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色革命传统,今日,武汉科技大学离退休处校产党支部,组织了党员同志们赴武汉二七纪念馆开展“传承二七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党史历程,汲取奋进力量。武科大离退休处、校产党支部开展了参观二七大罢工纪念馆主题党日活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丰碑矗立忆峥嵘</p><p class="ql-block">在庄严肃穆的二七烈士纪念碑前,首先安排组织党员们整齐列队,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集体默哀并行三鞠躬礼。在烈士纪念碑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纪念碑高23.27米,寓意1923年2月7日的历史时刻,碑身镌刻着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二七烈士纪念碑”七个镏金大字,顶端的飞轮雕塑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团结与力量。面对鲜红党旗,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要把铿锵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表达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历史长河寻初心</p><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展厅,通过七个主题展区系统学习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脉络。从“铁路工人血泪筑成京汉路”的苦难过往,到“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的罢工壮举;从林祥谦烈士临危不惧、英勇就义的事迹,到施洋烈士以笔为剑、慷慨赴死的担当,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幕幕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开展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在“二七”精神传承展区,驻足观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弘扬二七精神的题词,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英模事迹。其中,林祥谦烈士的怀表、江岸京汉铁路工会会员证徽章等一级文物,让大家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碑座四面,镶嵌着白色大理石的浮雕艺术装饰,前面为象征工农团结、高举革命火炬的图案,左右两侧嵌有浮雕画图,生动地再现了武汉各工团声援罢工和铁路工人赤手空拳与全副武装的反动军警英勇搏斗的壮烈场面。座后刻有碑文,记述“二七”大罢工斗争中的英雄事迹,碑后纪念馆内还陈列有“二七”革命斗争史料和烈士遗物,周围繁花簇拥,青松环抱,瑰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二七烈士纪念碑左右两边的暗红色雕像墙雕刻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场景。这些雕像墙生动再现了武汉各工团声援罢工和铁路工人赤手空拳与全副武装的反动军警英勇搏斗的壮烈场面,这是左侧雕像墙,再现了工人声援罢工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右侧雕像墙 描绘了工人与军警搏斗的场景。这些雕像不仅是对历史的真实再现,也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p> <p class="ql-block">为二七烈士纪念碑,献上花篮。</p> <p class="ql-block">蹬上二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武汉各个学校和社会团体,二七纪念馆设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最上面一排中间的,是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将二七纪念馆设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精神的深度传承。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二七纪念馆以林祥谦怀表、江岸工会会员证等珍贵文物为载体,生动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的革命意志。这一举措将"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与红色基因培育相结合,通过沉浸式教育场景,引导青年学生和教职员工在历史现场感悟"二七精神"的时代价值,强化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情感认同。基地的设立不仅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更以革命历史为教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武汉样本。</p> <p class="ql-block">蹬上展馆二楼,右转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列火车头模型。火车头作为铁路工业的代表,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团结。罢工期间,铁路工人通过拉响汽笛作为行动信号,例如江岸机厂工人黄正兴在1923年2月4日拉响罢工汽笛,宣告全线罢工开始,火车头因此成为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符号。</p> <p class="ql-block">火车头是念馆内的展陈设计注重细节的象征性。例如,二七烈士纪念碑顶端的“大鹏飞轮”雕塑源自京汉铁路工会会徽,寓意工人对自由与民主的追求;而火车头模型作为展厅入口的核心展品,则通过其工业形态强化了铁路工人作为斗争主体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摸型火车头既是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具象标志,也是工人阶级团结抗争精神的浓缩体现,同时承载了历史叙事与艺术象征的双重功能。通过这一展品,传承“二七精神”。</p> <p class="ql-block">武汉二七纪念馆的第一展厅主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武汉的活动和二七大罢工的历史背景。展厅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模型,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武汉的活动情况,包括中共武汉区委的成立、中共湖北区委的成立以及中共三大在汉口召开的情景。此外,展厅还详细介绍了二七大罢工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展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斗争精神。通过这些展示,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武汉的活动以及二七大罢工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铁路工人用血泪筑起京汉路。