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头戴铝盔走天涯,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b>这是歌声传唱的石油工人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b>这是石油工人战天斗地、勇擒油龙的豪迈气概。</p><p class="ql-block"> 铁人王进喜手扶刹把开钻机、跳进泥浆池战井喷,一身油工衣,粗犷豪迈,顶天立地,无私无畏,正是百万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1970年代以来一直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那么,十几万石油干部,特别是以石油学院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干部,以及走上管理岗位的领导干部,他们是怎样的一批人,有着怎样的情怀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70-1980年代的胜利油田总部机关</p> <p class="ql-block">(1987年我在油田宣传部宣传文化科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我是1985年大学毕业直接进入油田机关,从宣传干事到宣传科长,从人事副处长到二级单位党委书记,工作了近40个年头,耳闻目睹了各级干部和领导,更是在岗位上共同战斗、同甘共苦,耳濡目染、切身感受到了石油干部的勤奋敬业与拼搏奉献。但,就象我们只看到大海的蔚蓝与近岸的波涛,却看不到大海深处的洋流汹涌;只看到同事朋友的笑脸与平静,却不宜看到那生活背后的艰辛与苦楚,又怎能知道一个老领导老石油老大学生一生的热爱执着与思想深处的波澜壮阔呢?《我们热爱生活--走进历史的深处》(以下简称《热爱》)则毫无保留、毫不造作地把自己的奋斗与思想跃然纸上,让我们真切地感触到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大学生的热爱与情怀。</p> <p class="ql-block"> (和蔼可亲的老部长 图片摄于《热爱》)</p><p class="ql-block"> <b> 《热爱》的作者张福禄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位领导,也是我从事宣传工作的启蒙导师。</b>我是师专毕业,本应该去当老师的。张部长时任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到学校选人进机关,我才有幸直接进入机关,从此走上了管理岗位。更幸运的是,1986年3月,我刚参加工作半年多,就随张部长参加了闻名全国的孤东石油大会战。正是通过这次会战,编写简报,采写通讯稿,编辑图书,在部长手把手指导下,才懂得了一些宣传工作的方法和技巧。1990年又跟随张部长组织实施了油田基层队思想政治工作达标活动,1991年跟随张部长参加了庆祝胜利油田发现30周年纪念大会的稿件采写等工作,直至张部长到二级单位任党委书记,回机关任石油学会领导,一直到后来的反邪教工作,始终与张部长保持着联系。</p><p class="ql-block"> 在机关时,曾和张部长一起骑自行车上下班,张部长的车把上始终挂着一个黑色的手提包;会战时,和张部长一个板房同吃同睡同劳动;达标活动和纪念活动跟着张部长跑前跑后;入党时还是我的支部副书记,给我很多的肯定和鼓励。只觉得张部长勤奋敬业,雷厉风行,平易近人,无论工作多么紧张和劳累,见到的始终是微笑着的,和蔼可亲,既象长辈又像兄长。</p> <p class="ql-block"> 张部长是胜利油田原宣传部副部长,后任计算中心党委书记、科技处副处长和山东石油学会秘书处主任,山东省地学开拓基金会副秘书长,东营市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三届科协副主席。1946年4月生人,1965年就读于北京石油学院,1970年7月毕业分配到胜利油田,成为一名钻井工人。因为是学生党员干部,工作特别出色,基层3年就被调入钻井公司党委宣传科工作,1974年便又被选调进胜利油田党委宣传部理论科工作。1981年任理论科科长,1984年38岁当上了宣传部副部长,一直到2013年69岁退出山东省地学开拓基金会秘书长职务,工作了43年,<b>从钻井工人到机关干部,从油田机关处长到二级单位党委书记,从党务干部到技术干部,从石油主业到群众组织,从党的干部到政协委员,面对新事物新形势新要求拓荒了43年,初心不改奋斗了43年,历经艰辛热爱和执着了43年。</b>如今年近八十,撰写出版了《热爱》一书,字里行间有情有义,有识有胆,拳拳爱心跃然纸上,耿耿情怀深融笔墨,50年初心未变,80年童真未减。正是老一代石油大学生的光辉写照,也是千万石油干部的优秀代表。(照片摄于《热爱》)</p> <p class="ql-block"> 捧读《热爱》,震颤灵魂,激荡情怀。《热爱》如其说是走进历史深处,莫若说是走进心灵深处。岁月易逝,历史永恒。但,历史是人写的,所以往往受个人经历、学识与情怀的影响,有的遮遮掩掩,有的似是而非。<b>《热爱》则是一池清水,彻透心底;《热爱》是一把匕首,直刺人心;《热爱》是一把火炬,照亮夜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b><b style="color:rgb(51, 51, 51);">因为热爱生活,所以矢志不渝,勇往直前。