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解读(四)

苏娟

<p class="ql-block">  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在这个万物皆向上生长的明媚春日里,我利用一周的时间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最大的感受是学习不是容器的填充,而是火焰的点燃。这薄薄的几页《纲要》历经十余年,依然焕发着智慧的光芒,点燃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热情,重塑了我的教育认知,让我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找到了新的支点。</p><p class="ql-block"> 《纲要》的第四部分内容明确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这说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纲要</span>》不仅是政策文本,更是一份写满教育智慧的行动指南。那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份教育智慧呢?我就以“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这部分内容为例,整理出一些常见的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供大家参考。</p> <p class="ql-block">  《纲要》这份政策文本,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是我们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奉为至宝的锦囊妙计,引领着我们每一位老师积极学习、努力成长、以心育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充满心理滋养的土壤中生长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