</p><p class="ql-block">1840鸦片烟战争后期,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行划分势力范围,攫取在中国驻军队、设银行、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使中国国土破碎,主权沦丧,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自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全长1200多公里,于1906年建成通车,当时的铁路,是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工具,是军阀争霸割据的武器,是买办官僚的吸血管。绵绵铁路线,诉不尽劳工们悲惨凄苦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率先用炮舰轰开中国大门。</p> <p class="ql-block">京汉铁路工人早期状况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产业工人的典型困境。1906年铁路通车后,3万余名工人受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双重压迫,每日工作长达10至17小时,月工资仅6至18元,而局长月薪高达600元。他们居住在简陋工棚,缺乏医疗保障,工伤事故频发却无处申诉。比利时承建方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工人在危险环境中作业。</p> <p class="ql-block">在残酷剥削下,工人自发组织工会反抗。1921年李大钊、邓中夏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史文彬等工人领袖。1923年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遭军阀镇压,引发全路大罢工,最终酿成"二七惨案",52人牺牲、300余人受伤。这场斗争虽失败,却彰显了工人阶级的团结力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积累了经验,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起点。</p> <p class="ql-block">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成立于1922年1月22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其诞生植根于三重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一、工人阶级的生存困境</p><p class="ql-block"> 京汉铁路作为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控制的经济命脉,工人长期遭受残酷剥削。却需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工伤风险。江岸机务段工人黄正兴回忆:“工头随意调整钟表克扣工时,迟到一分钟就扣半天工钱。”这种压迫催生了工人自发的反抗意识。</p><p class="ql-block"> 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引领</p><p class="ql-block"> 1920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潭秋、林育南、项英等深入江岸工人区,通过劳动补习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武汉分部派项英常驻江岸,以“兄弟会”形式秘密串联工人。1922年1月,在施洋律师的法律指导下,工人代表在汉口刘家庙老君殿召开成立大会,正式组建江岸工人俱乐部,选举林祥谦为财务干事。</p><p class="ql-block"> 三、全国工运高潮的推动</p><p class="ql-block">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胜利后,全国工人运动进入高潮。江岸工人俱乐部的成立正是这一浪潮的产物。俱乐部以“联络感情、增进知识、互相扶助、共谋幸福”为宗旨,下设宣传、教育、纠察等部门,迅速发展会员2000余人。其活动引起京汉铁路全线响应,同年4月长辛店工人代表大会决定筹备总工会,江岸俱乐部成为重要支点。</p><p class="ql-block">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转向有组织的政治觉醒。1923年“二七惨案”中,它作为京汉铁路总工会秘密办公地,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大罢工,最终以林祥谦等烈士的牺牲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的悲壮篇章。这座诞生于压迫与觉醒中的工人组织,不仅是武汉工运的策源地,更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起点。</p> <p class="ql-block">“武汉二七纪念馆的第二展厅展览“京汉铁路总工会的筹备和成立”。该展厅详细介绍了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权益、成立总工会所做的努力,包括三次筹备会议的召开背景、工人代表的活动,以及1923年2月1日总工会成立大会的艰难历程。展览通过实物、图片和场景还原,展现了工人们在军阀阻挠下坚持斗争、最终成功建立总工会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却遭到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镇压。军警捣毁会场、查封工会,并驱逐工人代表。当晚,总工会秘密决定将办公地迁至汉口江岸,并于2月4日发动全路总罢工,提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的政治口号。</p> <p class="ql-block">武汉江岸机务段作为罢工的核心区域,成为斗争的前沿。2月4日上午9时,江岸分工会委员长林祥谦一声令下,机务段汽笛长鸣,京汉铁路全线2万余名工人响应,1200公里铁路网瞬间瘫痪。罢工期间,工人组织严密,纠察队维护秩序,调查团刺探敌情,宣传队向民众揭露军阀罪行,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p> <p class="ql-block">工人纠察队,赤卫辉煌。</p> <p class="ql-block">反压迫,反剥削,京汉铁路全线大罢工。</p> <p class="ql-block">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期间,社会各界声援浪潮如星火燎原,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阶级觉醒与团结力量。罢工爆发后,全国20多个城市的铁路、矿山、纺织等行业工人迅速响应,津浦、粤汉、道清等铁路工人相继罢工,形成全国性工运联动。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工团联合会组织数万市民集会,高呼"支援二七工人""打倒军阀"等口号,武汉工团联合会更发起募捐活动,三天内筹集银元2万余元接济罢工工人。</p> <p class="ql-block">罢工持续3天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驻华使团施压北洋政府,要求“迅速恢复秩序”。吴佩孚随即调派湖北督军萧耀南、京汉铁路警务处长赵继贤等,制定了“先杀江岸,次击长辛店”的镇压计划。2月7日下午,2万余军警携带机枪、步枪,向手无寸铁的工人群众举起屠刀。</p> <p class="ql-block">罢工引发帝国主义与军阀的恐慌。2月7日,吴佩孚调集2万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展开屠杀。在江岸,反动军警包围机务段,向手无寸铁的工人开枪,当场打死32人,打伤200余人。林祥谦被绑在站台木桩上,敌人持刀威逼他下令复工,他怒斥:“头可断,工不可复!”