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大巴尔干甄选之旅 ‍(25.4.13-28)

安迪

<p class="ql-block">巴尔干夹在欧洲、亚洲、非洲中间,是连接三大洲的交通要道,向来是西方强国争抢的 “香饽饽”,被称作 “欧洲火药库”,局势紧张。不过,巴尔干历史底蕴深厚,留存着大量珍贵遗迹,还有不少知名的古城、漂亮的景点,自然的风光,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迷人。</p> <p class="ql-block">说到巴尔干,就绕不开我们熟悉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曾经影响力不小的南斯拉夫,如今已分成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北马其顿、塞尔维亚这 6 个国家。它们各自保留着南斯拉夫时期的文化印记,又在新征程上展现出不同风貌,值得好好了解一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马上就要踏上这片土地,开启我们的"大巴尔干之旅"!</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4月13日(星期日)</p><p class="ql-block">晚间首都机场集合,准备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直飞维也纳。</p> <p class="ql-block">小陈(兆通),我们的领队、老搭档、小伙伴,更是一路相伴的老朋友~ 犹记两年前共赴埃及的旅程,而今再度携手,出征大巴尔干!这份跨越时光的默契与信任,早已成为我们同行的底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陈正在进行行程介绍…</p> <div>第二天:4月14日(星期一)<br>北京 - 维也纳 - 萨格勒布<br>北京/维也纳航班: CA841 0240-0620<br></div><div><br></div>飞行全程7452公里,时长10小时。 <p class="ql-block">空中俯瞰维也纳</p> <p class="ql-block">昨晚11点30分,我们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准时集合。春日的航站楼较往日略显安静,领队小陈早已等候在此,不仅细致地为大家进行行前说明,还贴心准备了礼品包 - 移动Wi-Fi、转换插头、行李带、扑克牌等实用物品一应俱全,这份周全让旅途伊始便充满暖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得益于大家提前在网上选好了机上座位,值机手续办理得十分顺畅。及至边检环节,只见各通道队伍稀疏有序,没过多久便全员顺利通关。航班在暮色中起飞,考虑到即将在清晨抵达维也纳,多数人选择略过机上提供的夜餐,闭目养神积蓄精力,只为以最佳状态迎接即将开启的异域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光初绽时,我们已登上旅游大巴,向着此行的首站 - 克罗地亚🇭🇷疾驰而去。车窗映着初醒的城市,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新的故事即将在巴尔干半岛展开,那些未遇的风景、未知的惊喜,正等待着与我们温柔相认。</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萨格勒布(约400公里):<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卡斯洛文尼亚🇸🇮 (欧盟和申根成员国):</p><p class="ql-block">面积:2.03 万平方公里。<br>人口:213 万。</p><p class="ql-block">人均GDP:2.8 万欧元。</p> <p class="ql-block">从维也纳机场出发,我们驱车400公里前往克罗地亚。前200公里行驶在奥地利的广阔原野上,满眼是起伏的绿色草甸,远处的丘陵像铺着绿色绒毯,偶尔闪过红顶木屋,炊烟袅袅升起 - 这里的自然美景充满了欧式田园的宁静。</p><p class="ql-block"><br>在休息站稍作休息后,车子进入了斯洛文尼亚。这个面积仅2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的小国,是欧洲中部的高收入发达国家。凭借阿尔卑斯山与亚得里亚海的独特地理优势,这里森林茂密,村庄点缀在绿色田野间,连公路设施都带着精致感。虽然车程只有60公里来不及深入,但窗外掠过的风景已让人感受到它的富裕与优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地利与斯洛文尼亚边境及其斯洛文尼亚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打卡克罗地亚🇭🇷 (欧盟和申根成员国):</p><p class="ql-block">面积:5.66 万平方公里。<br>人口:385 万。</p><p class="ql-block">人均GDP:1.9 万欧元。</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边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看到界碑上的字母从“SLO”变成“CRO”,克罗地亚到了。一上午穿越三国的经历,让导游的讲解更生动:“以前南联盟时期,贝尔格莱德像中国的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而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就像上海,是经济商业中心。”这个5.6万平方公里、400万人口的国家,兼具东欧质朴底蕴与地中海暖阳气息的国度,正从流动的窗景中,将田园诗般的画卷徐徐铺展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车子继续向南,听着导游介绍,未到的克罗地亚在期待中愈发鲜活 - 这个被《孤独星球》推荐的国度,会用怎样的风景迎接我们跨越三国的旅途呢?</p> <p class="ql-block">【札格瑞布大教堂】作为克罗地亚最高建筑,供奉着圣母升天以及圣斯蒂芬和圣拉迪斯劳斯两位国王。这座典型哥特式建筑,不仅主体宏伟,其圣器收藏室也极具建筑价值,高耸的钟楼从城市各处清晰可见。<br><br></p><p class="ql-block">然而,2021 年克罗地亚 6 级大地震给城市留下创伤,许多建筑至今仍可见地震痕迹。札格瑞布大教堂也未能幸免,顶部十字架被震落,目前仍处于维修状态 。</p> <p class="ql-block">初见札格瑞布大教堂,便被其巍峨身姿深深震撼。作为克罗地亚最高建筑,哥特式尖顶直插云霄,砖石间流淌着中世纪的古朴韵味,庄重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得知它供奉着圣母升天以及圣斯蒂芬、圣拉迪斯劳斯两位国王,才明白这座教堂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承载着厚重的信仰,凝聚着当地人世世代代的精神寄托。