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27日中午12:30,午餐后,团队离开汉中勉县,前往汉中宁强县的青木川镇。</p><p class="ql-block">车上掠影。汉水旁的沔“miam”阳楼,该楼是勉县的文化旅游地标性建筑,位处城市中心。沔阳楼为塔楼式建筑,高66米,外共7层(内13层),楼前是沔水湾广场,为人们休闲娱乐、社会文艺演出、政府重大活动场所。沔取自于沔水,山南水北谓之阳,这就是沔阳楼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勉县距宁强县的青木川约140公里,车程约3小时。</p><p class="ql-block">但因国道修路施工,地导小张根据导航,建议陈师傅走县乡公路。当距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时,对面来的大车司机告诉陈师傅,前面有限高限宽,旅游车无法通行。我们只好无功而返,经两个张导和陈师傅协商,决定上高速,一路向南绕道四川广元,再折回向北去青木川。</p> <p class="ql-block">团队到达青木川镇,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计划3小时的路程却绕道走了7小时,地导美女小张,很不好意思,一再给大家道歉。团队全体成员给予她充分的的谅解,体现我们了我们太原晋旅团友的良好素质。</p><p class="ql-block">晚餐后,团队步行穿过古镇新街和旧街,入住秦州别院酒店。</p> <p class="ql-block">古镇夜景。</p><p class="ql-block">青木川位于陕西西南角,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惊”之称。这里曾是入川的要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镇夜景。</p><p class="ql-block">青木川古建筑主要以回龙场街为主,该街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自清咸丰以来陆续修建。民国年间青木川一魏姓人也进行了维修,并建有三处魏氏住宅和其倡办的一所中学。</p><p class="ql-block">这里是电视剧《一代枭雄》的主要拍摄取景地,该剧改编自叶广苓小说《青木川》,以民国时期的青木川(剧中称“风雷镇”)为原型,讲述了何辅堂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3月28日早上6:30,我起床后,一人去登山。昨晚看到山上有个亭子,站在那里可俯瞰全镇。</p> <p class="ql-block">经过回龙场门洞。早上的街道,冷冷清清空无一人,人生地不熟的还真有些胆却。</p> <p class="ql-block">由于团队7:30集体去吃早餐,不再回到酒店,所以我必须快去快回。</p> <p class="ql-block">我不知路有多远,只知方向。当我登上山顶,已是7:05,用时25分钟。山上也看不到一个游客,只好自拍留念。山上的亭子叫“回龙阁”,可登高远眺。</p> <p class="ql-block">站在回龙阁二层,凭栏眺望,古镇街道的建筑自下而上蜿蜒沿伸,金溪河绕着古镇转了个弯,古街形似一条卧龙。</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太紧,只能拍几张风景照后匆匆下山。如果时间富裕一点,天气再晴朗一些,照片会拍的更好。</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们跟随张导去游览古城。</p> <p class="ql-block">参观古镇上的“魏氏庄园”。</p> <p class="ql-block">它是民国时期当地知名绅士魏辅唐的居所和政务处理地。该宅院由新、老两套宅院组成,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整体布局呈“田”字形,是楚汉文化与巴蜀文化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 </p> <p class="ql-block">老宅:建于1929年,为典型中式建筑,采用两进天井院子的布局,传统古朴,展现了中式建筑的对称美和功能性。</p> <p class="ql-block">新宅:建于1932年,融入西方建筑元素,高大气派,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这是青木川古镇的东门,昨晚我们就是从这里进入古镇。早上光线好,大家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9:00,团队驱车前往川北~阆中古城,两地距离约230公里,车程约3小时。中午13:00,我们到达阆中,在“巴适巴味”饭庄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嘉陵江从古城边缓缓流过,江水碧绿清澈。</p> <p class="ql-block">阆中古城属四川南充市管辖,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国家5A级景区,千年古县,阆中古城,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古称保宁。</p><p class="ql-block">这样,中国四大古城我都走过了。</p> <p class="ql-block">古城老街中心的地标建筑~天中楼。</p><p class="ql-block">中天楼,传始建唐宋,不能远纪。明清复建,有清代间中诗人金玉麟“十大栏杆三折上,万家灯火四围中”的盛景描述。民国初年,因街口狭隘,一念拆毁。至2006年修复。楼居古城中轴线。