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传》之40

杨德金

<p class="ql-block">第38回再次教学小学全课程</p><p class="ql-block"> 初趟旅游都江成笑柄 </p><p class="ql-block"> 话说一九八三年我第一轮教学小学一至五年级全课程结束,学生毕业升学成绩全公社第一,全区89个班我班语文名列第10名,数学第11名,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同年下学期,黄木香老师所教班成为毕业年级,村里杨发槐等老师要我去教她那个毕业班,黄老师教一年级新生,我说:“这样恐怕不好吧!”</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说:“说实话,教毕业班我没经历过,工作没经验,你老表接我这个班我放心。”她都这么说,我就欣然接受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年的拼搏,结果八四年六月毕业,全班36人,升学26人,全乡升学率50%,我班升学率72%</p><p class="ql-block">再一次名列前茅,县发毕业班奖5.8元(相当于二0一三年100元)。</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教师教材考试在全乡应考教师中取得第一名(高段语文单科92分)。</p><p class="ql-block"> 八四年下学期,我再次招收四十多名一年级新生,第二轮教学小学全课程,并且五年制改成了六年制,其教学情况略举几例;发生的其他事情也顺带一叙。</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六年上期县统考二年级,我班语文人平71点27分,及格率86.5%,全乡7个班中居第4名,全区69个班中居第35名,数学人平74分,及格率89%,居乡第二名,双科合格率86.5%,居乡第二名,获得区二年级双科合格三等奖,奖金2元(二0一三年值20元),获乡双科合格二等奖5元(二0一三年值50元)。</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六年六月四日下午,杨佳中心校初中教师杨德之(小学教师张俊仪之夫,此人有文才,爱出风头)带领初中二年级学生来我校慰问演出歌舞,受到了我校师生欢迎,我受杨发槐等老师的委托,代表学校写感谢信。</p><p class="ql-block"> 我用一张大红纸,写了一封感谢信,其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感谢信</p><p class="ql-block">杨中二年级全体师生:</p><p class="ql-block"> 你们不辞辛苦,不远十里,爬山涉水,来到敝校演出,其精神乃可亲、可敬、可嘉,余全校师生不胜感激之至。</p><p class="ql-block"> 余音绕梁世无双,</p><p class="ql-block"> 翩翩舞姿赞可叹!</p><p class="ql-block"> 铧山小学全体师生</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六年六月四日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九月六日,第三个教师节来临,学校以郝崇福刘昌其为支书校长的校领导组织教师准备到成都都江堰和青城山旅游。当天下午,大家兴致勃勃地乘车来到荣县桂林街招待所,被县文教局知道了,以保障安全为理由阻止了这次活动。大家空欢喜一场,情绪顿时低落下来,我心中也很不舒服,躺在床上,用钢笔在墙上写了一首诗,名曰《七律-画饼充饥》:</p><p class="ql-block"> “第三教师佳节临,</p><p class="ql-block"> 出个笑话破天荒。</p><p class="ql-block"> 先是准备去乐山,</p><p class="ql-block"> 接着开拔到都江。</p><p class="ql-block"> 大家才在土窝窝,</p><p class="ql-block"> 上司就命返回乡。</p><p class="ql-block"> 世人笑掉牙两颗,</p><p class="ql-block"> 教界旅游真窝囊。</p><p class="ql-block"> 写于荣县招待所 ”</p><p class="ql-block"> 学校领导紧急决定:不出发已出发了,明天一早乘车到乐山一游。</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车到乐山已是上午十点四十分,到乐山就是游览观光乐山大佛,大家刚到,那些揽客的生意人就赶紧介绍:要想看大佛的全貌。我们学校黄木香老师和刘昌培老师结婚后,生了晓霞,在八六年下期就调到八村小学去了,张伯君老师来了我村校教学。闲话少说,此时,我和杨发槐范进林两老师乘了一艘船,从江上看大佛,确实宏伟,乐山大佛座落在凌云山,是世界第一石刻弥勒大佛,大佛端坐山间,身高七十一米多,真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船家提着照相机,“劈哩叭啦”为我们照相留影。他那股热情劲儿,你不得不按他说的做。二十分钟后,我们停船在乌尤山下,我们三人照了十一张相,照相费就用了三十三元(二0一三年值360元)。船家开了收据,说:“你们放心,</p><p class="ql-block">我把相片洗出来后给你们寄来。”我们相信了他的话。</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山游览了乌尤寺,又到凌云山,刚过山,我们在山腰的饭店里吃了午饭,吃得比较简单,我们几个人吃了两三个菜,喝了点酒。</p><p class="ql-block"> 饭后,我们会合其他老师从凌云栈道,到大佛脚下往上观看,大佛端座大山,慈眉善目,历经沧桑。他的一个脚趾上能放一张大桌子,真大。我们又从九曲栈道上去,真陡,七十度以上的陡坡。上山后,我们又观看了东坡楼,天王殿等寺庙古建筑,无不为古代劳动人民雕梁画栋的古建筑艺术而叹服!</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钟,我们乘车返回,在度佳镇下车,已是下午五点钟了,我们步行到杨佳,已是晚六点了,我们又步行回到家,我回到毛儿沟老家就夜幕降临了,已经晚七点四十分了。