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1岁。同一天,长辛店、郑州等地工人也遭镇压,全路共52人遇害、300余人受伤,史称“二七惨案”</p> <p class="ql-block">青年学生成为声援主力。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学生罢课游行,散发《为二七惨案告全国同胞书》,揭露军阀暴行。北京学生组织"二七后援会",深入工厂演讲,与工人联合成立纠察队维护秩序。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表宣言,号召青年"与工人阶级并肩作战",并组织团员秘密运送物资至罢工前线。</p> <p class="ql-block">二七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林祥谦烈士遗物</p> <p class="ql-block">林祥谦烈士下达罢工命令的怀表(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我不怕事,不怕死,反对强爆。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万个施洋!</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二七惨案的历史意义与现代铁路精神的传承展开,既包含对革命事件的总结,也体现红色基因在当代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初次“实战检验”。作为罢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首次在大规模群众运动中展现了动员能力与战略智慧。李大钊、陈潭秋、项英等早期领导人深入工人区办夜校、建工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罢工中建立的“纠察队—宣传队—调查团”组织体系,体现了党的组织优势。尽管罢工因敌人镇压失败,却为党积累了领导大规模群众斗争的经验,成为后来革命实践的“预演”。</p> <p class="ql-block">二七大罢工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重要坐标。</p><p class="ql-block">京汉铁路是帝国主义(如比利时资本)与封建军阀(如吴佩孚)勾结控制的经济命脉,工人遭受的双重压迫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罢工不仅是劳工对资本剥削的反抗,更是对帝国主义侵略、军阀独裁统治的公开宣战,首次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诉求诉诸行动,与后来的国民革命形成历史呼应。</p> <p class="ql-block">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所孕育的“二七精神”,以“坚定信仰、团结抗争、牺牲奉献”为核心,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精神图腾,更在抗日战争中化作激励民族觉醒的火炬。这种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精神,与抗日战争的历史任务深度契合,从工人阶级的斗争传统升华为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共同信念,在多个维度影响了中国抗战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二七精神: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精神火种与实践先声</p><p class="ql-block">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所铸就的“二七精神”,以“坚定信仰、团结抗争、组织纪律、牺牲奉献”为核心,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里程碑,更成为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重要精神源泉与实践参照。这种诞生于早期工农运动的革命精神,在国民革命与土地革命的浪潮中持续发酵,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路径。</p> <p class="ql-block">二七精神是中国人民永久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弘扬二七传统,继承二七精神</p> <p class="ql-block">二七精神是不朽丰碑,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奋斗争先,不忘使命。</p> <p class="ql-block">勇当火车头,同心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2035年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p> <p class="ql-block">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现代铁路强国。</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党员们在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大家高举右手,庄严宣誓,誓言铿锵,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武汉科技大学离退休处、校产党支部的党员们接受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新的起点,把“二七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牢记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p> <p class="ql-block"> 薪火相传担当使命</p><p class="ql-block">回到学校,组织党员们围绕“如何传承二七精神,发挥余热贡献”展开讨论。校产支部党员将继续发挥余热,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题,让红色基因在服务保障中延续;校产党支部党员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二七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宝贵财富,更是新时代党员同志们的精神灯塔。”全体党员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将“坚定信仰、团结奋斗、纪律严明、勇于奉献”的二七精神融入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们接受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武科大人的责任担当。</p> <p class="ql-block">此次参观对离退休处的校产党支部的党员们意义深远。对于离退休党员而言,我们经历了国家不同发展阶段,见证了中国从艰难探索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参观二七大罢工纪念馆,唤起了我们党员同志们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道路上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我们党支部成员纷纷表示,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会继续发挥余热,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后代铭记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