应“天心十道”,为典型的风水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的“北川道贡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科举文化博物馆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建筑、科举制度和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和展示场所。</p> <p class="ql-block">参观古镇中的“北川道署”。</p> <p class="ql-block">署内一堂。</p><p class="ql-block">北川道署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辖有保宁府、顺庆府、隆庆府、潼川州等31州县,曾在明末清初,被作为四川的临时省会,历时约17年。</p> <p class="ql-block">署内二堂。办案须清、慎、勤。</p> <p class="ql-block">署内三堂。天理,国法,人情,这是当时办案的三大准绳。</p> <p class="ql-block">参观古镇中的“汉桓侯祠”。</p> <p class="ql-block">汉桓侯祠,又名张桓侯祠、张飞庙,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重建遗存,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由山门、 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p> <p class="ql-block">据《三国志》载,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以张飞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关羽被害之后,张飞在阆中准备挂孝伐吴,他命部将范强、张达在三日内赶制白盔白甲。范、张二人心怀不满,密谋杀害了张飞。故张飞遗体葬于阆中。</p> <p class="ql-block">敌万楼后檐可以看到牌匾“虎臣良牧”,此匾为清顺治年间四川提督李国英所题。所谓“虎臣”是说张飞作战勇敢,为蜀国的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五虎上将之一,是朝廷的重臣。“良牧”指张飞是地方上的好官,张飞在阆中做了7年父母官,为当地的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p> <p class="ql-block">张飞是员猛将,殊不知他的隶书写的如此工整漂亮。</p> <p class="ql-block">石碑“纯正不屈,书如其人”,据说是朱元璋的题词。此题词应该是朱元璋为岳飞而题吧?</p> <p class="ql-block">大殿。始建于蜀汉,清道光22年重建,殿内供张飞塑像,是祭拜张飞的主要殿堂。</p> <p class="ql-block">17:30参观结束,全体团员在“汉桓侯祠”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傍晚19:45,团队入住阆中“印象大酒店”,今晚没有晚餐,大家可以上街逛逛,品尝当地美食。</p> <p class="ql-block">3月29日上午9:00,团队离开阆中古城,前往位于四川广元的剑门关。两地距离约260公里,车程约2.5小时。美女地导小张在车上给大家介绍剑门关。</p> <p class="ql-block">中午12:00,团队到达广元,在“帅府酒店”吃当地特色美食“豆腐宴”。午餐后前往剑门关景区。</p> <p class="ql-block">中午12:50,我们来到剑门关景区。</p><p class="ql-block">剑门关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是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风景区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剑阁道、七十二峰、小剑山、姜公祠、钟会故垒、金牛道、后关门、石笋峰、梁山寺、雷霆峡、翠屏峰、仙峰观、古剑溪桥、志公寺、鸟道等。这里是巴蜀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团队由北门进入,先乘缆车🚡去山顶的观光玻璃平台,然后下行去剑门关,最后从南门出。这样省时省力。</p> <p class="ql-block">在缆车上可俯瞰剑门关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缆车上拍摄悬崖峭壁上的登顶步行道。</p><p class="ql-block">这两条登顶步行道,分别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鸟道和猿猱道,</span>天气晴好时对游人开放,鸟道不收费,猿猱道收费68元,但都须签生死协议。但两条线路都有年龄限制,65岁以上老人禁行。我体力不错又无恐高症,不是年龄限制还真想走走。</p><p class="ql-block">很多人把“猿猱道”读成了“猿猱(rou)道”,其实正确的读音是“猿猱(nao)道”。猱在古文中指的是善于攀援的猿猴。</p><p class="ql-block">李白的《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和“猿猱欲渡愁攀援”。这两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蜀道的凶险,连鸟兽都难以跨越!</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上玻璃栈道上,可极目远眺,也给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玻璃栈道下是万丈深渊,胆小或有恐高症的人还真不敢上来。</p> <p class="ql-block">人在玻璃栈道行走,鞋套和玻璃摩擦,不仅能听到玻璃的炸裂声,还能看到玻璃炸裂时的蓝色电光⚡️,更给人带来恐惧感,朋友,您敢在此行走吗?