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徒步

逍遥游

<p class="ql-block">去雨崩徒步是说了很久的一个念想,这次终于实现了。</p><p class="ql-block">鉴于之前几次进藏有过的高原反应。这次从丽江机场一下飞机,就自动调整到了0.5倍速。走路要慢,讲话要慢,就连思想都不敢太兴奋,要搂着点。得益于慢的大方针,这趟旅行整体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高原反应。</p><p class="ql-block">机场出来取车,首要的是要先把肚皮照顾一下。一人一碗纳西米线,再加个煎蛋,吃的饱饱的。</p> <p class="ql-block">从丽江到香格里拉,一路高速。</p> <p class="ql-block">再往德钦县走,就要转到214国道了。沿着金沙江一路向西北。</p> <p class="ql-block">沿途经过贺龙桥。</p> <p class="ql-block">当晚抵达德钦县,海拔3400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日照金山曾经不知被多少人,多少次提及的景象,今日终于得缘一见。</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是主体呈南北走向的山脉,有一系列的山峰组成。</p> <p class="ql-block">主要的山峰从左至右依次是:</p><p class="ql-block">缅次姆峰,又叫神女峰,海拔6045米。藏语意为“大海神女”,传说是卡瓦格博的妻子。山峰线条优美,亭亭玉立,是太子十三峰中最具观赏性的山峰之一。</p><p class="ql-block">五方佛峰,藏名,吉娃仁安(五冠峰),海拔5470米。五座峰顶并列,形似五顶王冠,在横断山脉中极为独特。</p><p class="ql-block">这两座雪山在雨崩看到更为真切。</p><p class="ql-block">接下来从左往右数第三座是巴乌八蒙峰,又名将军峰,海拔6000米。藏语的意思是守护者,无敌降魔战神。在卡瓦博格峰的东北方向。</p><p class="ql-block">卡瓦格博峰,梅里雪山主峰,也是云南省的最高峰。 海拔6740米。金字塔形山体,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山峰”,至今未被人类登顶。在藏族文化中,卡瓦格博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象征着神圣与不可侵犯。</p> <p class="ql-block">从飞来寺观景台看过去,日照金山就是这一座了。</p> <p class="ql-block">返回酒店,简单的吃个早餐,就要开始正式徒步了。</p><p class="ql-block">由于西当村在修路施工,封了路。我们只能走尼农进雨崩。车辆只能停在尼农村口,剩下的就交给双脚了。从尼农村到下雨崩村,要经过尼农大峡谷,全长14公里,海拔从2000米提升到3100米。</p><p class="ql-block">山脚下流淌的是澜沧江。只能走行人的老桥已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通车的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雪山融化的积雪流淌下来,潺潺的流水声,一路伴随左右。</p> <p class="ql-block">人间已是四月天,植被也都欣欣向荣,绿意盎然。山间的桃花鳞次栉比的绽放,与远处的雪山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星散的羊群点缀着山坡。</p> <p class="ql-block">偶尔的铜铃声则是转角遇见的小牦牛。</p> <p class="ql-block">单纯从距离看,14公里倒也没什么。难就难在从海拔2千到3千米,一千米落差的爬升,并没有平均分布在这14公里的路途中。那些连续十几甚至几十米高度爬升的陡坡,走起来就非常考验毅力了。</p><p class="ql-block">徒步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有的人经过了,可能就不会再遇见了;而有的人会反复遇见。当第二次遇见的时候,就会聊两句了。就在我们还在互相夸赞对方体力好的时候。对方给出了肯定的结论,还是我们体力更好一些,原因是我们年龄更大,她如果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一定是爬不上来的。这话听起来总感觉怪怪的,但好像说的也没错。</p><p class="ql-block">六个半小时的徒步终于抵达雨崩下村。</p> <p class="ql-block">你要问我徒步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就像电影《朝圣之路》里,每个人都带着目标上路,最终,胖子还是没能减肥,但接受了自己;女人还是没能戒烟,但对此已不再纠结;作家也不在纠结于创作瓶颈,选择以沉默感悟生活。</p><p class="ql-block">我是觉得有些事情是可以没有预设目标的。有欲望就会有失望,不可得就会生怨憎恨。你只要去做,让它自然发生,体会其中的过程就好了。至于体会多还是体会少,体会深还是体会浅,都没关系,不必太纠结。徒步本身就是他的意义了。</p> <p class="ql-block">不知从何时起,商业化变成了贬义词。大家一提起商业化,想到的都是宰客,过度开发,破坏自然风光什么的。其实如果完全的没有商业化,我相信很多地方很多人也去不了,或者去了也适应不了。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p><p class="ql-block">物无美恶,过犹不及。合理的规划,适度的开发是没有问题的。</p> <p class="ql-block">说说雨崩村的情况。下雨崩有客栈有餐馆,价格相对还算公道。由于交通不便的原因,相对来说,商业化程度也没有那么严重。我个人感觉刚刚好,属于那种既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又不会太嘈杂,让人讨厌的程度。</p><p class="ql-block">上雨崩村,因为没计划走那边的路线,我们就没上去。据说较下雨崩更原始一些。</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徒步神瀑。</p> <p class="ql-block">淡季的原因,人很少。沿途基本上就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除了没有明月。</p> <p class="ql-block">河岸堆满了玛尼堆。</p> <p class="ql-block">经幡,松鼠,松树,雪山,河流,还有牦牛</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清早就要告别雨棚村了,再看一眼雪山吧。再见缅次姆,再见五方佛。</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次没有去上雨崩,还有几条徒步路线没有走,但感觉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即使时间上允许,体力也跟不上。实事求是,不纠结。领略了神瀑线的风光,已经知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山可就轻松多了,呼吸着清晨森林里的空气,只用了四个小时就到了山脚。</p><p class="ql-block">回到了尼农停车的地方,感觉又回到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途径噶丹东竹林寺,现属格鲁派,由宗喀巴大师创立,注重戒律和显密兼修。寺庙内有大量的佛像和唐卡。我们到的时候,还有僧人在大殿念经。没有什么游客,不是旅游景点,看到的都是修行的僧人。</p> <p class="ql-block">当晚在香格里拉过夜,体验了一把藏餐。老板/厨师/服务员都是一个人。手是黑的,饼是白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返回丽江修整。</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除了固有的街道和房屋外,找不到一点“古”的味道。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与其他的“古城”没有什么两样。象征性的走了一圈就回去打牌了,算是来过了。</p> <p class="ql-block">六天的旅程结束了,马上就可以呼吸到湿润的空气了。要说这趟旅行有什么所得,那是没有;不过倒是丢失了3斤肉,哈哈,也挺好。</p><p class="ql-block">这趟旅行,去程和返程都遇到了福建南安雪峰禅寺的敬香团。原始思维告诉我万事万物都有关联。可能这就是下次的一个机缘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