</b>大学毕业,干上了所学专业,一纸调令改变了发展轨迹;宣传工作干的得心应手,红头文件当了二级书记;一个复杂的单位刚理顺了,又转行学会工作。这种频繁大跨度的岗位调整,在油田处级干部中是不多见的。但无论干什么,老部长都是痛痛快快,决无二话,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只管努力,不问前程。我问过老部长,老部长只是淡淡地说:这是组织需要。而负责油田政工职称评聘、接手筹办科技展览馆、主办油田发展史展览、接手筹办油田党风廉政展览、领导反邪教工作等,很多创新性工作,老部长都是勇挑重担,以自己的辛勤付出,向组织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正如老部长自己说的:<b>“如果一辈子都搞技术,我感觉会出大成果。因为我做事情总是太执着,有探究到底的信心和勇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4年9月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span>(1986年3月21日孤东会战前线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排左二为胜利油田指挥部副指挥姚福林、左三为油田党委副书记张文彦、左四为油田总地质师余守德。后排左三为老部长、左二为原油田团委书记刘锦信、左一为本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1, 51, 51);"> 因为热爱生活,所以勤奋敬业,乐于奉献。</b>我对老部长的敬业精神是深有体会的。1986年随部长参加孤东会战,大多处室长都是一两个礼拜回家一次,而张部长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会战180天,光《简报》就编写了378期,每一期都是部长亲自撰写和修改而成。基本上是白天跑现场,晚上就爬在板房床头小桌子上写作,常常工作到12点。读了《热爱》才知道,这是老部长一生基本的工作状态。无论在什么岗位,老部长都是亲力亲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p><p class="ql-block"> 读《热爱》,我十分惊诧于老部长对过去几十年人和事、情与理的真切记忆,恍若眼前,触手可及。似乎想起了老部长一直挂在自行车把上的那个黑皮包。也许每天下班回家,老部长都要继续白天未完的工作,还要记下一天的心得。我自己曾觉得对工作十分敬业,牺牲了很多,但对比老部长的付出与无怨无悔,真是惭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1986年7月孤东会战领导小组张书记和姚指挥与前线政工人员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b><b style="color:rgb(51, 51, 51);">因为热爱生活,所以从不计较,乐观向上。</b>工作不计得失,委屈不留心间,始终微笑面对同事战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无怨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跟随老部长参加孤东会战和一些单项工作,虽然嘴笨手拙,但从未受到部长的训斥和苛责。而让我吃惊的是《热爱》中,老部长负责政工职称评聘时,一个同楼的机关部门,先是一位主持工作的副处长推荐了一位科长参与工作,而另一位副处长因为与主持工作副处长不和,又因为觉得职称评聘工作很重要,竟毫无顾忌地领着一位科长直接找到了正在组织开会的老部长,当着众人的面,上去就给老部长一巴掌,老部长竞微笑坦然面对。这是何等的胸怀与宽容。为了工作,老部长请人帮忙配音,单位出不了奖金,自己从退休金里拿出2000元买卡答谢。而《热爱》书中的照片合影,老部长多站在边上或后边,可见其为人的低调和谦逊。</p><p class="ql-block"> 特别让我感动的还有老部长的有情有义。虽然工作很忙很投入,但对亲人对同事对老乡同学都有着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付出。老部长是一个大家族,天南海北几乎所有的亲戚都来住过玩过,热情相待。对把自己调入宣传部的李煜良老部长更是念念不忘,当成自己的伯乐和恩人,始终感恩戴德。</p> <p class="ql-block">(1989年解放军学院来油田联系毕业生见习锻炼,李煜良部长(中)张卫国科长(左一)我(右一)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1986年7月孤东会战思想政治工作表彰会颁奖合影,左五为张福禄部长,左六为本人。上图:右一为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张晓华、右二为新闻科副科长杜中武、右三为本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2016年12月宣传部老领导老同事于父老乡亲聚餐后合影留念。坐者左为张部长,中为原宣传部长后任油田党委常委工会主席黄敏,右为文明办兼基层建设办主任王奎俭。)</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b><b style="color:rgb(51, 51, 51);">因为热爱生活,所以始终心系油田,笔耕不辍。</b>在我退休后,经常收到老部长发来的微信,基本都是老部长对油田发展重大事件的追忆。《热爱》中更是充满了对老一辈石油人的赞颂与讴歌。