</p> <p class="ql-block">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描绘剑门关雄奇险峻与历史沧桑的诗篇。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p><p class="ql-block">李白《蜀道难》</p><p class="ql-block">“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以夸张手法强调其易守难攻的地势,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描述。</p><p class="ql-block">杜甫《剑门》</p><p class="ql-block">“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向北。”杜甫以雄浑笔触描绘剑门关的天然屏障作用,反映其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p><p class="ql-block">“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此诗借雨中骑驴入关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可远眺雄伟壮观的剑门关。</p><p class="ql-block">我们学院离退休处,为老师们举办有“古诗词鉴赏学习班”,评聘山西大学教授薛新平老师授课,已坚持数年。前几年,当我聆听他讲授李白的《蜀道难》,就萌生了到这里一游的愿望,今天如愿以偿了。</p> <p class="ql-block">在此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近景,游客们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找到剑门关留影的最佳角度,团友纷纷在此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登上剑门关城楼,剑门关,我来了!走过剑门关,人生从此无难关!</p> <p class="ql-block">近拍剑门关城楼上的匾额“天下雄关”。这是当代书法家何应辉题写,意指剑门关的雄险为天下第一。</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城楼上的楹联:“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团队成员在剑门关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据《寰宇记》所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率军北伐魏国时,曾途径大剑山。被群峰的雄伟与山势的险峻深深震撼,他便下令军士们凿山岩、架设飞梁、搭建栈道,并垒石构筑起一座雄关。因其形状酷似门户,这座关隘被命名为剑阁或剑门。</p> <p class="ql-block">刘备过关。</p><p class="ql-block">刘备(161-223),字玄德,三国蜀汉先主。建安十七年(211年)入蜀北上,首次途经剑门关赴紧邻的葭萌关,即昭化。建立攻取成都的大本营,后多次往返剑门关,取成都,谋中原,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p> <p class="ql-block">姜维守关。</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蜀汉景耀六年(263)九月,汉中失守,大将军姜维自沓中撤兵,与廖化、张翼、董厥退守剑门关,列营守险3月,以3万之师拒魏将钟会13万大军,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后主刘禅投降,守关将士怒而拔刀劈石,姜维设计诈降钟会。</p> <p class="ql-block">北伐军行图。</p><p class="ql-block">从蜀汉建兴五年(227)到景耀五年(262),为巩固政权,兴复汉室,蜀汉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姜维先后16次北伐魏国。剑门关成为北伐大军的主要通道和粮草供给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姜维神像石。</p><p class="ql-block">蜀汉大将军姜维赤胆忠心,志继孔明,力复汉室。传说其死后,英魂返关,在隘口化作武士神像,护佑蜀汉故土。</p> <p class="ql-block">“走过剑门关,人生无难关”,我在剑门关祝家人和朋友们,平安健康!</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团队在广元入住天曌酒店。</p> <p class="ql-block">3月30日8:30,早餐后我们乘车前往千佛崖景区。</p><p class="ql-block">千佛崖造像始凿于南北朝,隋唐时期开凿最多,其后历代都有建造和重塑,故有“历代石刻艺术博物馆”之称,是我国南方地区佛教造像规模宏伟、保存较好的石窟群之一。石刻南北绵亘200余米,现存龛窟400余个,造像7000余,颇有敦煌莫高窟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位于在嘉陵江东岸。1961年,千佛崖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元市千佛崖石刻艺术博物馆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大云寺创建于北魏晚期,初名柏堂寺,武则天当皇帝后下令在全国各州置大云寺一区,因而改作大云寺。