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家刘经理没有来过广西防城港,在我的再次邀请下今年它终于下定决心要去广西防城港看看,主要是想去东兴看看我们国家的国门,凑巧的是今天【2025年3月2 日】正好赶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三”。</p> <p class="ql-block">东兴距防城港大约36公里,我们邻居朋友一车七人自驾出防城港市区沿着国门大道一直前进。为什么我们选择今天去中越边境地区东兴游览呢?是因为邻居告诉我们今天三月三在东兴要举办一场具有越南习俗的婚礼,和中越两国边民共同举办的三月三长桌宴。对于我们山西人来说都是稀罕事,千载难逢那有不去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上午9;40 到达中越边境城市东兴,我们沿着国防建设的玻璃隔断中越边境线观看河对岸的越南。它究竟长得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看到河叫北仑河。北仑河是中国和越南边境东段上的一条界河,发源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境内的十万大山中,向东南在中国东兴市和越南芒街之间流入北部湾,全长109公里,其中下游60公里构成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边界线河。望过去就是越南的芒街啦!</p><p class="ql-block">随着我的镜头我慢慢给大家介绍今天我了解的内容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应该介绍的是防城港这座城市的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在防城港当地民间流传的这样一句话:防城港是先有的港后有的城市。它正式建立市的时间为1993年,距今才有32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那么防城港是怎么来的呢?</p><p class="ql-block">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汉代后逐渐纳入中原王朝管辖。明清时期,防城(现防城区)是军事要塞,因地处边疆,设有“防城营”,负责海防和边境管理,“防城”之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法国殖民越南后,中越边境地位凸显,清政府在防城一带加强边防。1888年,防城从钦州划出,设立防城县。</p> <p class="ql-block">1968年越南战争期间,中国为支援北越,在防城港建设隐蔽的运输码头(代号“3·22工程”),通过海路向越南运送物资,<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海上胡志明小道”:</span>是防城港作为现代港口的雏形。</p><p class="ql-block">1972年正式建港:防城港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73年建成第一个万吨级泊位,逐步从军事港口转向民用。</p> <p class="ql-block">1984年:防城港与北海市一起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当时防城港属钦州地区管辖)。</p><p class="ql-block">1993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市,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以及代管县级东兴市(中越边境口岸城市),标志着防城港从港口向综合性城市转型。</p> <p class="ql-block">防城港人口105万,面积6,173平方公里,海岸线584公里,占广西海岸线一半。GDP984亿,主要产业有冶金,化工,核电,新能源,医药,粮食加工,港口物流,旅游。最近投资360亿的第二座核电在龙口开工建设。</p> <p class="ql-block">汉族:占比约60%,多分布于城镇和沿海。</p><p class="ql-block">壮族:占比约35%,广西主体民族,聚居在上思县及农村地区。</p><p class="ql-block">京族:中国唯一海洋民族,约2万人,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巫头、万尾、山心),以渔业和边贸为生。</p><p class="ql-block">其他: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少量分布。</p> <p class="ql-block">防城港的地理位置特殊,它即是国境线G219的启点又是我国海岸线G228的终点.陆地与越南接壤,海岸线为我国北部湾的经济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是我国唯一同时具有海岸线和陆地边境线的城市。战略区位优势十分明显。</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去的东兴是与越南隔河相对的边贸城市,人口为21万,面积为590平方公里,海陆边境线总长为89公里,GDP:为88.67亿元,主要产业包括新材料制造、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甜味+”食品加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p> <p class="ql-block">东兴市的历史由来?</p><p class="ql-block">因兴起于北仑河东岸而得名,境域县级建制始于梁大同元年(535年)黄州宁海郡安平县,东兴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属于吴国交州合浦郡。经过元、明、清等朝代,东兴境地为防城县辖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兴于1949年解放,1965年归属广西壮族自治区,1992年被批准设立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1996年正式设立东兴市(县级)。</p> <p class="ql-block">东兴市位于广西防城港市,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且有城市口岸的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素有“百年商埠”之称。东兴市作为北部湾的重点城市和中越边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自1989年口岸开放以来,东兴利用边境旅游、边民互市等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跨国旅游项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游览到东兴侨批路时发现一个古迹叫东兴侨批馆,那么侨批是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侨批是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寄至国内的汇款凭证和家书的统称,通常被称为“番批”“银信”或“批信”。侨批的出现源于清末,当时中国沿海的闽南、广府等地的民众大量出洋谋生,由于金融和通讯不发达,侨批便成为海外华侨给国内侨眷寄钱和家信的主要途径。</p><p class="ql-block">东兴侨批馆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是什么?</p><p class="ql-block">侨批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鼎盛时期。1941年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及东南亚多国沦陷,导致海上侨批线路中断。为了继续传递侨批,1942年春至1945年秋,广东潮汕和广西东兴的侨批业者以越南芒街为突破口,通过东兴为枢纽,秘密辗转将东南亚的侨汇送到潮汕和福建南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兴汇路”</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月三,在广西人们过三月三全区要放两天假,如此隆重的节日又是怎么来的呢?</p> <p class="ql-block">“三月三”最初与汉族的上巳节有关。</p><p class="ql-block">上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人们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进行祓禊(沐浴祈福)活动的节日。