岁月更迭中,它既是城市天际线的标志,也是克罗地亚历史与文化的无声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石之门】是一座由圣母玛利亚守护的石门,内部供奉着圣母子画像。相传在 1731 年,一场大火肆虐,周遭皆化为废墟,唯有贴有圣母画像的石门完好无损。这一奇迹令此地声名远扬,自此香火旺盛,成为信徒们虔诚朝拜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未被烧毁的圣母画像…</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曾是格拉代茨最繁华之地。为追忆往昔辉煌,街道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煤气街灯,每日由专人负责点燃与熄灭,古朴韵味十足。街角的药房历史尤为悠久,自 1355 年便已开业 。据传,但丁的孙子从意大利迁居至此,在此度过了一生,如今药房墙壁上仍记载着这段珍贵轶事,为广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煤气街灯,在黄昏时邂逅“点灯人”</p> <p class="ql-block">【圣马克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内部陈列着克罗地亚著名雕塑家梅什特罗维奇的作品。其彩色瓦片装饰的屋顶极具个性,马赛克砌成的徽章,左为克罗地亚大区徽章,右为萨格勒布市徽,是拍照佳地。教堂周边,广场市集与咖啡厅遍布,融合历史与现实,尽显城市闲适氛围。萨格勒布经战火重修后,古老街巷、新古典建筑并存,孕育诸多历史名人,散发着多元文化艺术气息。</p> 第三天:4月15日(星期二)<div>萨格勒布-普利特维采湖群(十六湖)国家公园-扎达尔(280公里)<br><br>我们出发啦~</div> <p class="ql-block">【普利特维采湖国家公园★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又名 “十六湖”,是克罗地亚著名的国家公园,因山水风光秀丽、珍禽异兽众多,被誉为 “克罗地亚的九寨沟”。景区内,十六座湖泊间由蜿蜒木桥相连,便于游客游览观赏。</p> <p class="ql-block">公园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湖水富含矿物质与化学元素,呈现出独特色泽。倒在水中的树木表面,会凝结一层古铜色物质,令树皮光洁且不易腐烂,形成罕见的水底玉树景观。此外,富含钙华的地貌形成了房屋状、拱形等独特洞穴,部分钙华堆积厚度达数米 ,尽显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十六湖由 16 个高低错落的湖泊构成,分为上湖区 12 个湖与下湖区 4 个湖,总面积 194 平方公里。天然石灰岩堤坝串联起湖泊,形成数百条瀑布,最大落差达 76 米。受矿物质与水生生物影响,湖水呈现翡翠绿、蓝宝石等奇幻色彩,倒木被钙华层层覆盖,造就不朽的 “水底玉树” 奇景。</p> <p class="ql-block"><br></p> 踏入“十六湖”,就仿佛步入了一个梦幻仙境。 乘船观光可以更好领略十六湖之美。游船悠悠前行,映入眼帘的便是两岸茂密的森林,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相互交织,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林间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为这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灵动... ... <p class="ql-block">【扎达尔★】坐落于亚得里亚海之滨,这座小镇不仅完好保留着数百年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更是克罗地亚第一部小说与首批克罗地亚语报纸的诞生地。漫步其间,历史底蕴与亚得里亚海的浪漫风情交织,勾勒出独特迷人的地中海画卷 。照片前这位金发美女是前来为我们做讲解的当地导游。</p> <p class="ql-block">【扎达尔城门】作为当地声名远扬的地标建筑之一,其由威尼斯人在 1543 年精心建造而成。这座城门特色鲜明,历经岁月的洗礼仍保存极为完好。城门中央矗立着栩栩如生的飞天圣马可石狮子雕像,威风凛凛,而石狮子下方则是守护神的骑马雕像,二者交相辉映,仿佛在默默守护着扎达尔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p> <p class="ql-block">扎达尔古城(Zadar Old Town)是亚得里亚海东岸最璀璨的历史明珠,这座建在半岛上的“露天博物馆”,以古罗马遗迹为基石,叠加威尼斯共和国的优雅与现代艺术的灵动,形成了独特的时空折叠感。</p> <p class="ql-block">【海风琴】海风琴位于亚得里亚海的海边,它利用海风来发出管风琴一样的声音,美妙悠扬。坐在海边看着清澈的海水,听着此起彼伏的海风琴声,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扎达尔海风琴(Zadar Sea Organ)与向太阳致敬(Greeting to the Sun)是克罗地亚扎达尔海滨最具标志性的现代艺术装置,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场自然与科技的沉浸式交响。</p> <p class="ql-block">小陈亚得里亚海边随拍~</p> <p class="ql-block">距离扎达尔40公里的位置,是我们今晚下榻的酒店。车子转过最后一道弯时,整片靛蓝色海湾突然撞进眼帘 - 酒店就坐落在月牙形的海湾臂弯里,米白色的建筑群沿着海岸线错落排开,露台外悬着的藤编吊椅在晚风中轻轻摇晃,仿佛伸手就能接住咸涩的海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日正沿着对岸的赭红色悬崖缓缓沉坠,熔金般的余晖泼洒在海面,将粼粼波光染成流动的琥珀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店晚饭后,我们踩着细沙走向海滩,湿软的泥沙在脚底发出细碎的声响。当最后一缕日光沉入地平线,整片海湾突然陷入温柔的静谧。</p> 第四天:4月16日(星期三)<div>扎达尔-萨拉热窝(约360公里)</div>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扎达尔海湾~</p> <p class="ql-block">打卡波黑🇧🇦 (欧盟候选国):</p><p class="ql-block">面积:5.12 万平方公里。<br>人口:318万。</p><p class="ql-block">人均GDP:约7860美元。</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启程离开克罗地亚,那片海岸的迷人蓝色逐渐在车后褪去。驱车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了两国边境。