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小小说)

春风和畅(曹世斌)

<p class="ql-block">  曹世斌小小说‖毕业论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客朋友们,巩城南站到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这么快。”坐在窗口的文静惊喜地说道。 对面的嵩洛说 “二十分钟就能到家。”</p><p class="ql-block"> “到家?咱不是去宋陵游览区吗?”</p><p class="ql-block"> 嵩洛说:“是呀,游览区就在我家村边。”文静愣怔了一下,随嵩洛下车。</p><p class="ql-block"> 嵩洛和文静是中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同窗三年互生好感,虽没直接表白我爱你,但各自心中早有你我。这不,为写好毕业论文,二人又如影随形,来到全国百强市——巩城观光釆风。</p><p class="ql-block"> 漫步站台,“巩城欢迎您”的标牌温暖亲切。广场上花木葱茏,人来人往,展现着开放城市的热情和繁荣。广场北边停放着各色各样的小轿车,司机们正笑容可鞠地招徕顾客。</p><p class="ql-block"> “嵩洛哥____在这里!”一位出租车司机远远地高声喊着。嵩洛闻声走过去。“小宝呀,几年不见发财了,玩上小车啦。”</p><p class="ql-block"> “没事闲着,也出来萧洒走一回呗。”小宝哈哈大笑,说着,瞅了瞅嵩洛身后的文静,是嫂子吧?嵩洛说,是同学。好,热烈欢迎二位回家乡观光。小宝扬声说道。</p><p class="ql-block"> 车站南边有条直通宋陵游览区的柏油路,要经过嵩洛的家乡——杏花村。小宝问嵩洛是先回家呢,还是先观光。嵩洛说,爸妈在城东新区姐姐家,咱先去游览区吧。</p><p class="ql-block"> 轿车启动,音乐响起。一会儿是“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会儿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文静微微摇头,似乎沉醉其中。突然她问嵩洛:“这就是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吗?”</p><p class="ql-block"> “是的,想听故事吗?”没听文静回话,嵩洛便眉色飞舞地侃侃而来——</p><p class="ql-block"> 话说,古时候,有位悬壶济世的老道,路过此地,见瘟疫肆虐,无医治疗,便放下行装在此住下,用祖传秘方熬汤制药,治好了全村的患者,且分文不取。只要治愈者每人种活一棵杏树即可。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一片杏树林。春天杏花盛开,香气弥漫,邻村人要看病,就遥看直指杏花村了。</p><p class="ql-block"> 听着嵩洛神乎其神地讲述,文静讪笑道:“太玄乎了吧,现在还叫杏花村吗?”嵩洛正要回答,窗外传来一阵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这天正是三月三庙会,街上人群熙攘,店铺顾客盈门,好一派新农村的繁荣景象。文静打开车窗玻璃,用手机抢拍几张照片。不一会儿,阵阵花香飘来——宋陵游览区到了。</p><p class="ql-block"> 满眼的油菜花像金色的海洋,把永裕、永泰二陵淹没其中。嵩洛告诉文静,因永泰陵在巩城七帝八陵中排位第八,宋徽宗祭陵时,将杏花村御名八陵村。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八陵村率先致富,先后荣获巩城亿元村、文明村、美丽乡村、中州书香村称号。嵩洛说得兴高采烈,文静听得一脸甜蜜。</p> <p class="ql-block">  永裕陵,是北宋神宗的陵寝。陵前站立着魁梧的镇陵将军。神道两旁的石客使和惟妙惟俏的石像生庄严威武,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而王安石的变法,更使宋神宗功名显赫。</p><p class="ql-block"> 初次亲眼目睹永裕陵碑文的文静,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嵩洛拍手叫好,文静说:“既然到此,我们何不登高望远,畅抒心怀一番昵?”</p><p class="ql-block"> “好哇!”于是,文静在嵩洛的搀扶下登上了永裕陵巅。嵩洛以导游者的姿态,自南向北,依次指点着白云山、金牛山、凤凰山、青龙山,讲课似地说:“这些嵩山的支脉怀抱着巩城,北边的洛水滋润着两岸。西北方是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回郭镇。”</p><p class="ql-block"> “回郭镇?”文静睁大眼睛,凝视远方,“当年,杞县俺刘家有人在那里当公社书记,还到北京受过毛主席接见呢!”文静骄傲的目光在嵩洛眼前闪耀。</p><p class="ql-block"> 嵩洛读懂文静的眼神说:“放心吧,以后有的是机会。我们会专程前往,详细采访的。在那里,我们可以驾一叶小舟顺流东下,目睹古代美男潘安的英姿,领略曹植《洛神赋》中的奇异仙境;可以登上逶迤的邙岭,参观康百万庄园,侧听石窟寺钟声;还可以到香玉家乡看大戏,河洛汇流望奇观。双槐树下寻远古,杜甫故里诵诗篇。伏羲台,雪花洞,红叶尽染长寿山。慈云寺,唐三彩,三宜新城展新颜……”</p><p class="ql-block"> “行了行了,别卖唱快板书啦!”文静嗔笑着打断了嵩洛的导游词。问道,三宜新城在哪里?嵩洛哈哈笑道:“三宜,就是宜居、宜业、宜游,是巩城最具潜力的发展战略目标。如今的巩城已是最具幸福感的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甚至建宅定居。他们说巩城人真幸福,我们能当个名誉市民也行。亲爱的刘文静同学,你向往吗?”</p><p class="ql-block"> 文静胸有成竹地说:“亲爱的高嵩洛同学,我明白了——巍巍嵩山是巩城人的父亲山,也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汤汤洛河与黄河交融,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都是嵩山、洛河的儿女。现在,我的毕业论文有了。题目是:我爱——嵩洛,咋样?”</p><p class="ql-block"> “中,中,太好啦!”嵩洛欣喜若狂,不知哪来的勇气和力量,上前抓住文静的臂膀,在高高的永裕陵上,以他为圆心,以文静的身长为半径,画起了无数个旋转的同心圆。</p><p class="ql-block"> 文静连声呼叫“懵了懵了”,嵩洛停下,少顷,文静问道:“你的呢?”</p><p class="ql-block"> “梦想成真。”嵩洛回答。</p><p class="ql-block"> “问你毕业论文呢!”刘文静嗔道。</p><p class="ql-block"> “哦!”嵩洛喘口气,缓过神,学着文静的口吻说,“亲爱的刘文静同学,我的毕业论文有了,题目是:文静心中的嵩——洛。”</p><p class="ql-block"> “净贫嘴!”文静说着把脸贴在了嵩洛的胸口。嵩洛更是搂紧文静一刻不肯放松。</p><p class="ql-block"> 这时,阳光和暖,彩霞满天,像是在祝福这对情投意合的恋人。</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刘文静和高嵩洛在巩城安居乐业,共同续写着毕业论文——我爱嵩洛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曹世斌,巩义人,笔名,春风,河南小小说学会、郑州作家协会,巩义杜诗学会会员,著有诗文集《春风和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