</p><p class="ql-block">这一节日在汉代逐渐演变为春游、祭祀和宴饮的盛会,并在唐代达到鼎盛。随着时间推移,上巳节在中原地区逐渐衰落,但在壮族地区得以保留并融合了壮族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三月三”节日。</p> <p class="ql-block">说起三月三我的家乡山西定襄兰台村就有过三月三的习俗,它是十里八乡的一个镇子,三月三是前三后四都有日场和晚场大戏,每天晚上会有北方摔跤【挠痒赛】。三月三这几天是农资产品的交流会,有农机农具,牲畜家禽,种子树苗等大型交易活动,家家户户都有待“戚人”的习俗。</p><p class="ql-block">什么时候有的三月三传统节日谁也说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三月三”与壮族先民的祭祀活动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古代壮族人民通过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祭祀仪式逐渐成为“三月三”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历三月正值水稻播种前后,壮族人民会举行大型的“圩”(集市)和“歌圩”活动,庆祝农耕生产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也被认为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布洛陀被视为壮族的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他教会了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技能。为了表达对他的崇敬,壮族人民在“三月三”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p> <p class="ql-block">壮族“三月三”还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有关。相传刘三姐因用山歌揭露财主的罪恶而遭到迫害,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她,在农历三月初三聚集唱歌,逐渐形成了“歌圩”的传统。这一传说赋予了“三月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看到的视频就是京族少女在东兴三月三现场弹奏的乐器就是越南京族的非遗独玄琴。有意思的是用一根弦就可以弹奏出优美文雅的乐章来。据当地独玄琴培训老师介绍,这种弹凑技艺需要8年的长时间培训才能有所建树,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就是用独玄琴弹凑的乐曲。</p> <p class="ql-block">那么“京族”又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京族在1958年正式定名时,国务院周总理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与民族意愿,以"京"字蕴含"心向北京"的寓意,确立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这种命名不仅体现民族认同,更成为连接边疆与首都的精神纽带。</p><p class="ql-block">京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尤其是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素有“京族三岛”之称,京族是中国唯一的以海洋捕捞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因此也被称为“海洋民族”。</p> <p class="ql-block">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公元16世纪初从越南涂山等地迁徙到中国,最初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逐渐向澫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p><p class="ql-block">目前,中国境内的京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防城港市,2021年境内人口为33112</p> <p class="ql-block">京族文化以“依海而居、以海为生”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体系。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京语,这种语言与越南的京族语十分接近。京族有许多独特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唱哈竹竿舞独弦琴和嘲剧等。此外,京族还有丰富的节日庆典,如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十的哈节,用以纪念祖先和祈求丰收。</p> <p class="ql-block">非常有意思的是今天京族趁三月三的热闹就举办了一场具有京族民族习俗的跨国婚礼,新郎是越南籍的小伙子,新娘就是我们防城港京族的美女。</p> <p class="ql-block">大家看视频一对新人在前面舞狮的引导下后有京族风采姑娘的腰鼓队,踏着红地毯在热情好客的人们簇拥下走进婚礼现场。对我们北方人来说真是见了稀罕啦!</p> <p class="ql-block">这边喜庆热闹的京族婚礼还在进行着,那边具有国际范的长桌宴就要隆重登场啦!</p> <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叫长桌宴?</p><p class="ql-block">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在婚礼现场排长长桌子的宴会,让大家围在一起品尝丰盛的美食共度欢乐。</p> <p class="ql-block">长桌宴最早可追溯至古代贵族宴会,用于庆祝丰收或重要仪式,后逐渐民间化。北方地区曾是其发源地,后传播至全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长桌宴在京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文化意义。在广西东兴,长桌宴不仅是美食的盛宴,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图景。</p> <p class="ql-block">长桌宴通过集体共餐的形式,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体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共享价值观。现代社会中,长桌宴仍用于婚礼、庆典等活动,成为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今年东兴市举办京族婚俗文化展演及长桌宴活动,以“边海情缘”为主题,全景式展现了中国海洋民族的婚俗魅力,有600多人参加了此次的长桌宴,吸引了近万名游客驻足观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如丰收、婚礼),长桌宴寓意团圆与吉祥。例如,广西象山区东村的长桌宴最初为重阳节敬老而设,后发展为村民共享节日欢乐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促进了中越两国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p> <p class="ql-block">哦!你问我长桌宴收费吗?自愿参加每位65元。吃的是什么?中间那个园簸箕里放置的叫簸箕粉,是标准的越南地方特色菜。长桌宴上还有各种特色美食,如风吹饼、煎堆、糯米包鸡、炸鸡、春卷、滴漏咖啡等,还有京族的“哈哥”“哈妹”们盛装打扮,用婉转悠扬的京族民歌为客人带来独特的民族文化体验。</p><p class="ql-block">这种文化活动不仅展示了京族的文化特色,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机会你一定要体验体验。</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今天自驾去广西东兴赶了一场国际范的三月三,沉浸式体验了一把中越边民举办的三月三长桌宴。真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