两道关卡之间相距 800 米,沿途鲜少见到游客的身影,只有本地的货车不时从身旁驶过。原本以为通关会很顺利,可没想到竟花费了 1.5 小时。海关的工作人员不慌不忙地办理着手续,仿佛这片土地的时光都被赋予了旧日的悠然节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入波黑境内,眼前的景象瞬间有了截然不同的风貌。与克罗地亚整齐排列的房屋相比,波黑映入眼帘的多是老旧的建筑。车子行驶 8 公里后,原本平整的高速公路也消失不见… …</p><p class="ql-block"><br>波黑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国家,简单概括起来便是 “1234”:一个国家,两种独特的文字,三大主要民族,以及四大宗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与波黑🇧🇦的边境~<br></p> 到达萨拉热窝的第一顿午餐,是独特的巴尔干烤全羊~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因宗教多元被誉为 “欧洲的耶路撒冷”,是 20 世纪后期欧洲少有的清真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犹太教堂共存的城市。作为世界上第二个全天运行路面电车的城市,如今萨拉热窝重建迅速,市中心战火痕迹渐消。多元帝国文化交融,清真寺、广场等建筑承载历史精髓,构成这座东欧城市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1914 年 6 月 28 日,在萨拉热窝市中心的拉丁桥旁,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果断开枪,击中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一事件如同一颗火种,迅速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而拉丁桥也因这一历史事件,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萨拉热窝网红打卡处合影留念。 【巴西查尔西亚老城】这座老城堪称是这个国家最具独特风情的地方,其五光十色的集市中心令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仿佛能穿越时空,寻觅到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经典场景。古老的【钟楼】静静伫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别具一格的【钟表店】散发着浓郁的历史韵味;充满生活气息的【铁匠街】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那绿色的圆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尽显独特的建筑魅力。此外,外观庄重的【战争博物馆】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p class="ql-block">小陈古城随拍~</p> <p class="ql-block">【黄堡遗址】曾作为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重要防御工事,由粗糙的石头筑成不规则的八边形,尽显古朴与沧桑。在 1883 年和 1903 年,它经历了两次修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里的小山坡,藏着让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场景 - 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德国军官曾站在这个山坡上,说出那句经典台词:“Sehen Sie diese Stadt? Das ist Walter.”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此处,既能饱览萨拉热窝的城市风光,又能俯瞰下方大片的白色墓地。那壮观的景象,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所经历的岁月变迁与历史沧桑。</p> 第五天 :4月17日(星期四)<div>萨拉热窝-莫斯塔尔-涅姆(约210公里)</div><div><br></div><div>1992-1995萨拉热窝围城战地图。</div><div><br>1991 年南斯拉夫解体,波黑宣布独立后,境内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爆发冲突。1992 年 4 月起,塞尔维亚族武装围困萨拉热窝,切断水电与物资供应,城内民众生活艰难,还屡遭暴力袭击与屠杀。1995 年 11 月《代顿协议》签署,波黑战争结束,长达约 1425 天的萨拉热窝围城战解除,这场现代史上漫长的围城给城市带来巨大创伤,致大量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损毁和家庭离散。</div> <p class="ql-block">【战争隧道博物馆★】是追忆 “南斯拉夫” 历史的重要窗口。踏入其中,将步行穿越萨拉热窝战争期间至关重要却危机四伏的萨拉热窝战争隧道。这条曾为城市输送生命物资的隐秘通道,每一寸砖石都镌刻着战争的伤痛,墙壁上斑驳的弹痕、狭窄逼仄的空间,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穿梭其间,往昔战火纷飞的残酷图景仿若重现眼前,令人不胜唏嘘,也更能体会和平的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导演哈依鲁丁・克尔瓦瓦茨。在 1992 年萨拉热窝围城战期间,他不幸去世。关于他的死因,有因波黑战争所导致的饥饿而去世的说法,也有因心脏病突发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去世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战争博物馆是了解波黑战争期间萨拉热窝围城战的重要窗口,见证历史,反思人性与和平,展现城市重生的坚韧,给予当代社会深刻警示。</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是波黑热门旅游地,以莫斯塔尔老桥为核心的老城区备受瞩目,汇聚钟楼、奥斯曼浴场、清真寺、修道院、古塔等古迹,二战游击队纪念碑亦是城市象征。2005 年,老桥及周边区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古城建筑上斑驳弹痕,诉说着战争残酷,时刻警醒人们珍视和平。</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城】跨越内雷特瓦河(Neretva River)深谷,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442 年。