宣告独立,2002年,巴林宣布建立伊斯兰君主立宪制国家。</p><p class="ql-block">巴林堡附近的这片遗址最早是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建的城堡,公元前400年时希腊人进行了修整,并在此居住了700年。</p> <p class="ql-block">巴林城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林城堡,又称巴林堡,是巴林的重要历史遗迹,始建于公元前2300年,是苏美尔人建的一个贸易平台。城堡</span>位于麦纳麦附近的卡拉特海滨,1507年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到达此地,在苏美尔人留下的贸易平台遗址上建造了这座城堡,用于军事防御。<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为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现代文明与古文明同框</p> <p class="ql-block">  巴林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巴林国家博物馆是巴林第一个国家级博物馆,位于首都麦纳麦,占地约27800平方米,博物馆面积6000平米。上下两层六个展馆,收藏了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不同时期的文明产物,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展现了巴林6000年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巴林建了天主教堂,这在当今的阿拉伯国家里是独有的。梵蒂冈教皇亲自参加了剪彩仪式,带来并留下了这辆车,现在展示在博物馆里。可见巴林在宗教自由上的宽容度。</p> <p class="ql-block">迪尔蒙墓葬展馆是博物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墓葬是一个个沙包,初看以为是工地上堆的沙土。</p> <p class="ql-block">墓葬从南到北分布在整个巴林的国土上,有8万多个,规模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游览的路上能见到大片的墓葬,居民区就建在墓葬群里。因为伊斯兰教只信安拉不信鬼神,所以他们不介意。</p> <p class="ql-block">迪尔蒙墓葬和我们不同,是在平地上堆出来的,有单人墓、家族墓、公墓。</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陶器</p> <p class="ql-block">苏美尔人会制作小麦饮品,就是我们现在的啤酒</p> <p class="ql-block">苏美尔神话人物吉尔迦美什和恩琦,《吉尔迦美什》,人类最早的神话史诗,苏美尔文明中重要的文化遗产。原件在大英博物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巴林出土的苏美尔时期的印章,功能上既是印章,又和身份证类似,是身份的象征。交易时盖章生效,人死了随尸体下葬,销户</p> <p class="ql-block">立体印章,滚动可以生成二维图片,相当于活字印刷术</p> <p class="ql-block">除了苏美尔文明,巴林国家博物馆还展示了巴林人的生活场景景,包括结婚、休闲、海边祈祷,学校课堂,非遗等等。</p> <p class="ql-block">巴林珍珠品质很高,专门为卡地亚提供珍珠,为此,卡地亚设计师每年有两个月呆在巴林,专门为阿拉伯人设计珠宝,销售到所有阿拉伯国家。</p> <p class="ql-block">巴林博物馆展示的学校场景。</p><p class="ql-block">巴林在阿拉伯世界算是开明的,早在400年前就很重视教育,教师社会地位很高,男女可以同校读书</p> <p class="ql-block">阿法塔赫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巴林最大的清真寺,位于首都麦纳麦,占地6500平方米,能容纳7000多名参拜者。它融合了丰富的伊斯兰遗产和现代建筑风格,是巴林重要的宗教和文化地标。建于1987年</p> <p class="ql-block">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纤维穹顶,</p> <p class="ql-block">这个水晶吊灯也是施华洛世奇的</p> <p class="ql-block">下图中。左侧拱形壁龛有两个作用:1.指向麦加的方向,2. 回音壁的作用,面向壁龛喊话,反射的声音可以传的很远。</p><p class="ql-block">右侧是宣礼台,阿訇宣讲古兰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进入这个大殿,男女都要穿袍子,尽管我们是游人。</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里的志愿者在给我们讲解伊斯兰教的教规,麦加大清真寺的结构,朝拜的规模;还有每次祷告的流程和内容等。</p><p class="ql-block">他讲的很详细,我们听的很认真,在这里,我们还得到了一本中文版古兰经。</p> <p class="ql-block">巴林的高楼大厦</p> <p class="ql-block">巴林门,第一座政府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位于麦纳麦前中央商务区海关广场的历史建筑,是麦纳麦的主要入口,由艾米尔顾问 Charles Belgrave 爵士设计,1949 年完成,巴林门在 1986 年进行了翻新,融入了伊斯兰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麦纳麦市场</p> <p class="ql-block">巴林 邮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的中国邮票</p> <p class="ql-block">巴林赛道,举办的主要赛事包括一级方程式赛车、巴林大奖赛和三级方程式赛车等。</p> <p class="ql-block">观众看台</p> <p class="ql-block">皇家看台</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树</p><p class="ql-block">一棵生长在沙漠中的古老树木,孤立这里450年,被誉为巴林最著名的国际自然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棵生命之树位于巴林东南部的一片沙漠中,四周环绕着沙丘,是附近数公里内唯一的树木。</p><p class="ql-block">巴林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常年高温少雨,降水量极低,这样的环境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几乎是无法生存的。</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树高9.75米,拥有茂盛的绿叶,尽管周围环境恶劣,但它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巴林的第一口油井是位于巴林萨基尔的山脚下的“JEBELADDUKHAN 一号井”。</p><p class="ql-block">1923年,一位英国富商获得了巴林政府的石油开采权,但没有成功开采到石油。</p><p class="ql-block">1928年,开采权又卖给了英国石油公司,也没找到石油</p><p class="ql-block">1930年,开采权到了美国加州标准石油公司(现在的雪富龙)手里。</p><p class="ql-block">1931 年 10 月 16 日找到石油,开钻</p><p class="ql-block">1932 年 6 月 1 日见油,原始产量高达每小时 400 桶,此后巴林石油开采权都在这家公司手里,直到1980年归还巴林。</p><p class="ql-block">这口井从1970年产量开始减少,到2009年枯竭。</p> <p class="ql-block">这口井虽然其貌不扬,但是意义重大,不仅是对巴林,对整个海湾国家都是,改变了阿拉伯人的经济状况,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p> <p class="ql-block">一天紧张的行程结束之后,我们来到一个阿拉伯餐厅<span style="font-size:18px;">享用晚餐,这里不仅能吃到阿拉伯风味美食,浓郁的阿拉伯风格装修环境也令人赏心悦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