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围堵与文明突围

马永辉(飞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霸权围堵与文明突围</p><p class="ql-block"> (借助豆包AI对本文进行了优化)</p><p class="ql-block"> 当陨石威胁地球时,全人类会放下分歧共同应对;而当霸权主义威胁文明发展时,觉醒的民族也必将凝聚成钢铁长城。历史反复证明,国际秩序从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每个国家都有平等发展的神圣权利。先进国家带动后进本是文明之义,但若将技术优势异化为掠夺工具,把经济霸权包装成"天定命运",这不仅是战略误判,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p><p class="ql-block"> 当前中美博弈的本质,是守成大国对新兴文明体的非理性围堵。从加征关税到科技脱钩,从长臂管辖到舆论抹黑,某些势力正将"修昔底德陷阱"自我实现的预言推向极致。这种建立在技术垄断和金融霸权基础上的"现代殖民主义",不仅违背多边主义精神,更在摧毁全球产业链的信任基石。当芯片成为战略武器,学术交流变成情报战场,我们看到的不是良性竞争,而是文明对话机制的严重退化。</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场关乎国运的世纪博弈,每个中国人都应清醒认识到:这不是普通的贸易摩擦,而是决定未来百年世界文明走向的意识形态较量。当霸权国家将华为、TikTok等中国企业作为"数字排华"的祭品时,当"小院高墙"政策试图锁死发展中国家上升通道时,妥协退让只会换来更猛烈的遏制。历史从不会怜悯犹示弱者,在文明存续的关键时刻,需要的是全民的战略定力。</p><p class="ql-block"> 具体而言,我们应当:首先在认知层面破除"技术依附"迷思,既承认差距又不妄自菲薄;其次在消费领域支持国产替代,用市场力量哺育自主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各自岗位践行工匠精神——科研工作者勇闯"无人区",产业工人打磨"中国精度",企业家构建"备胎方案"。就像当年"两弹一星"工程凝聚起全民智慧那样,今天我们需要在半导体、工业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再造集体攻关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这场较量终将证明:中华文明的韧性不在于称霸世界,而在于总能在危机中开辟新路。从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到今天"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我们始终在证明:世界完全可以超越零和博弈,走向美美与共。当东风压倒西风成为历史陈迹,人类终将明白——真正伟大的复兴,从来不是某个国家的独奏,而是全体文明的交响。</p><p class="ql-block"> 回望苍穹,那些曾威胁地球的小行星,最终都化作了照亮夜空的流星。当下的博弈也终将成为人类走向命运共同体的注脚。在这个过程中,14亿人每个岗位的坚守,每次消费的选择,每份技术的突破,都是在为新的文明范式奠基。这既是对国家负责,更是对人类的未来负责。</p><p class="ql-block"> 飞翔(马永辉)2025年4月12日晨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