城中遍布土耳其风格建筑与古老桥梁,石板拱桥横跨碧波,监狱、制伞坊等古迹诉说岁月沧桑,传统菜馆飘散着烟火气息。站在古城中,无论东望还是西眺,深谷壮美如画,河水澄澈碧绿,古朴的街巷与建筑相映成趣,尽显低调而迷人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老桥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557-1566年,有427年历史,横跨美丽的奈莱特瓦河,是一座单拱石桥。1993年被炸毁,2004年重建落成,2005年与古城一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古街道与手工作坊街:老城内街道狭窄,多由鹅卵石铺成。其中,Kujundžiluk街是奥斯曼时期的手工作坊一条街,如今布满铜匠铺、纪念品店和餐馆。 在古城里,我们享用了当地有特色的午餐。 莫斯塔尔古城游玩后,驱车一小时16:00抵达我们下榻的酒店。 酒店窗外就是大海,我们尽情享受这美好的休闲时光~ 游泳,散步,吃饭,掼蛋... 今晚好爽😎 第六天:4月18日(星期五)<div>涅姆-杜布罗尼夫克-布德瓦(约160公里)</div> <p class="ql-block">中国路桥公司在此建造的第一座,连接克罗地亚🇭🇷南北部的跨海大桥~</p> 结束两日波黑之旅,今早穿越波黑🇧🇦与克罗地亚🇭🇷两道边卡,我们再度回到克罗地亚。晴空万里,阳光正好,导游说今日在杜布罗夫尼克,将邂逅此生绝无仅有的震撼美景!满心期待,迫不及待想要奔赴这场视觉盛宴~ <p class="ql-block">【杜布罗夫尼克★】这座城市的魅力,早在克罗地亚 1993-2002 年发行的 50 库纳钞票上便可见一斑 - 杜布罗夫尼克老城的图景被精心印制于钞票背面。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在此完美交融,赋予它 “城市博物馆” 的美誉。历史长河中,杜布罗夫尼克作为重要的海港,吸引无数塞法迪犹太人远道而来,在此扎根生活。著名剧作家乔治・萧伯纳于 1929 年到访后,更是不吝赞美:“若想领略天堂的模样,一定要来杜布罗夫尼克!”</p> <p class="ql-block">【杜布罗夫尼克老城墙★】漫步于壮观的老城墙之上,环绕而行,脚下是绵延 1940 米的中世纪建筑奇迹,与海相接处最高达 25 米,堪称欧洲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城墙。城墙外侧,亚得里亚海如蓝宝石般澄澈璀璨;城墙之内,巴洛克风格的红顶建筑错落有致,大理石街道泛着温润光泽。14 世纪的古老药房、庄严肃穆的大教堂、静谧清幽的修道院,历经岁月沉淀,依旧完好保存。宜人的气候里,这座 “亚得里亚海明珠” 不负盛名,每一步皆是惊喜,每一瞥皆成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p> 我们的运气简直爆棚!湛蓝天空澄澈如洗,大朵白云慵懒舒展,海水清透得能望见粼粼波光下摇曳的海草。阳光洒在肩头,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清新掠过耳畔,目之所及皆是绝美的夏日画卷,连空气都仿佛染上了欢愉的色彩! 杜布罗夫尼克的展品中,轿子雕刻精美、装饰华丽,家具融合巴洛克与文艺复兴风格尽显典雅奢华,金银与玻璃饰品设计精巧、工艺精湛,各具魅力 。 杜布罗夫尼克随拍~ 杜布罗夫尼克老城美不胜收! 杜布罗夫尼克古堡之上,海风猎猎扬起衣角,脚下是蜿蜒千年的城墙,砖石间镌刻着岁月的沧桑。远处亚得里亚海泛着粼粼波光,与红瓦白墙的老城相映成趣,正午的阳光倾洒而下,将一切镀上明亮的光辉,美得惊心动魄,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p class="ql-block">打卡黑山🇲🇪 (北约和欧盟候选国):</p><p class="ql-block">面积:1.39 万平方公里。<br>人口:约 62.3 万。<br>人均GDP:9598欧元。</p> 刚踏入黑山,车子还没开多久,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就直接驶上了摆渡船!车轮碾过跳板的震动,伴着渡轮发动的轰鸣声,让人瞬间对接下来的旅程充满期待。 Sea Star酒店窗外,在这里我们将住2个晚上~ 第七天:4月19日(星期六)<div>布德瓦-科托尔-布德瓦(约130公里)</div> 科托尔峡湾游船 + 登岛 - 圣母岩岛★】踏入黑山,一定要奔赴科托尔峡湾!它是南欧独一无二的峡湾奇观,深入内陆 32 公里,宛如一条翡翠丝带,被两岸巍峨高山紧紧拥簇。登上游船,沿着狭长的海峡缓缓前行,中世纪古镇错落点缀,古老建筑林立,每一帧都是绝美的画卷。 游船停靠在神秘的圣母岩岛。这座面积约 3030 平方米的岛屿,承载着厚重历史。相传自 1470 年起,渔民们每从海上归来,都会往此处投入石块,日积月累,一座人工岛拔地而起。岛上风光旖旎,神圣的教堂静静伫立,讲述着跨越世纪的动人传说。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坐落于科托尔峡湾终点,被洛夫琴山、弗马茨山国家公园与大海环绕,是亚得里亚海保存完好的中世纪老城。这里氛围温馨,咖啡馆、餐厅遍布,中世纪风情浓郁。</p> <div>老城背靠陡峭的圣乔瓦尼山,山顶 16 世纪堡垒俯瞰全城。5 公里长、20 米高、10 米宽的老城墙环抱古城,博物馆、教堂、宫殿等建筑林立,石头街道、广场与雕琢精美的台阶城门相映成趣。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它宛如童话中的中世纪城邦。</div> 循着石板路拐过几条蜿蜒小巷,一家装修精致的小餐馆跃入眼帘,暖黄的灯光透过雕花玻璃窗,仿佛在邀请我们共进午餐。踏入店内,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 彩绘瓷砖铺就的墙面、悬挂着的编织挂毯,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但我们还是<div>选择了露天座位,不舍辜负这灿烂阳光与古城的浪漫风情。</div><div><br>露天餐桌前,微风轻拂,阳光正好。就在这个充满异国韵味的地方,我们迎来了小梅姐的生日!一瓶红酒早已备好,深红的酒液在高脚杯中轻轻摇晃;精美的蛋糕摆在餐桌中央,烛光闪烁。大家默契地围坐在一起,生日歌轻快响起,歌声、欢笑声与碰杯声交织,为这个异乡的午后,绘上了最温暖动人的色彩。</div> 科托尔古城时光~ <div>【布德瓦】布德瓦附近的海岸被称为布德瓦的里维埃拉,借地中海著名的旅游胜地里维埃拉来形容布德瓦海岸的美丽。布德瓦是黑山有名的旅游胜地,以美丽的沙滩、丰富的夜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地中海式建筑而闻名于世。</div> 【布德瓦老城】坐落于半岛之上,历史可追溯至 15 世纪。这座被中世纪城墙环绕的老城,堡垒、高塔与城门独具特色,本身便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狭窄街巷间,小广场、咖啡馆、精品店等星罗棋布。夏季,音乐会、演出与展览频现,让老城化身 “剧院之城”。值得一提的是,小镇的 Hotel Splendid 曾是《007 之皇家赌场》取景地,布拉德・皮特、安吉丽娜・朱莉等好莱坞明星也偏爱来此度假,暂别喧嚣,享受悠闲时光。 