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二中美文赏读第174期—詹红霞的《播种与收获》【主播:马翠翠】

乾县第二中学

<p class="ql-block">  “美文含情,牵引你我思绪;赏读有意,共享岁月无痕!”</p><p class="ql-block"> 欢迎收听乾县二中美文赏读,今日推出詹红霞的《播种与收获》【主播:马翠翠】</p> 欢迎点击收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播种与收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詹红霞 </p><p class="ql-block"> 新居窗外的荒山,灌木丛生,稀稀拉拉的几棵歪脖子树随意地斜视四周,自在惬意。我心血来潮,拿起锄头就去开荒,听着锄头挖土时的闷响声,闻着新翻的泥土气息,踩着脚下的土地,长期被躁动困扰的心莫名变得安宁、踏实。</p> <p class="ql-block">  原本以为,我出身农村,种菜应该不难。待我大汗淋漓地平整出一大块菜地后,竟不知在这季节该种什么菜。努力地回忆母亲曾教的节气庄稼口诀,奈何我竟将儿时一滴汗摔成八瓣的劳苦农活忘得一干二净。年近八旬的老父亲得知我要种菜,劝我一时头脑发热弄着玩就行了,种菜可是辛苦的技术活。</p> <p class="ql-block">  不就是买点种子撒地里,多浇水,多锄草,多施肥吗?我满心欢喜地去种子店,详细地询同老板许多种菜的注意事项后,照着他的交代,挖小穴将种子种下,时不时在种子附近撒点肥、浇点水。我天天一下班就往菜地里跑,精心呵护着。一晃个把月过去了,连个芽影都没见着,可父亲在同一时段种下的菜,有些都已经可以摘食了。难怪母亲常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在我的多次请求下,父亲来现场指导我如何开畦、播种,何时且怎么样施肥、打药、搭架。连浇水都有学问,宜早上浇水,不宜傍晚浇水⋯⋯不同的蔬菜对于气温、土壤和肥料有不同的需求,栽种护养手法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当第一茬儿嫩绿破土而出时,我欣喜不已,细心呵护,眼看着菜苗越来越茁壮。担心菜苗被连续高温热死,我每天一大早赶在上班前,拎着装得满满的水桶往山上跑,一桶水下地,嗞嗞声一片,地表上一片轻烟。望着逐渐恢复生机的菜苗,我心里舒坦不少。可浇水不是长久之计,菜苗需要的水量越来越大,我的体力越来越不够用,眼看着刚长饱满的菜秧萎缩一片,我顿时觉得这三个多月的辛苦劳动打了水漂。不承想一场场及时雨从天而降,无精打采的菜秧喝足了水,小脸胀得肥嘟嘟的,饶是可爱,个头一天就蹿一个等级。很快,开花的,结果的,长藤的,它们可劲儿地伸展身躯,在地面上蔓延铺展。不久,满满的绿意覆盖了偌大的菜地,也填满了我的心田。当真是“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p> <p class="ql-block">  在一波三折中,期待已久的瓜果蔬菜终于丰收了,采摘的快乐溢于言表,但更难以忘怀的是播种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喜怒哀乐。看似琐碎的劳作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不仅让作物茁壮成长,更让我们体验到成长的喜悦,懂得了每一次的耕耘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  胡适曾经说过:“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播种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需要耐心和坚持,需要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信念,积极面对挑战。播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收的多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生活的田野中找到自己的播种与收获之路,并在其中不断成长和进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摘自2024年7月24日《香城都市报》,有删改)</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詹红霞,笔名寒冰,湖北省咸宁人。咸宁市第六小学教师,湖北省作协会员,咸宁市作协会员。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作文比赛并获奖,曾任大学校园刊物责任编辑。作品发表于《九头鸟》《作家视野》《星星文学》《江西散文网》《咸宁日报》《江西日报》及学习强国平台。 </p> 主播简介 <p class="ql-block">  马翠翠,中共党员,乾县二中一级生物教师。人生要走的路,没有一条是容易的路。我们只能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的样子,去过上最想要拥有的那一种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