现存佛殿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广元县令张赓谟捐资修建。</p> <p class="ql-block">金牛道遗址。</p><p class="ql-block"> 金牛道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等,取“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是穿越巴山沟通秦蜀之间的主要道路。金牛道约从三国时期就从干佛崖前经过,以后遂成通衢,历代皆循千佛崖以行。</p> <p class="ql-block">1935年国民政府修筑川陕公路,凿崖开路,给石窟造成较大破坏。</p><p class="ql-block">棚下为遭到破坏难以修复的石刻造像。</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摩崖造像,全长388.8米,山崖顶高84米,窟龛最高处距地面45.5米,龛窟作多层次排列,最多达13层,现有54窟、819龛,大小造像7000多躯。</p> <p class="ql-block">背景石壁上有石刻“千佛崖”三字。这里的石窟规模较小,多属民间开凿。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莫高窟石窟我都去过,感觉这里的石窟很难与前三者石窟媲美。</p> <p class="ql-block">大佛窟。</p><p class="ql-block">大佛窟开凿于北魏晚期,是千佛崖开凿时间最早的洞窟,距今1500余年。现存一佛二菩萨三尊大像为北魏遗存。</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p><p class="ql-block">莲花洞始凿于北魏晚期,武周时期进行改凿,窟内造三世佛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其中弥勒佛居中正是当时政治气氛下的产物,是武则天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中心柱窟。</p> <p class="ql-block">北大佛窟(138号窟 唐)。</p><p class="ql-block">敞口平顶窟,后壁低坛凿一佛二弟子,主尊为弥勒佛,高4米,是嘉陵江流域开凿最早的弥勒大佛。</p> <p class="ql-block">神龙窟。</p> <p class="ql-block">涅槃龛。</p> <p class="ql-block">千佛窟。</p> <p class="ql-block">持莲观音窟。</p> <p class="ql-block">我一人登上石窟的最高处游览,石窟边就是美丽的嘉陵江。</p> <p class="ql-block">以前石窟旁边就是108国道。(展馆中翻拍)</p> <p class="ql-block">上午10:40,游览皇泽寺。</p><p class="ql-block">皇泽寺,位于广元市利州区皇泽路97号嘉陵江畔,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创建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唐初的不断发展,渐成规模。武则天称帝后,为纪念自己的龙兴之地(武则天出生于广元),始赐名“皇泽”,寓其“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义。</p> <p class="ql-block">.曌”是武则天为自己名字造的字,其正确读音为zhào,与“照”同音同义。象征“日月凌空,普照大地”的寓意,该字结构由“日”“月”“空”组成,体现阴阳共存与光明之意,反映了武则天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寺庙有1500余年的历史。 寺内现有二圣殿、武氏家庙、武后真容殿、大佛楼、五佛亭、角楼等建筑,供奉有唐高宗、武则天真容和武则天父母武士彟、杨氏之像。寺庙里既供佛祖,又祀皇帝。</p> <p class="ql-block">大佛楼。</p> <p class="ql-block">五佛亭。</p> <p class="ql-block"> “广元府记”碑 原在城内政府街的衙门口,1974年迁到皇泽寺内作为文物陈列。碑体为龙骨石制成,高2.6米,宽1.38米,通碑刻923字,正文为908字,碑上部分字迹今已漫漶莫辨。此碑立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是记录广元于元代至元十四年建府的历史证据。现列为县级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石碑~宋庆龄先生对武则天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内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摩崖石刻造像及其历代碑刻,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观赏和研究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广元火车站拍摄。</p><p class="ql-block">广元为什么将凤凰作为城市名片呢?这还是和武则天有关,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传说武氏媚娘出生之时,有一只彩凤在她家的房屋翱翔了一圈,随后向东山飞去,武父一时兴起便把广元的西山称作乌龙山,将东山称作凤凰山。</p><p class="ql-block">午餐后,陈师傅和地导小张女士把我们送到广元站,15:40分乘G3210次高铁返太原,21:08分抵达,至此,6日的“汉文化之旅”圆满结束。</p><p class="ql-block">谢谢朋友们的浏览与关注,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