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鮀岛之美

海草青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8日17:10降落揭阳机场,开启潮汕之旅。</p> <p class="ql-block">朋友的接风牛肉火锅晚宴,让我们尝到了正宗的潮汕味道!</p><p class="ql-block">‍原本不产牛,却能把牛肉火锅做成汕头市级非遗项目!</p><p class="ql-block">潮汕地区吃牛肉火锅可追溯到南宋时期。</p><p class="ql-block">印尼传统酱料“沙爹”,成为潮汕牛肉火锅搭档“沙茶”。</p> <p class="ql-block">潮汕的牛肉火锅,牛肉都是现宰现卖,把“鲜”字发挥到极致。牛肉部位不同,质地不同,需要涮的时间不同,口感和味道也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涮牛肉的锅底只有牛骨清汤和白萝卜,有利于尝出牛肉本来的味道,“大味至淡”!</p> <p class="ql-block">晚宴结束入住小公园附近的“新华酒店”。稍后逛逛夜景消消食~</p> <p class="ql-block">酒店附近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大峰庙”,首先被剪瓷雕壁画吸引~屋脊、屏风、山墙,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剪瓷雕是闽南地区、台湾和梅州客家、潮汕地区建筑中一种地方传统手工技艺。</p><p class="ql-block">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彩瓷器,或利用残损价廉的彩瓷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再用它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常用于装饰寺庙宫观、仿古建筑、园林建筑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门楼、壁画,大户人家建古厝时也会用上,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立体感强,久不褪色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与大峰庙邻接的“观音庙”。在这儿遇到一位义工小伙子,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大峰庙的故事以及存心善堂百年来的义举!</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条小巷,就是关帝庙、老妈宫~</p> <p class="ql-block">汕头白粥是不是很有名?遗憾没有喝。</p> <p class="ql-block">“鸭屎香”这个名字真的是第一次知道,原来“鸭屎香”茶名是因为其茶树种在“鸭屎土”(黄壤土)上,且叶形与鸭脚木相似,故而得名。其正式名称是‌银花香‌,是广东省潮州市的特产。</p><p class="ql-block">‍鸭屎香是一种高香型乌龙茶,冲泡时需用98度以上的沸水,投茶6-8克,前几泡快速出汤,香气以奶香味和金黄汤色为特点。</p> <p class="ql-block">很幸运还能看到正月灯会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小公园的核心标志建筑~中山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2月19日,正式开启汕头游览。</p><p class="ql-block">‍重走昨晚的路,观看昼间的另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外面立有石碑。</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99年的岭东同文学堂,开辟了汕头清末新式学堂、新式教育的先例,也是广东省第一座新式学堂。她见证了中国革命史和地方教育史,留下周恩来、丘逢甲等历史名人的闪光足迹。</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岭东同文学堂由潮州迁至外马路现址,为汕头市新办学堂之始。1915年,改为广东省立岭东甲种商业学校。解放后,为广东省立高级财经技术学校,现为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p> <p class="ql-block">学堂创办人丘逢甲,原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仓海,也称仓海先生,在诗文中他常自署“东海遗民”、“台湾遗民”。他生于台湾,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照片可见:五间三进祠堂中轴式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原拟作“同庆善堂”之用,后因房屋建成后经费缺乏而停办。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丘逢甲联络了粤东开明士绅在这里设立“岭东同文学堂”。</p> <p class="ql-block">存心善堂水龙局~消防局,始建于1927年。可免费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存心善堂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潮阳人赵进华创立,以供奉宋大峰祖师、弘扬行善精神为核心‌‌。</p><p class="ql-block">‍存心善堂是潮汕地区最有影响的五大善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存心善堂在20世纪初陆续成立包括施棺局、施粥局、医院等机构,形成综合性慈善网络。</p> <p class="ql-block">消防员变迁~</p> <p class="ql-block">顶层瞭望台发现火情,可以通过滑杆下到地面,快速出警~</p> <p class="ql-block">站在存心善堂水龙局俯瞰大峰庙和观音庙~</p> <p class="ql-block">来到大峰庙前的九龙壁剪瓷画,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大峰庙是为了纪念宋代高僧大峰祖师而创建的。</p> <p class="ql-block">观音庙,皆得所愿!</p> <p class="ql-block">存心善堂的施棺局:主要负责为贫困逝者提供免费棺木、收殓及殡葬服务‌‌。</p><p class="ql-block">‍抗战与饥荒时期‌,施棺局与存心善堂其他机构(如掩埋队)合作,收埋无主难民遗体,缓解战时人道危机‌‌。