</p><p class="ql-block"> 半个月后,我们收到了在乐山照的相片,因年代久和保管不善,我现存只有一张半废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二月至八九年二月,我任杨佳学校党支部委员,二月被杨佳乡党委评为“一九八六年度优秀党员。”</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五月我在杨佳中心校三年级教室讲《荷花》一课,年级教师听课,课后老师评价课讲得通俗易懂,学生专心听讲,收效较好!</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冬天,岳父因病逝世,享年63岁。前几年皮肤病困扰他,我曾陪他到河口刘家嘴村赤脚医生杨文成那里医治,有好转,后又复发,八七年冬天得了直肠癌,在县医院动了手术,还是没挽回他老人家,我们悲痛欲绝,桂华更是哭得死去活来。</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四月,我在中心校四年级教室讲作文公开课,全校老师听课,课后教导主任伍大伦评讲我讲得很好,很多老师都发言说我讲怎样作文讲得好。期末县统考,获教学奖4元(二0一三年值四十元),七月份我写了教学经验材料《作文教学之管见》交杨佳学校。</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九年五月我和杨发槐代表杨佳学校到区教办献课。这次是乐德区教办组织的献课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公开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全区骨干教师精英在乐德献课,献课与课后评讲交流相结合。我讲的是数学三步应用题的推导,杨发槐讲的是《思品》课,我们在课堂上教学艺术发挥较好。</p><p class="ql-block"> 十月四日,全乡小学教师爬山涉水,来到我校,听我在本村小学教室上作文讲评课,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作文教学。</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0年一月十日,杨佳学校叫我写一份教学经验材料上交区教办,我遵命写了《我怎样作文讲评》一文。六月,我第二轮小学班1至6年级全程教学完毕。我班在县毕业统考中发挥较好,在乡7个班中语文位居第二名,全区69个班中居第32名;数学在全乡第4名,全区第20名。这一届学生成绩全乡各班比较平衡,全乡升学率70%,我班升学率75%;乡评在区10个乡中杨佳乡语文居第7名,数学居第3名。</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0年我们夫妇为七弟杨德成的婚姻大事终有结果。这几年,我们夫妻为小弟的婚事操尽了心。要想成家,就必须改掉他不吃饭只吃面条和红苕的怪毛病。这个毛病我与他斗了近二十年,父母在世时,我就逼他吃饭,曾遭到父母的责备,父去世后,我耐心做工作不下数百次,至到一九八八年的一天,我家吃肉,煮了干饭,我再次开导他说:“你已经二十多岁了,你不想安个家?想安家,哪个姑娘敢跟你?哪个愿天天给你单独煮饭,一家人煮两锅,你的特殊伙食煮一锅。大米饭会把你毒死了?这些年你到亲友家作客,也要给你另煮一锅,给大家带来很大麻烦,谁能这样侍候你一辈子?你为什么不吃大米饭嘛?”</p><p class="ql-block"> 他说:“吃了心头不好过,想吐!”</p><p class="ql-block"> 我斩钉截铁地说:“心头不好过也得吃,想吐也得吃,吃了不会出问题,出了问题我负责,要想成家立业就必须吃,把吃大米饭当作一场战斗。”</p><p class="ql-block"> 我跟他舀了一碗饭,逼他吃下去,他吃了一口,我问:“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他说:“不好吃,难受!”</p><p class="ql-block"> 我以坚决的语气说:“坚持吃下去!”</p><p class="ql-block"> 结果一小碗干饭他吃了半小时,回锅肉他吃了半钵儿,我问他怎么样,他说心里不大好受。</p><p class="ql-block"> 我说:“没问题,这是不习惯,习惯了就好了,今后天天吃饭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他就吃饭了,但只吃干饭不吃稀饭,大问题解决了,小问题我就不管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时刻关注他的对象问题,我看到本队曾运荣的有4个女已打发(出嫁)了两个,我多次做曾运荣的工作,我对曾运荣说:“你的五女曾玉容与杨德成相配很合适,一是本队,好照顾你们双老,二是可以招杨德成进曾家门,更好孝敬双老,我们均没意见,三是杨德成品行好,老实,你们尽可放心!”曾运荣犹豫不决,因他大哥曾海州对他的影响力大,我又在百忙中专门登门拜访曾海州,请他撮合此事,又请辜义留老表为媒,几经努力,曾运荣夫妻终于同意了这门亲事。</p><p class="ql-block"> 喜事成了不久,伤心的事发生了,我母亲在九0年十月初四不幸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七岁。她患了多年的冠心病,肺心病,经多方治疗,河口医院医术好的龚建成被我请到家中诊治,送县人民医院治疗均无起色,最终离我们而去,好在她生前没有遗憾地离我们而去,因为一是她生前我们三弟兄非常孝顺,鸡蛋满足吃,每月每人出5元(二0一三年值七十元)零用钱给母亲 ,有病就治疗,有好吃的先给母亲吃;二是我们三弟兄个个都成家立业了,这在穷山僻壤的毛儿沟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我们大家悲痛欲绝,为母亲守灵戴孝,为她大开灵,坐了三十八桌客,表达了儿子,儿媳,孙子的悲痛与哀思。</p><p class="ql-block"> 真是:精业重教作师表,</p><p class="ql-block"> 敬老爱幼树新风。</p><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铧山小学八三级毕业留影,第四排左一为作者</p> <p class="ql-block">铧山小学八四级毕业留影(第二排右一为作者</p> <p class="ql-block">我在乐山岷江上看乐山大佛</p> <p class="ql-block">雄伟壮观的乐山大佛</p> <p class="ql-block">母亲遗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