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赫里德2024年5月7日-巴尔干半岛10国旅游-北马其顿(1)

kl洼地

<p class="ql-block">地图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北马其顿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南部,东边与保加利亚相邻,南边与希腊相邻,西边与阿尔巴尼亚相邻,北边与塞尔维亚及科索沃相邻;北马其顿是个内陆国家,面积2.5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10万,总人口中约54%是马其顿族,约29%是阿尔巴尼亚族,其他是土耳其族、罗姆族、塞尔维亚族,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阿尔巴尼亚族信奉伊斯兰教。</p><p class="ql-block">北马其顿2020年成为北约成员国,目前正在努力加入欧盟,近年的人均GDP约为8000美元。</p> <p class="ql-block">古马其顿人具有古希腊人的血统,希腊人认为古马其顿人是古希腊人的一个分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中叶期间,古马其顿人建立过马其顿王国。</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世纪在国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82~336年、359~336年在位)去世后,腓力三世/亚历山大三世(公元前356~323年、336~323年在位)继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他是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位期间马其顿王国被后世称为亚历山大帝国。</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被罗马共和国吞并,成为“马其顿行省”,之后陆续被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统治。</p> <p class="ql-block">10世纪下半叶至11世纪初,大量迁居到马其顿地区的斯拉夫人建立了马其顿国,之后这一地区多次在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之间更换统治,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占领这一地区,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统治。</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三国将马其顿瓜分,塞尔维亚得到的就是现在北马其顿的领土,称为瓦尔达尔马其顿,保加利亚得到的领土称为皮林马其顿,希腊得到的领土称为爱琴马其顿。</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所属的马尔达尔马其顿先后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后称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尔达尔马其顿从塞尔维亚分离出来,成为南斯拉夫人民联邦共和国(1963年改称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1991年该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p><p class="ql-block">2019年为解决与希腊之间因国名“马其顿”的争端,便于加入北约和欧盟,更改国名为“北马其顿”。</p> <p class="ql-block">奥赫里德是北马其顿西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首都斯科普里西南方向直线距离170多公里,车程约3小时,城市有4万多居民,是北马其顿的第七大城市。</p><p class="ql-block">奥赫里德城市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名为里尼多斯(Lychnidos),是希腊的一个城邦。</p><p class="ql-block">公元4世纪开始被罗马帝国统治,并在几个世纪中一直是基督教主教的中心城市。</p><p class="ql-block">公元9世纪中叶,城市被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占领,并将城市更名为奥赫里德,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奥赫里德成为保加利亚第一王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奥赫里德湖是巴尔干半岛的第二大淡水湖,湖长30公里,宽12公里,湖水最深处近300米,面积360多平方公里,其中的2/3在北马其顿境内,1/3在阿尔巴尼亚境内,湖内有较多的原始鱼类。</p><p class="ql-block">奥赫里德就坐落在奥赫里德湖的东北岸,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且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是北马其顿的旅游胜地,1979年评为世界自然遗产,1980年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穿过市区去往奥赫里德湖路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圣西里尔(公元827~869年)和圣梅笃丢斯的雕像。</p><p class="ql-block">他们是基督教传教士,为了在斯拉夫人中传播基督教,他们创立了一种基于希腊字母,被斯拉夫人广泛采用的西里尔字母,也被称作斯拉夫字母,这种文字系统在俄罗斯语、乌克兰语、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语等多种斯拉夫语言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p> <p class="ql-block">左图手捧着书籍的是蒙特莱特。</p><p class="ql-block">右图手捧着城市模型的是奥赫里德的保护神。</p><p class="ql-block">他们俩人都是圣西里尔和圣梅笃丢斯的徒弟,也为创立西里尔字母做出过贡献。</p> <p class="ql-block">湖畔边上的一组人物雕像</p> <p class="ql-block">湖畔的一处码头和雕像以及一位行走中的水手</p> <p class="ql-block">湖畔旁山丘上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公元3世纪,奥赫里德建立了第一座基督教教堂,是欧洲最早的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公元4世纪奥赫里德成为基督教主教中心,之后几个世纪在宗教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公元9世纪中叶至11世纪初,奥赫里德是东正教保加利亚王国牧首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公元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重新统治奥赫里德后,保加利亚东正教主教区降级为奥赫里德教区,置于君士坦丁堡东正教牧首之下。</p><p class="ql-block">在这几个世纪期间,奥赫里德的宗教氛围非常浓厚,建有360座教堂,现在仅存有26座。</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仅存的教堂之一,这座教堂建于公元11世纪初,其内部具有拜占庭风格的湿壁画创作于11世纪至14世纪末,湿壁画详细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15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将大教堂改建成清真寺,所有的湿壁画被白色的石灰石覆盖,马赛克地面被破坏用石板替代…,二战后大教堂重新修复。</p> <p class="ql-block">奥赫里德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模型(正面)</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模型(后面)。</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模型(侧面)。</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大教堂侧面。</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大教堂后面。</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侧廊庭</p> <p class="ql-block">湿壁画创作于公元11~14世纪末,是一种独特的壁画画法,制作过程要先用石灰膏将墙壁抹平,然后在新粉刷的熟石灰泥壁上将大小相同的创作稿覆盖在上,用刮刀或笔轻轻画出轮廓,用色粉加水绘画,一层层薄薄地覆盖,通过这种技法可以创作出富有质感的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大教堂内的湿壁画绘有6位罗马教皇的肖像,60多幅杰出的东正教族长、主教、牧师的画像,圣经中的一些故事情节等。</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内的湿壁画</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湿壁画</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湿壁画</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湿壁画</p> <p class="ql-block">在奥赫里德湖畔一座山腰上建成于13世纪的圣约翰教堂。</p> <p class="ql-block">俯瞰圣约翰教堂和奥赫里德湖</p> <p class="ql-block">奥赫里德湖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奥赫里德湖湖畔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湖畔街道和商铺</p> <p class="ql-block">购物的游人、下棋的老人、玩蟒蛇的美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