</p> <p class="ql-block">九子石雕~九子形象广泛用于古建(如故宫屋脊装饰),融合功能与象征,体现“物尽其用”的哲学。 ‌‌</p> <p class="ql-block">老妈宫,包括天后宫、天帝庙,是一座具有古建筑和民间工艺特色的庙宇。</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汕头开埠前留存下来的古迹,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91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左为天后宫,右为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对面的老妈宫大戏台~</p> <p class="ql-block">鮀江旅社~位于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是一座六层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采用新艺术风格造型,建筑物拱出式阳台搭配铁艺栏杆,外立面墙上的雕花精致‌‌。</p> <p class="ql-block">鮀江旅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汕头旅社业黄金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汕头埠有120多家旅社和80多家客栈,汇聚了商贾、旅客和华侨等,展现了汕头开埠后人员往来的繁忙和商贸交易的活跃‌‌。鮀江旅社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专门接待军政人物和大资本家,显示了当时汕头作为一个对外活跃的港口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俗称“老安平邮电局”或“安平邮局”,1922年竣工。现为汕头邮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后,1867年潮海关(即汕头海关前身)在海关区内开办邮政业务。1911年6月1日,汕头邮政副总局脱离海关归属,成为独立的专业邮政机构。1936年以后邮政延至南洋群岛、香港及沿海城市上海、厦门、广州等地,邮路长达2880公里。国际邮件互换已扩至欧、亚两洲,与10多个国家直接通邮。</p> <p class="ql-block">安平邮局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之一,也是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邮政博物馆马路对面就是汕头“侨批文物馆”~</p><p class="ql-block">‍潮汕话把“信”称为“批”。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特殊凭证。</p> <p class="ql-block">继“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之后,创建国内首个“侨批文物馆”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又将侨批馆移址扩容,使其更具规模,更能体现潮汕侨批历史文化内涵,适应了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成功后的新需求。汕头侨批文物馆创建于2004年,是我国首个侨批文物馆。其新馆2013年开馆,馆藏侨批12万余封。</p><p class="ql-block">‍详细馆展文物见美篇“汕头侨批文物馆”</p> <p class="ql-block">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在陈列布置上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p> <p class="ql-block">进馆有一幅巨大的开埠文化壁画,上面的“汕头埠”三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整幅文化壁画由壁砖镶嵌而成,高度达4.8米,宽度达4.2米,壁画以素描的形式展示了开埠150年间汕头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以及建筑、人物、器物都直观展现其中。</p> <p class="ql-block">一只卡通化的“鮀鮀”(tuó)作为陈列馆吉祥物迎接着八方来客——汕头又名“鮀岛”,有一种说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鮀”</span>是以前生活在汕头海域的一种鲨鱼。</p> <p class="ql-block">背景为炮台图片~</p> <p class="ql-block">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楼前步阶的古铜色塑像:市井中卖草粿的走贩,逼真有趣!</p> <p class="ql-block">汕头大厦:建于20世纪20年代,为6层楼高的欧陆式建筑,是汕头商埠最高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因此取名为“擎天酒楼”,解放后更名为汕头大厦。</p><p class="ql-block">‍汕头大厦直到改革开放前仍然是汕头最高楼房。</p><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206房间诡异事件让其增添了些许神秘骇人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老街骑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来到小公园的核心处~中山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百货大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南生公司)</span>,位于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始建于1932年,集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是汕头埠发展的一块里程碑,曾经风靡汕头达半世纪之久。</p><p class="ql-block">小公园广场西南侧的7层百货大楼由梅县籍华侨李柏桓营建,装饰华丽、配套电梯,非常时尚。