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田钦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九年前,我写下《忆父亲》,获“金兰杯”征文大赛全市二等奖,文字虽稚嫩,却是对父亲深切情感的寄托。十年过去,对父亲的思念愈发深沉,往昔相处细节在岁月中愈发珍贵。如今,我修改旧文为《怀念父亲》,补充那些遗漏的温暖片段,用更细腻、完整的笔触勾勒出父亲鲜活的形象,让这份爱与怀念,在新的篇章中延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完成修改版的《怀念父亲》后,一心想为文章搭配一首贴合的歌曲,但未能找到心仪之作。于是鼓足勇气亲自唱了一首《敬爱的老父亲》。我从来不会唱歌,唱功着实欠佳,瑕疵不少,还望大家多多包涵。</b></p><p class="ql-block"> 昨夜,我又梦见父亲了。梦里的他,还是穿着那条洗得有些发白却最爱的老人短裤,身形依旧胖胖的,只是背比以前更驼了一些,岁月的痕迹在他身上愈发明显。他笑着看向我,那笑容熟悉又温暖,就像小时候我在外面受了委屈,他安慰我时的模样。可当我想要伸手抓住他,却猛地从梦中惊醒,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这时我才恍然想起,父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二十五年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个极其乐观、坚强又豁达的人。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带着爽朗的笑,好像这世间就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小时候,我们总是笑着打趣他:“爸,您不穿衬衣在山上放牛,就不怕那些蚊虫把您给抬走咯?”父亲听了,总是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说:“你们这些小娃娃懂啥,这样自在得很嘞!再说了,下雨时不会弄湿衣服,大雨还不沾皮肤呢。”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家里人口多,父亲和母亲挣着“工分比粮”,一家人要吃饭,兄妹6个,我是最小的那个,也是父母最宠爱的幺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哪有闲钱去买多余的衣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童年过得十分坎坷。他6岁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他常说,他甚至都记不清母亲的模样。更悲惨的是,13岁那年,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因病离他而去。一夜之间,父亲举目无亲,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后来,他跟着隔壁的一个老太生活了几年。那个老太心善,很喜欢父亲,每天天不亮,就陪着父亲一起去山里砍些柴,再挑着到洛阳店去卖。那山路崎岖难行,父亲小小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单薄,可他从不喊累。攒了些钱后,老太就送父亲去上私塾,父亲在学堂里只上了两年多学,可就这两年多,成了他日后被村里人看重的“文化资本”。</p> <p class="ql-block">  几年后,贫苦农民翻身得解放。因为父亲“懂点文化”,村里老百姓就推荐他在村里当会计,这一当就是26年。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总是身背一个洗得泛白的挎包,手里拿着一把摸得发亮的算盘。每天,他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去登记田亩、核算账目。他写得一手好字,算盘打得在当地那是相当有名气,“噼里啪啦”几下,账就算得清清楚楚,还带过几个徒弟呢。1986年父亲退休了。可就算退了休,他还一直义务帮年轻的干部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家里没什么收入,一家人全靠父亲喂养四五头牛。家里没钱买化肥、农药和种子,母亲总是背着一个大托篮上山,那托篮大得可以完全遮着她整个身子,她去背枯枝乱叶回来造农家肥。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牛棚里看看牛,然后就赶着牛上山。中午的时候,就着自带的干粮,就着山泉水吃几口,继续忙活。那时候,日子虽然苦,可一家人齐心协力,倒也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  我家几代人傍水库而居,童年的我十分顽皮,每天放学就急忙赶牛去水库边吃草,接着和小伙伴在湖里玩水。春天油菜花开的傍晚,温馨又美好。饭后父亲会拿起他亲手编的篾制鱼篓,取下大拦网,招呼我一起去抓鱼。到湖边后,他把拦网放在有流水的河沟,静静站在水中。很快,鞋底大的鲫鱼逆水撞网,父亲抓住后扔向岸边,我就在岸上欢快地捡鱼。有一回,一条两斤多重的鲢鱼从我手中溜走,我满心懊恼,父亲却没怪我。</p> <p class="ql-block">  父亲撒网的姿势特别帅,双手举网过头顶,瞅准鱼群,猛地甩出去,再慢慢收网,常常几网就能捞满鱼篓。我还爱跟着父亲夜里捕鱼,出门时母亲总叮嘱我多穿衣服,可我偏不听。夜晚的小路漆黑难行,到了河边,我用手电筒给父亲照明。