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游记~成都.人民公园.关于茶文化

叶知秋

<h3><br> 成都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祠堂街少城路,占地112639平方米。是一个集园林文化、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br>  ​人民公园离宽窄巷子不远。从宽窄巷子走路20几分钟就到了。<br>  ​1911年,成都将军玉昆在原少城南边开辟商业用地,卖菜卖饭,演戏说书,打拳射箭,展览聚会。名为“公园”,通称少城公园。这是我国第一个称为“公园”的公共场所。此后,通俗教育馆、图书馆、动物园、运动场相继建成,各种集会在此举行。1950年改为人民公园。<br> ​1941年7月27日(民国30年),日军出动飞机空袭成都。连续不断地向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等处投弹300余枚。炸死市民574人,炸伤市民573人,炸毁房屋2470余间。给成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h3> <h3>成都人民公园内的鹤鸣茶社</h3> <h3>鹤鸣茶社位于人民公园北门进门左手边。我中午到这里已是座无虚席。</h3> <h3>鹤鸣茶社内座无虚席</h3> <h3>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清代茶馆文化、茶俗文化取代了明代文人茶的主导地位。茶文化深入市井,并走向世俗,进入千家万户的生活。四川的饮茶习俗独具特色。盖碗茶是四川等地人民的传统饮茶风俗。它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碗茶起源于唐代的四川,盛行于清代的京师及高雅之茶馆。在鹤鸣茶社小憩、品茗。你可以领略四川茶文化的一二。<br>  屈指代跪:清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有一次在江南茶馆,他一时兴起,抓起茶壶给臣子们倒水。这可把大家吓坏了。按当时的规矩,无论皇上给的什么东西都属于赏赐。接受者要下跪谢恩。但在公共场合又不能暴露身份。情急之下,一个人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弯曲在桌面轻叩,以表叩谢。不过,这种风俗是不是起源于乾隆朝,也说不太准。但是人家给你倒茶,你总得有所表示,以示感谢。或者以手扶杯,或者用手指轻击桌面。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礼的本质,还在于心。<br>  揭盖续水:传说清末有一个破落子弟到茶楼饮茶,将一只麻雀放在大茶壶里,招呼店小二续水。店小二打开壶盖。麻雀飞了。破落子弟不依不饶,硬说飞走的是金丝雀。讹了茶楼一把。从此,茶楼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要续水,由茶客自己打开壶盖。<br>  四川茶楼的茶壶特点是壶嘴很长。长壶嘴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甚至更早。长壶嘴的设计与四川地区的茶文化密切相关。在茶馆中,服务生为了不打扰客人的休息和方便倒水,服务员逐渐发展出了使用长壶嘴的习惯。这样,服务员续水时就可以和茶客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次,长壶嘴的设计也与茶艺表演有关。长壶嘴不仅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而且在泡茶过程中,长嘴壶可以使沸水在流经长嘴时自然降低温度,以免烫手。</h3> <h3>茶楼里的长嘴壶</h3> <h3>  茶楼的服务生身着白袍,衣袂飘飘,手持铜壶,穿梭于各个茶座之间。续水时,手握铜壶,提步向前,后稍退一步,持壶作揖。铜壶在胸前左右旋转,右手高举铜壶,左手放于背后。居高临下。或将铜壶在胸前自右抛至身后,自身体左侧转至胸前。以“苏秦背剑”之势,将沸水射入碗中。整个过程看的人眼花缭乱。</h3> <h3>服务生精准的把沸水射入茶客的碗中</h3> <h3>服务生身着白袍,衣袂飘飘。穿梭于茶座之间。续水的姿势及技艺令人赞叹。</h3> <h3>  茶楼是聚会、聊天、休憩的好去处。三五亲朋,叫上一壶茶,谈天说地,推杯换盏;或独坐一隅,观茶楼里各色人等,千姿百态。在喧闹声中,盖碗茶的茗香在空气中飘荡。点上一支香烟,你可以“胡思乱想”,也可以“异想天开”,任思绪在茶香中四处飘荡。顺便叫上一位师傅给你挖耳朵,“咋”!那真是“爽歪歪”。在这里,你不必担心坐久了老板会赶你走。这的茶楼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你可以坐上一个上午甚至一天。饿了,这里有各种美食任你选择。当然了,如果你喜欢,还可以顺便欣赏有名的川剧变脸。总之,你要是愿意,你可以在这里“耍”一天。</h3> <h3>  这就是四川,这就是成都,这就是成都人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慢慢悠悠,自得其乐。<br><br><br> 博华.2024年9月27日写于成都<br> 2025年4月二稿与北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