</p> <p class="ql-block">自开辟为通商口岸以来,汕头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日益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汕头,工商业十分繁荣,以四大百货公司(南生公司、广发公司、振源公司、平平公司)为主,其中又以李柏桓集资创办的南生股份有限公司最具代表性。</p><p class="ql-block">抗战初期南生贸易公司将人员和货物内迁到梅县设分店,抗战胜利后迁回汕头继续经营。解放后南生公司继续经营至1956年与国营百货商店合营,后改名为汕头市百货大楼,完成它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骑楼长廊~</p> <p class="ql-block">郑正秋、蔡楚生电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郑正秋(1889年1月25日—1935年7月16日),原名郑芳泽,广东潮阳(现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上盐汀村)人,生于上海。</p><p class="ql-block">‍导演、编剧、戏剧评论家。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蔡楚生的恩师!</p><p class="ql-block">‍民国24年(1935年)7月16日晨,郑正秋因病在上海去世,年仅46岁。</p><p class="ql-block">儿子‍郑小秋(1910年—1990年):演员、导演。民国12年(1923年),出演了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病逝后,郑小秋转向了导演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上海科学电影教育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拍摄过大量科教片。</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蔡楚生(1906年1月12日—1968年7月15日),原名蔡通,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潮阳(今属汕头市)。著名电影艺术家,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奠基人,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p><p class="ql-block">‍《渔光曲》和《都会的早晨》,这两部电影基本就确定了蔡楚生后面的创作风格。1947年,蔡楚生编导了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他历时三年才创作成功的一部电影。</p><p class="ql-block">‍因被诬陷为“牛鬼蛇神”,惨遭迫害。1968年7月15日,蔡楚生逝世,享年62岁。</p> <p class="ql-block">解忧杂货铺~想起东野圭吾先生的《解忧杂货店》……</p> <p class="ql-block">离开小公园历史街区,来到了镇邦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说真的,小吃不敢恭维。来过吃过,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溜达了一会儿就来到了西堤公园。</p><p class="ql-block">‍位于汕头老市区西南角的西堤公园,西面为西港河入海处,南面为礐石海。</p><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28日,西堤公园试开放。</p> <p class="ql-block">公园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到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承载了汕头几百年历史风云,是百载商埠繁荣的发祥地,也是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如今公园西南边的海岸线与一百多年前的岸线形状仍基本保持一致。</p> <p class="ql-block">礐石大桥~</p> <p class="ql-block">坐轮渡来到省级风景名胜区~礐石</p> <p class="ql-block">礐石之于汕头,有如长沙的岳麓山,武汉的路珈山,哈尔滨的太阳岛,厦门的鼓浪屿。</p> <p class="ql-block">爬塔山看看榕江入海~</p> <p class="ql-block">尽管山不高,但奇石林立,真应了“礐石”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塔山最高峰~香炉山为198米,礐石山属花岗岩地貌,形成卵状裸露于山顶、山腰、山沟凹处,怪石千姿百态。 </p><p class="ql-block">‍礐石风景名胜区集海、山、石、洞等景观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塔山下来已经天黑,轮渡过江,步行回到酒店。酒店楼下再品牛肉火锅,明显比昨晚逊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2月20日,汕头游玩第二天,第一站来到石炮台公园~</p> <p class="ql-block">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p><p class="ql-block">‍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绪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历时五年,耗资八万银元,<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崎碌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廿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石炮台”。</p> <p class="ql-block">炮台内有一道27极波纹型石阶,设计巧妙实用,便于炮械循级推上台面。</p> <p class="ql-block">炮台总面积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积10568平方米,有一条宽23米、水深3米的护台河环绕炮台一周。炮台内广场直径85米,全台直径116米,外墙高6米,内墙高5.15米。</p> <p class="ql-block">美食节逛逛吃吃,结束汕头的游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