布德瓦老城时光~ 我们在黑山的一天~ <p class="ql-block">第八天:4月20日(星期日)</p><p class="ql-block">布德瓦-圣斯特凡岛-地拉那(约18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的黑山酒店窗外~</p> <p class="ql-block">早餐时刻,今天也是西方的“复活节”假期。</p> <p class="ql-block"><br></p>【圣斯特凡岛】这座与陆地仅以一条狭窄通道相连的海岸边小岛,被安缦酒店独家拥揽。二战后,小岛被富商收购改建为奢华度假胜地,如今非酒店客人无缘踏足,尽显私密与尊贵。 <p class="ql-block">打卡阿尔巴尼亚🇦🇱(欧盟候选国):</p><p class="ql-block">面积:2.87 万平方公里。<br>人口:276 万。<br>人均 GDP:8500 美元。</p> <p class="ql-block">边境联合办公,出黑山🇲🇪,进阿尔巴尼亚🇦🇱</p> 【地拉那Tirana】是阿尔巴尼亚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是国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两旁的林荫道上有漂亮的 20 世纪 30 年代的意大利建筑,还有街头市场和清真寺,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的残存和妙趣横生的夜生活让人不仅感叹这里是欧洲最后一片神秘的土地,欧洲的最后一盏明灯。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广场Skanderbeg Square】是体验当地日常盛会的好去处。广场南部的斯坎德培骑马雕像是广场的标志。1969年落成,斯坎德培是15世纪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他领导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长达20多年,其黑色双头鹰标志演变为今日的阿尔巴尼亚国旗。</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History Museum】是阿尔巴尼亚最大的博物馆,珍藏着这个国家大部分的古代文物。博物馆正面装饰着进给的阿尔巴尼亚壁画,它反映了从伊利亚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尔巴尼亚取得的所有胜利。</p> 【国家歌剧院】是阿尔巴尼亚的艺术殿堂,拥有精美的建筑外观和完善的演出设施,经常上演各种歌剧、芭蕾舞剧、音乐会等艺术表演。 <p class="ql-block"><br></p> 【地拉那钟楼】始建于1822年,高达35米,位于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后面,爬到钟楼顶上可以俯瞰整个广场。 【地拉那的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始建于 1789 年,历经三十余年建成,是奥斯曼建筑风格的代表。清真寺外观上,白色墙壁搭配绿色穹顶,高耸尖塔醒目,拱门雕刻精美,大门装饰繁复。 地拉那的 Bunk'Art 2 。它由地下掩体改造而来,展示了 1912 年至 1991 年间阿尔巴尼亚内政部的历史,揭露了恩维尔・霍查政权时期政治警察 “秘密警察” 的秘密,是首个专门展示共产主义恐怖受害者的大型视频博物馆展览。 地拉那市中心有不少造型独特的现代风格高楼大厦。 游览间的小休息超惬意😊 在周末,地拉那弥漫着轻松惬意的氛围。人们卸下一周的忙碌,喜欢呼朋唤友、带上家人出门。公园,街边的小茶馆是人们爱去的地方... ...<div><br></div><div><br></div> 1.5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坐下喝杯茶,享受这刻的轻松! 地拉那的时光~ <p class="ql-block">第九天:4月21日(星期一)地拉那-斯科普里(约225公里)</p><p class="ql-block">打卡北马其顿🇲🇰(待加入欧盟):</p><p class="ql-block">面积:2.57 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人口:182.8 万。</p><p class="ql-block">人均 GDP:9150 美元。</p> <p class="ql-block">出阿尔巴尼亚🇦🇱,进北马其顿🇲🇰,两个边界仅相隔200米左右。</p> 车窗外的北马其顿(科拉比山和拉迪科河) <p class="ql-block">抵达北马其顿后的午餐🥣</p> 【斯科普里★】是马其顿最大的都市,马其顿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斯科普里。斯科普里也是马其顿的政治、文化、经济、学术的中心都市。斯科普里市中心以瓦尔达尔河为界,分为两个行政区。河北岸是赛尔地区;南岸是辛塔尔区。 【辛塔尔区】南岸是辛塔尔区,这里有众多的现代建筑、漂亮的广场、众多的雕塑,是斯科普里市区的中心。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他的帝国版图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在广场上,一座高大的亚历山大大帝骑马雕像。雕像底座平地而起,上面的亚历山大三世青铜雕像高大威猛,其爱驹比塞弗勒斯铁蹄飞扬,喷泉及狮子雕像分列底座四周</p> 腓力二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 ,他是古代马其顿国王。在位期间,通过军事改革组建起强大的马其顿方阵,统一了马其顿并向外扩张,为亚历山大大帝日后的大规模征服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包括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领土根基等。 <p class="ql-block">马其顿门</p> 政府大厦 现代美术馆 音乐厅 【旧巴扎】位于河北岸是赛尔地区,是斯科普里清真寺最集中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多为典型的奥斯曼建筑。清真寺有两个大的穹顶,在玄关一带还有五个小的穹顶。 <p class="ql-block"><br></p> 圣乔治教堂 【凯勒要塞】建于 6 世纪,位于瓦尔达尔河左岸,从那里可以俯览整个城市。每年的 5 月 6 日是马其顿的圣乔治节,人们欢庆春天的到来,吉卜塞人穿上节日的盛装在 Kale 城堡和斯科普里的公园里载歌载舞,人们相信圣乔治能给他们带来丰收。 北马其顿时光~ <p class="ql-block">第十天:4月22日(星期二)</p><p class="ql-block">斯科普里-索菲亚(约240公里)</p><p class="ql-block">打卡保加利亚🇧🇬 (待加入申根):</p><p class="ql-block">面积:11.1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人口:644.7 万。