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的丁香

王老头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编辑制作:王老头</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的丁香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烂漫春景吸引无数游客寻芳探幽。今年,寺内的丁香花如期绽放,与红墙青瓦交相辉映,在这片禅意花香中,法源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春日诗意的栖息地。法源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7号,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完工,赐名“悯忠寺”。传承至今,法源寺跨越了千年岁月,向世人无声地述说着纷繁历史,故而享有“一座法源寺,半部北京史”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春日的京城,如诗如画。千年古刹法源寺内的丁香花悄然绽放,为这座历史悠久的禅林增添了一抹淡雅的芬芳。作为旧时北京“四大花事”之一的法源寺丁香,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自然之美,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寻芳探幽,感受“禅意花香”的春日诗意。</p> <p class="ql-block">据工作人员介绍,丁香花瓣的数量通常是4瓣,有时也可以看到6瓣叶片的。而在法源寺能看到8瓣和12瓣丁香。绽放的丁香花与寺内古建筑交相辉映,阵阵幽香扑面而来。“在古寺赏花既能感受春意,又能领略传统文化,别具韵味。”</p> <p class="ql-block">十二瓣丁香(借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法源本距离菜市口古刑场不远,佛门洁净之地和刑场相邻,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吧。</p><p class="ql-block">明朝大将袁承焕在菜市口被杀后,有义士偷尸藏在法源寺内。</p><p class="ql-block">戊戌变法六君子被杀害后,也有侠义之士将六君子的尸身运到法源寺超度。</p><p class="ql-block">清朝雍正时期,皇家出资修建,正在改名为法源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种植的丁香远近闻名。“丁香诗会”起源于明、清踏青时节,诗人吟诗唱和的活动极盛。</p><p class="ql-block">每年春天法源寺内丁香盛开之时,僧人备好素斋,邀集文人名士赏花对诗。</p><p class="ql-block">当时有名的纪晓岚、洪亮吉、顾亭林、何绍基、龚自珍、林则渠等人以及宣南诗社,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和诗篇。</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以其丁香闻名,京城有谚:“崇效寺的牡丹,花之寺的海棠,天宁寺的芍药,法源寺的丁香。”四月初,丁香花绽放,幽香沁脾,淡紫色与白色的绒球如祥云般点缀枝头,与红墙青瓦相互映衬,禅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谢谢朋友们的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