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院调解员的日常一天》

骆驼

<p class="ql-block"> 按. 作者是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她 现在杭州某区的一个法院调解室工作。她内外兼修,心地善良,办事认真,工作责任心强,当年就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员工,好的管理者。如今成了一个优秀的调解员,难得的心理疏导师。民事调解这个行业,我们以前接触不多,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工作,每天会接触到社会上形形式式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这些身边大量的人和事, 比作家笔下的小说更精彩,比编剧脑中的故事更离奇。我没想到小戚的文字和她的人一样美,如果能把每天碰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把精彩的故事串连成珠,假以时日,没准能结集成书,真能圆个作家梦。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经历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历练后,作者本人一定会更坚毅更达观更优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法院调解员的日常一天》</p><p class="ql-block"> 一一作者:戚翠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别人都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我苦思冥想想不出我有啥特长和兴趣爱好。非要找出一个的话,那我只有一个无人能理解的癖好,逞能型的工作狂魔,自我陶醉型的工作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别人是想尽办法把本职工作打个折完成,我是自觉把本职工作加点不相干的量揽过来。同事都不理解,也不懂,我也不懂我自己。举例说明: 一个代理人说,他的当事人欠某银行贷款1100万,还款期限临近,为了还这笔贷款,当事人又向另一个银行申请贷款1100万,因为某种原因自己的账号无法收款,就向银行申请把贷款款项转入贷款人指定的收款账户,当事人指定的收款账户是他多年的生死之交的朋友小夫妻。1100万元贷款批下来后就按当事人的要求直接转入了朋友账户里。按照双方约定,朋友应该把这1100万转给当事人,可是无论当事人怎么催促,朋友都不同意把这笔钱转给他。直到当事人被前某银行起诉至法院,他的朋友都没有把这1100万给他,借贷还贷没还上,为了应对这场官司又白白花费了几十万。我帮当事人粗略算了一下,前面1100万没还上,利息,罚息,律师损失费,诉讼费,保全费等等,后面又贷的1100万还要产生利息等一系列的费用。听完这个事件,用了我整整半天的时间,在这个事件上面我只起到了听的作用,顺便做了个不疼不痒的心理疏导,在当事人嘶哑沉闷烦躁的叹息中我听到了抑制不住的哽咽。结束聆听,同事说,不是我们的工作就果断挂掉,不能把时间花费在他们身上,我好像学到了,懂了。</p><p class="ql-block"> 话音刚落,电话响起,这时刚好是下班时间到了。同事说,别接了,下班了。我说万一有重要事情找我呢?我接过电话,一个男人用很低沉微弱的声音说,我可以咨询你一个事情吗?我说,你是谁啊?他说话声音很小,很沉,很弱,以至于我把头压的很低使劲贴近电话机才能隐约听见,我是周xx,我说你想问什么?他说,如果父亲死了,父亲的债务需要儿女承担吗?我说你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突然电话那头的男人哭了起来。哽咽许久,感觉他在极力控制压抑着自己哭声说道,他的大儿子29岁还没结婚,小儿子还在上高中,他自己寄宿在一个朋友的仓库里,他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都被冻结了。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能为孩子挣得一片安宁,他说这是他做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后一件事。说着说着他放声大哭起来马上又压下去,那声音听的出他对生活的绝望。在他哭的间隙,我大脑在飞速运转在极力搜索能宽慰他的词语,此时我感觉我的任何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等他稍稍平静了,我问他你之前是做什么的?他说之前做了很多事情,开了多家公司,他嘤嘤呜呜说了好多,理解他此时那种钻心的痛,绝望、无能为力,崩溃、无助的心情。我模模糊糊的听着,安慰着,开导着,只希望我的言语能让他黑暗的生活里挤进一丝光,让他在暗无天日的时光里走出光明。</p><p class="ql-block"> 结束通话后,发现下班时间已经过去40多分钟了。别人工作纯粹工作,我是边工作边赠送心理辅导。谁能懂我这无厘头的做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