</p><p class="ql-block">人均 GDP:15,797.6 美元。</p> <p class="ql-block">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保加利亚中西部,地处四面环山的索非亚盆地内,其与外界交通方便,沟通亚德里亚海、中欧和多瑙河、黑海、爱琴海的重要交通线穿过山口或峡谷经过这里,是欧洲交通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的保加利亚一瞥。</p> 保加利亚午餐,16人在一个大桌子上共进餐这可是第一回,第一道菜:鱼头拌面~ <p class="ql-block">【索菲亚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位于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是东正教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是保加利亚主教的主座教堂,建于1904年到1912年间,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命名,建筑风格宏伟壮观,内部装饰精美,拥有众多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新拜占庭式建筑,采用十字形圆顶大教堂结构,中央圆顶高达45米,钟楼高达53米。外部以白色和绿色大理石覆盖,装饰有复杂的马赛克,内部用意大利大理石、巴西玛瑙和雪花石膏精心装饰,圣像屏由意大利大理石制成。</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1877-1878年俄土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士兵而建,1904年开始施工,1912年完成,1924年祝圣,象征着保加利亚的独立以及保俄之间深厚的历史联系,也是保加利亚东正教教会的主教座堂和保加利亚牧首的正式住所。</p> 今天为我们做讲解导游的是一位讲着“儿”话音,在北京就读小学的纯正保加利亚人!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是索菲亚非常古老的教堂,是拜占庭建筑艺术十分有名的代表作。索菲亚市也是因为圣索菲亚教堂而得名。教堂有着悠久的历史,主殿以及东侧两个塔楼和一个圆顶的塔全部建于 6 世纪中叶。教堂内部的地板上有着非常复杂的早期基督教装饰或花朵和动物图案的马赛克,地底下以及四周都遍布比教堂修建时期更早的墓。</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外表朴素,红色砖墙搭配白色窗格子。主殿以及东侧两个塔楼和一个圆顶的塔建于6世纪中叶,11世纪由智者雅罗斯拉夫按照4-6世纪旧教堂格局重新建造,具有罗马长方形廊柱格局和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大厦】建于1954年至1956年间,具有前苏联式建筑风格,门楣上没有浮雕,迎街的是拱形的玻璃门窗,总统府大楼的一个大门上有国徽,门口有身穿仿古民族军装的卫兵,每小时整点换岗。</p> <p class="ql-block">保加利亚索菲亚的失明战士雕像,是为了纪念在沙皇萨穆伊尔统治时期,那些勇敢保卫祖国的保加利亚士兵,他们在战争中不幸失明,但依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塑以细腻的手法和精湛的工艺,生动地刻画了失明战士们的形象,他们的表情中透露出坚毅、痛苦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也让观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东正教堂,由俄国建筑师米克海勒·普路布拉陈斯基设计,顶部的五个圆顶都有纯金包裹,外部由彩色的瓷砖装饰,内部的壁画则由一个艺术家团队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造在1882年被毁坏的萨雷清真寺的原址上,作为俄罗斯驻保加利亚使馆官方教堂,并以当时俄国君主尼古拉斯二世的名字命名,1907年开始建造,1914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保加利亚索菲亚的骑马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解放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骑马雕像,位于索菲亚的国民议会广场,建于1901-1907年,由意大利雕塑家阿诺尔多·佐奇设计。为纪念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77-1878年俄土战争中帮助保加利亚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而建,是保加利亚人民对俄罗斯解放者的感恩象征。</p> 索菲亚时光~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天:4月23日(星期三)索菲亚-布加勒斯特(约380公里)</p><p class="ql-block">打卡罗马尼亚🇷🇴(欧盟和申根成员国):</p><p class="ql-block">面积:23.8 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人口:约 1905 万。</p><p class="ql-block">人均 GDP:1.73万美元。</p> <p class="ql-block">根据欧盟规定,司机每开车2小时要休息一次,而我们时间不容浪费,掼蛋战场休息站摆起来😎</p> <p class="ql-block">鲁塞,多瑙河畔,午餐!</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这座罗马尼亚的首都将现代与历史相融合,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辉煌。乍一看,布加勒斯特的建筑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但是这却是一种迷人的混合。在沉闷的现代公寓大厦之间,有拜占庭式建筑、百年历史的教堂和经历过地震和战争而幸存下来的“新艺术”风格大厦。</p> 【罗马尼亚国民议会宫】议会宫原来称之为“人民宫”,是罗马尼亚已故的原领导人齐奥塞斯库下令修建的,始建于1984 年,建筑面积 365000 平方米,仅次于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地上12层,高84米,地下四层,深92米,该建筑里的所有材料全部都是产自罗马尼亚本国。车览罗马广场、胜利广场、修建于192年的凯旋门,斯大林式的建筑、漂亮的街道,这就是现在的罗马尼亚。 