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活的阅读<br>王瑞庆<br>因为我自己喜欢吃,喜欢好好做顿饭犒劳自己,犒劳家人。我是河北人,生在太原,长在太原,所以原本熟悉的自然也是本地菜。为了餐桌菜品更丰富,阅读了不少烹饪的图书杂志。<br>1980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创办了一本季刊《中国烹饪》。不知道为什么最初几期,它是摆在新华书店里销售。我就是在这里读到汪曾祺和王世襄的美食文章。汪曾祺写:“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br>1979年买了第一本《菜谱》,山东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食品营养卫生常识,第二章刀工与刀法,第三章烹调的基本方法,第四章常用调味品的名称及作用。学习了许多烹饪的基础知识。<br>退休以后,虽然还保持着对烹饪的热情,又有了新的乐趣,喜欢上了烘焙。最初也是读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杂志《世界时装之苑》的栏目饕餮园《面包物语》让我有了自己学着做面包的愿望。当时,关于烘焙的书籍品种还很少。<br>我的启蒙教材是从卓越网上买的两本小册子:一本是《面包坊——65°C汤种面包》,陈郁芬著,一本是《烘焙宝典》,吴美珠著。于是就从汤种面包开始了我的烘焙学习之路。《烘焙宝典》有超详细的材料器具介绍,最基础的操作手法。她给初学者的建议是我烘焙之旅中遵循的法宝和原则。<br>随着学习实践的深入,我也购买阅读了《法国蓝带面包制作基础》,韦恩·吉斯伦的《专业烘焙》,彼得·莱因哈特的《学徒面包师》。这个世纪初,学习实践烘焙的人数不多,彼此之间在新浪博客有机会交流经验心得,虽然没有见过面,看见名字也还感觉亲切。如今,有几个同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一位网名德州农民,她的博客点击早超过八百万。2015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给她出版了《至爱面包》,因为她自己是从业余一直摸索过来,了解业余学习实践的难点和误区,所以内容非常贴近业余烘焙爱好者。因为德州农民工作生活在美国西雅图,学习和实践烘焙面包有许多便利,她就有机会参加了《学徒面包师》的作者彼得·莱因哈特的烘焙大师课。所以阅读这本书我也有许多收获。<br>如今,除了纸质的书籍,还有大量视频资料可供学习。比如《世界最好吃的法国面包店继承人Apollonia Poilane教面包烘焙大师课》中英文字幕,可以提供比文字更直观的视觉体验。<br>虽然我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阅读书籍的兴趣依旧浓厚。还不时购买一些新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生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