半夜寒意袭来,我被树林里野鸟的叫声吓得不轻,父亲见状,会把衣服披在我身上,一边念叨我不听话,一边背起我回家,他脖子上还挂着大半篓鱼。那些与父亲一起捕鱼的日子,满是温暖与欢乐,至今仍让我无比怀念。</p> <p class="ql-block">  那时大姐已经出嫁,哥哥刚结婚,二姐三姐四姐初中也毕业了,家里就剩下我一个还在读初中。我清楚地记得,每学期的学费是30元,可就是这30元钱,把父亲给难住了。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这30元,得从牙缝里挤出来。我那时生性贪玩,但成绩还算中上。有一次,我因为贪玩被老师狠狠教训了一顿,一气之下就辍学了。本来家里就拿不出学费,我又任性。父亲知道后,把我叫到跟前,他坐在那张旧木椅上,眉头紧锁,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我看到他眼里的无奈和失望。他跟我谈了很久很久,从他自己小时候没书读的遗憾,谈到对我的期望,可我铁了心,坚持要和姐夫的一个朋友出门去做手艺活。父亲真是恨铁不成钢,气得好几天都吃不进饭,那几天,他明显憔悴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我成家后,父亲还是处处为我和媳妇操心,生怕我们饿着冻着。刚结婚那几年,小两口难免吵吵闹闹。每次吵架,父亲总是站在媳妇那边,把我骂个狗血淋头。其实我知道,父亲是怕媳妇受委屈,他是在用他的方式维护着这个家的和睦。分家后的几年里,村里年轻人都相继出门打工,我也执意去了深圳,家里的一切就靠父母亲照看。</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91年,村里还没有通电话,只能靠书信来往。媳妇每次来信,说的都是家里这困那难的事儿,今天家里的牛生病了,明天地里的庄稼遭了虫灾,可父亲在信里却总是说家里都很好,很顺利,还嘱托我安心做事。他在信里写着家里的鸡又下了多少蛋,猪养得有多肥,让我别惦记。让我一生都不能忘记的是,大大咧咧的父亲在一封信里说,他很想念自己的儿子,还说世上只有瓜连子,没有子连瓜。收到信的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第一次拿着父亲的亲笔信,看着那熟悉又略显颤抖的字迹,伤心了很久,泪水止不住地在脸上流。我想起小时候父亲背着我去看病,想起他为了给我买几支新铅笔,在小街上和人讨价还价,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节,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  父亲最喜欢我的大女儿了,每天小孙女总是缠在爷爷的脚前脚后,甜甜地叫着“爷爷”,父亲听了,脸上笑开了花,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他会带着小孙女去田里看庄稼,给她讲一些古老的故事,教她认识各种农作物。父亲生在农村,长在田间,几头水牛,几亩薄田便是他所有的财产。他这一辈子,都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为了我们这个家,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农忙的时候,他在田里没日没夜地劳作,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农闲的时候,他也不闲着,不是去修缮农具,就是去帮邻里乡亲干点活。</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的生活刚刚有了些起色的时候,父亲却病了,一病不起,是中风偏瘫。他躺在床上有二年多的时间,吃喝拉撒全靠我和哥哥姐姐们轮班照顾。刚开始,父亲还不适应,总是想自己动手,可身体却不听使唤,他的眼神里满是不甘和无奈。在父亲走前的几个月,我和哥哥每晚轮流挨着父亲睡觉。他嘴里总是吐着不清的话,说他好怕,要我们陪着他才好受些。我紧紧握着他的手,想给他一些力量,可看着他日渐消瘦的面容,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有时候,他会突然清醒一些,拉着我的手,说他对我的期望,说着说着,泪水就从他的眼角滑落。</p> <p class="ql-block">  2000年那个黑色的上午,我怎么唤也唤不回父亲了,他永远地走了。当时我不在家,姐姐们打电话叫我火速回来。等我赶到父亲身边时,只见他没一点血色,平躺在地铺上,父亲眼里满是泪水,双手微微发抖,非常吃力的睁开眼睛嘴里想对我说什么。我半蹲在地上侧脸紧贴着父亲的嘴旁,只听到他喉咙里发出很小很小的咕咚声,握在我手心里的手慢慢的往下沉,我声嘶力竭地喊着“爸爸”,可他还是渐渐地没了气息。那一刻,我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跪在父亲的身旁,握着他渐渐冰冷的手,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开。</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个伟大的人,他的一生伟大却布满艰辛与操劳。供我们兄妹读书吃饭,真的太不容易了。靠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含辛茹苦,勤劳节俭,精打细算。他对我们管教得很严,小时候不懂事,总觉得父亲太严厉,现在才明白,那都是他对我们的爱啊。二十多年了,年年如此。父爱,是一种不需要你知道、不需要表达的爱。在风雨袭来的时候,它给我千般庇护、万般力量。父亲,我好想您!那些美好的记忆,似在用力地渗透着我的体温,让我在每一个思念的夜晚,都能感受到您曾经的温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