【雅典娜神庙】罗马尼亚雅典娜神庙(Romanian Athenaeum)是一栋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它是这个城市主要的音乐大厅,由法国建筑师阿尔贝加勒马(Albert Galleron)于 1888 年建造而成。 这是布加勒斯特革命广场 。此地曾是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周边多是政府部门建筑。广场上有两座纪念革命的纪念碑,其中包括图中的大理石“重生”纪念碑 。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天:4月24日(星期四)</p><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锡比乌(约280公里)</p><p class="ql-block">乘车前往有着罗马尼亚第一“文化名媛”的【锡比乌】,建于 800 多年前也被称为“橡树之城”。</p> <p class="ql-block">【传统民族文化博物馆 Muzeul Civilizatiei Populare Traditio nale Astra★】堪称领略罗马尼亚文化的绝佳窗口,它是世界第二大露天博物馆 。这里主要展示罗马尼亚各村庄的传统建筑物及农村用品,馆内建筑并非复制品,而是从各地原封不动拆下,再精心在此组合还原,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汁原味。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走进罗马尼亚往昔的乡村生活。</p> 放眼望去,来自不同地区、风格各异的传统建筑错落有致,有古朴的农舍、矗立的风车,它们或反映着当地的气候特点,或展现独特的建造技艺。屋内陈列的农村用品,从日常农具到手工编织物,每一件都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诉说着岁月故事,让你深入洞悉罗马尼亚的文化脉络与民俗风情。 <p class="ql-block">【锡比乌】位于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是日耳曼民族聚居地。城中古老城堡、珍贵文物林立,尽显中世纪古城的璀璨风貌,19 世纪,弗朗茨・李斯特、约翰・施特劳斯都曾被其魅力吸引。这里完好保存着中古时期军事防御建筑,2004 年,该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锡比乌房顶上的窗户从远处看去仿佛一双双大眼睛在注视着你,这就是著名的锡比乌之眼。 【共和国广场】呈长方形,见证了这座城市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广场四周为哥特式建筑,每栋房屋的大门独具特色 - 皆为半圆形,门柱与门楣雕刻着各式花纹,部分门楣还刻有中世纪大户人家的 “家徽”。这里的建筑保存完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广场一侧的布鲁肯塔尔宫。 【三月六日广场】锡比乌人称之为 “小广场”,与共和国广场相对。这里面积不大,四周环绕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房屋风格迥异,色彩斑斓,个性十足,毫无雷同。令人惊喜的是,如今改作商店的建筑,内部大多保留着历史物件,引得游客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路德会圣母大教堂】位于罗马尼亚锡比乌上城区 HUET 广场,是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当地传统的宗教与政治中心。教堂尖顶高达 73.34 米,为城市最高点。这座全木建筑既可登顶俯瞰老城风光,也能聆听管风琴演奏。 【东正教大教堂 Orthodox Metropolitan Cathedral】作为罗马尼亚第二大修道院,锡比乌的东正教大教堂外观吸睛,数个大小不同的拜占庭式圆顶错落有致。教堂内部高大宏伟、精美绝伦,夜幕降临后,不少当地人会来此进行晚祷告。 <p class="ql-block">第十三天:4月25日(星期五)</p><p class="ql-block">锡比乌-贝尔格莱德(约430公里)</p> 蒂米斯瓦拉,89年罗马尼亚的动荡就是起自这里,星星之火,燎原之处。起初,是因为地方政府解除一名牧师的职务并将其逐出教堂,而引发当地民众抗议。当民众的抗议激化之后,齐奥塞斯库命令军队进行了镇压。军队的镇压和随后对事件的歪曲性报道,进一步激怒了这里和全国的老百姓,造成了后来未能预料的改朝换代。我们在蒂米斯瓦拉仅是短暂的停留,在当地的香港餐馆享用了品味不错的午餐… … <p class="ql-block">打卡塞尔维亚🇷🇸(欧盟候选国):</p><p class="ql-block">面积:8.85 万平方公里(含科索沃地区 1.09 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人口:约 841 万(含科索沃177万)。</p><p class="ql-block">人均 GDP:9000欧元。</p> 【贝尔格莱德★】 坐落在萨瓦河与多瑙河间的丘陵地带,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的防御要塞。建城 2300 年来,它历经 40 余次摧毁与重建。贝尔格莱德旧城藏于堡垒之后,城内分布着上两个世纪的老建筑,如今这些建筑化身咖啡馆、服饰店、酒吧和饭店,漫步其中,品咖啡、逛小店,惬意十足。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因为城堡曾为白色,才有了贝尔格莱德这个名字(“白色的城市”)。它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汇流处,是贝尔格莱德的标志性景点与休闲场所,见证着城市历史。</p> 城堡历经多次修缮扩建,有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风格,大部分遗址为土耳其统治时期所建。其由巨大石块组成,自凯尔特人统治时起就是军事要地。 我们与相伴 12 天的司机师傅挥手告别,并合影留念。因他长相酷似列宁,一路上大家都亲切地喊他 “列宁同志”。按照欧盟规定,司机每日驾车时长不能超过 10 小时,且连续工作不能超过 12 天,这趟旅程也因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贝尔格莱德第一天。 <p class="ql-block">第十四天:4月26日(星期六)</p><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第二天(上午游览)- 布达佩斯(约380公里)</p> <p class="ql-block">【圣萨瓦大教堂★Saint Sava Cathedral】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是一座拜占庭风格与塞尔维亚传统元素融合的东正教教堂。其以白色大理石筑就,巨大穹顶与高耸钟楼气势恢宏,墙壁上的精美浮雕尽显高超工艺。</p><p class="ql-block"><br></p>教堂始建于 13 世纪,为纪念塞尔维亚东正教创始人圣萨瓦而建,历经多次损毁与重建,于 1935 年重新动工,2004 年基本完工。