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华】让孩子享受阳光与自然

厚辣辣

<p class="ql-block">1. 项目背景:深圳城市快速扩张,但学校用地未相应提升,在学位大量增加情况下,如何在原有校区改进和扩建成为难题,由此产生“8+1计划”探索高密度校园建设,其中包括阳光小学等多所学校改造项目。</p><p class="ql-block">2. 原校区问题:以某学校为例,校区建于二三十年前,呈王字形设计 ,中轴线活动平台虽宽敞,但存在空间利用不合理问题。半室外空间受欢迎,但因缺乏更多阴凉处,学生活动受影响,且绿化过于茂密,挤压了室外活动空间,对城市空间也不够友好。</p><p class="ql-block">3. 改造思路与措施</p><p class="ql-block">◦ 功能布局调整:将乒乓球馆、篮球场、书馆、羽毛球馆、报告厅等功能移至足球场和体育场下,满足功能需求。</p><p class="ql-block">◦ 保留与融合:保留校园大榕树,围绕它进行建筑的扭转、反和延长,使新旧建筑相融合,形成校园记忆和功能节点。拆除旧人塔,拓展校园广场。</p><p class="ql-block">◦ 打造新中轴线:通过折叠楼梯串联新旧建筑间的塑颜带,形成新中轴线,不仅作为交通空间,还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为学生提供丰富户外体验。</p><p class="ql-block">◦ 校园与社区融合:将3米宽的人行道向内推进3米,使上方球场倾斜与大树吻合,形成起伏空间,让大树成为建筑元素,同时满足社区居民休闲需求,设置共享入口,部分场馆周末、假日或放学后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优化体育设施布局:在篮球场夹层设置架空跑道,满足学生跑步需求;设置下沉广场,利于自然通风;利用大斜面打造艺术化空间,用于集散、交流活动或可能改造成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采用巨大圆形天窗,引入自然光和绿意,实现良好通风 。</p><p class="ql-block">4. 项目进程:2019年底开始建设,2022年9月投入使用,建设周期历经疫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