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于摄影爱好者而言,追光逐影是永不停歇的奔赴。在潮汕的日子,我晨迎破晓朝晖,暮捕阑珊灯火,试图将潮汕的绰约风姿,悉数封存在相机的方寸之间。</p> <p class="ql-block"> 3月24日,是潮汕之行的最后一天。晨光熹微时,我已漫步街头、深入公园,用镜头捕捉潮汕的每一抹灵动。直至8点30分,才与旅友一同乘车,前往被誉为“潮汕古建筑博览中心”的龙湖古寨。</p> <p class="ql-block"> 踏入寨门,岁月的痕迹扑面而来。保存完好的古寨门,墙体斑驳,静静诉说着往昔的风雨沧桑;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引领我们走进古寨的悠悠岁月。</p> <p class="ql-block"> 古寨内,“三街六巷”纵横交错,古第巨祠星罗棋布,100多座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豪宅沿带状分布。道路两旁,明清建筑鳞次栉比,“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等潮汕传统建筑风格尽显。九宫八卦的布局,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令人心生敬畏;硬山顶、悬山顶的屋顶,搭配精美的嵌瓷装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人物故事跃然眼前,每一处精妙入微的细节里,都深深蕴藏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p><p class="ql-block"> 一位游客轻轻倚靠在刻有松龄鹤寿精美图案的石雕墙壁旁,脸上洋溢着笑意,定格下这充满古韵的瞬间,留下珍贵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方伯第”是明嘉靖年间广西左布政使刘子兴的宅第,因年久破旧,于1923年由刘子兴的裔孙、一代侨领刘正兴先生重建。 建筑特色是以中式为主、西式为辅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坐北向南,呈四进一后包带后花园布局,总占地总面积约1650平方米。建筑工艺精致,荟萃了木雕、石雕、贝雕、嵌瓷、彩绘、贝灰塑等潮汕民间工艺精华,又融入外来建筑艺术和中国宫殿建筑风格,墙体有苗竹片连结,屋顶橼子两侧夹有铁条加强。</p> <p class="ql-block"> 宗祠府第间,故事静静流淌。黄氏宗祠的门神彩绘栩栩如生,檐角木雕的巨龙仿佛即将腾云而去。</p> <p class="ql-block"> “阿婆祠”前,“椒实蕃枝”的匾额引人驻足,这座潮州唯一为侍妾母亲而建的女祠,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富商黄作雨的拳拳孝心。</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寨,处处是生活的烟火气。老人们坐在门口,或悠闲聊天,或专注手工,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淳朴的笑容与亲切的乡音,满是浓浓的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 走进传统潮汕民居,木雕、石雕、砖雕令人称绝。木雕门窗镂空雕花,细腻精美;石雕柱础、栏杆造型各异,工艺精湛;砖雕照壁图案繁复,栩栩如生,无不彰显着潮汕民间工匠的非凡智慧与技艺。</p> <p class="ql-block"> 导游轻抚斑驳石柱,讲述着潮州唯一探花姚宏中的故事,寨中五座牌坊,有三座是为龙湖先贤而立。祠内的“家风文化展”中,泛黄的族谱记载着“诗书传家,清白继世”的祖训,这座寻常祠堂,实则是潮汕家风教育的生动注脚。</p> <p class="ql-block"> 这幢门前写有“明经第”的古建筑,说明该家族在历史上有人通过明经科考试获得功名,是家族荣耀的象征,反映出该家族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传统,也显示了其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声望。</p><p class="ql-block"> “明经第”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潮汕传统民居样式,通常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庭院深深,木雕、石雕、嵌瓷等装饰精美,工艺精湛,体现了潮汕民间工艺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 转角处的侗初师祠,更是令人惊叹。这座明代学子为恩师所建的祠堂,木雕窗棂上刻着“程门立雪”的典故,潮州罕见的“先生祠”,传承着尊师重道的千年古风。</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古寨街巷,每条巷子都有独特的韵味。有的狭窄幽深,翠绿藤蔓爬满墙壁,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光影斑驳;有的较为宽敞,两侧古老的店铺和作坊虽大多不再营业,但陈旧的招牌与古朴的店面,仍能让人遥想当年的热闹繁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与我们同行女士停下脚步,让我为她们定格这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 我的相机存储卡里全是古寨美照,女士们手上拎着刚从古寨买来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至10点,下午就要返程回衢州,不得不结束在龙湖古寨的游览。坐在返程车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古寨,心中满是不舍。</p> <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潮汕的历史与文化;又似一首悠扬的民谣,传唱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从汕头小公园到潮州的韩文公祠、广济桥、牌坊街,再到龙湖古寨,每一处景点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让我对潮汕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热爱。我期待着下一次与潮汕的重逢,去探寻更多的美好与未知。</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江国华 黄卸寿 徐志花</p><p class="ql-block">文字编写:江国华</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江国华</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2日于浙江衢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