<div><br>作为塞尔维亚重要的宗教圣地,这里每年吸引无数信徒朝圣礼拜。它更是塞尔维亚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象征,内部珍藏的壁画、圣像等宗教文物,堪称塞尔维亚文化艺术的瑰宝。<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热情又专业的塞族女导游耐心讲解下,我们对圣萨瓦大教堂有了初步认识。一踏入教堂,扑面而来的便是震撼 - 穹顶高耸入云,立柱巍峨耸立,整座建筑仿若撑起一片信仰的天空,让人不由自主屏住呼吸,满心只有对这份宏伟壮丽的惊叹与折服!</p></div> <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也就是铁托墓所在地,整座博物馆由 “5 月 25 日” 博物馆、老博物馆和铁托墓三部分构成。“5 月 25 日” 博物馆名字源于铁托的生日,充满纪念意义。铁托生前爱花,去世后便安息在花房之中,他的陵墓是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长方形建筑,庄重肃穆。而老博物馆里,珍藏着众多礼物,那是铁托昔日的同志、参观南斯拉夫的人们赠送的,每一件都承载着过往岁月的情谊与故事,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p> 在参观大教堂和铁托墓之后,我们与热情又专业的塞族女导游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遗址】对每一位中国公民而言,贝尔格莱德的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遗址都是不容错过的特殊地点。1999 年 5 月 8 日凌晨,北约悍然轰炸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馆舍瞬间坍塌,三名同胞不幸牺牲,这是一段国人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历史。如今,遗址处矗立着一座朴素的纪念碑,碑下时常摆放着鲜花,无言诉说着人们对逝者的缅怀,也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过往、珍视和平 。</p> 我们一行人庄严肃立在纪念碑前,怀着沉痛又崇敬的心情,向着为祖国、为和平献出生命的烈士们,郑重地三鞠躬。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每个人的心中都翻涌着对历史的铭记与对英烈的追思。 <div><div>上午逛完三个景点,我们踏上行程,朝着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 -匈牙利布达佩斯出发。</div><div><br></div><div>坐在车上向外望去,塞尔维亚的黑土地上,绿油油的庄稼和金灿灿的油菜花蓬勃生长,多瑙河与萨瓦河像闪亮的丝带般蜿蜒流淌。沿岸错落分布着黄顶房屋,新城与老城的模样交叠在一起,古老的韵味和现代的气息在这片绿野间静静诉说着岁月故事。就这样,我们与塞尔维亚挥手作别,即将离开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尔干大地。</div></div><div><br></div><div>周末的塞匈边境热闹得像个大集市,小轿车、大货车挤得满满当当。我们被困在队伍里,实在无聊,索性掏出牌玩起掼蛋。从打 2 一路打到 A,刚刚出塞尔维亚,预进匈牙利,眼瞅着 3 辆科索沃大巴车挡在去路,那检查程序慢悠悠的,急得大家不知所措。想到心心念念的布达佩斯还没到,大伙儿坐不住了,一个接一个站起来张望。足足熬了两小时,终于过了匈牙利边境,朝着布达佩斯飞驰而去!</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打卡匈牙利🇭🇺</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渔人堡】的夜景确实让人着迷,只是“通关”使我们失去了宝贵的2小时,中国城大酒店(China Town Restaurant)用过此行“最后的晚餐”后,游览已是深夜时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团队中几个第一次来匈牙利的朋友,在,布达佩斯居住多年的北京老乡宋辉的带领和热情讲解下,兴致勃勃地夜游了渔人堡的美景。... 当拍照合影时,镜头里还竟然悄悄“溜”进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期待有机会再来布达佩斯,看看白天的渔人堡,以及阳光下的哥特式尖顶和震撼的多瑙河景!</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天:4月27日(星期日)</p><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北京航班:CA720 12:20-03:00+1 </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天:4月28日(星期一) </p><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平安顺利抵达北京,回到我们温馨的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天大巴尔干之旅,穿梭于11国之间,从奥地利维也纳的古典韵律,到前南斯拉夫六国的沧桑历史(如克罗地亚的海岸线 、波黑的萨拉热窝老城),再到阿尔巴尼亚的山海秘境、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的东正教风情,最后在布达佩斯的多瑙河夜景中收官。3650公里的车程里,既能触摸战争与和平的年轮,也能邂逅雪山、峡湾与中世纪古镇的诗意,不同文明在此碰撞交融,每一眼都是跨越时空的惊叹,足见巴尔干“欧洲火药桶”之外,那令人沉醉的多元魅力。</p> <p class="ql-block">最后,衷心感谢所有导游人员,特别是自克罗地亚,曾北京老乡严导的辛勤付出!你们的专业讲解与敬业态度令人赞叹,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温暖与亮色,必须为你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每次整理 “美篇”,都像是开启了一场再学习之旅,重温行程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瞬间愈发显得珍贵,令人回味无穷。眼下不得不搁笔收尾啦,但学习之路永无尽头。</p><p class="ql-block">真心感谢朋友们对我 “美篇” 的喜爱,你们的支持与追随,是我不断努力的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现在分享更新版 “美篇”,旅途中值得书写与回味的实在太多,所以篇幅较长。看过之前版本的朋友,推荐您从后往前浏览,能巧妙避开重复内容。</p><p class="ql-block">期待与朋友们在下次旅行中再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