在胜利油田发展中力挽狂澜的李晔书记,油田唯一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主创、济阳凹陷地质“活字典”、油田老指挥兼总地质师刘兴材,自学成才的油田唯一工程院院士顾新怿等在老部长的笔下都有生动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b>《热爱》特别着墨回忆了胜利油田指挥部副指挥姚福林作为油田早期领导的工作作风和献身精神。</b>油田每有重大会战,姚指挥都是亲自坐镇。特别感动的是,在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井喷现场,姚指挥不顾个人安危,穿上工衣就钻进了喷涌而出的油气中,亲自查看情况,制定战井喷的可行方案。孤东会战虽有副书记挂帅,实际组织指挥的也是姚指挥。记得有一口井拂晓发生井喷,其他领导都不敢做主,姚指挥当机立断,命令撤下所有人员,片刻整个井架陷入地下。虽然损失了一部钻机,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p> <p class="ql-block"> (“华八井,位于山东省济阳凹陷东营构造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胜利油田以至整个华北油区的发现井。</span>1961年由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32120钻井队负责钻探,2月26日开钻,三月五日钻至井深1194米取芯发现油砂,4月16日试油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揭开了华北地区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在黄河三角洲上建成了我国东部地区一个大型的石油工业基地、全国第二个大油田---胜利油田。”——张部长为纪念胜利油田发现30周年撰写的“华八井纪念碑”碑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1991年宣传部获得油田双文明先进集体合影留念,前排从左至右为副部长张卫国、</span>文联副主席<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吴齐信、副部长张福禄、部长黄敏、副部长郭丰永、双</span>文明办主任<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王全义)</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1, 51, 51);"> 因为热爱生活,所以长于思考,启迪人心。</b>《热爱》如潺潺流水,娓娓道来,却也不乏思想火花,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特少摘以飨:</p><p class="ql-block"> <b>1.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一个人也可以是个中心,谁都可以把周围的一切看作在围绕着自己在运转,不是吗,你可以感觉一下,只不过是作用大小而已。</b></p><p class="ql-block"><b> 2.进出机关的人,常常有这种情况,文化高的,精于业务,框框多,不屑世俗,自然发展;文化低的,框框少,看准前程、找准关系,心无旁骛,勇往直前。</b></p><p class="ql-block"><b> 3.过去的组织在人们的心目中有极崇高的地位,人们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组织,献给组织。不是象后来那样,有亲有疏,谁追得紧、跑得勤就能达到个人目的。</b></p><p class="ql-block"><b> 4.选人用人十分重要。常常有这种情况,这人干的事可圈可点,而选的人不能继承事业,原因何在?这就是局限性导致的,不能站在事业的高度选用接班人,而是凭个人一时的好恶去选任,常常上了吹牛拍马者的当,误把蠢才、贱才、恶才当人才,从而导致事业后继无人。</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2023年国庆节胜利广场胜利油田发展50年产油10亿吨雕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0年代的胜利油田总部机关</p> <p class="ql-block"><b> 5.人不论干什么,都要有个积极态度,如果消极了,人的生命也就消极了,消极的生命是没有抵抗力的,也是没有免疫力的。</b></p><p class="ql-block"><b> 6.做好一件事并不容易,常常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因为利益关系的不同,总是会有对立面的,有高兴的,就有反对的,有全力支持的,也有表面支持背里捣乱的。</b></p><p class="ql-block"><b> 7.我的优点是认真,自己什么都干,而缺点是太认真、自己太能干,以至于万事不求人,浪费了宝贵资源,错失了发展机遇,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这是特别值得汲取和不可效仿的。</b></p><p class="ql-block"><b> 8.人有志气永不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热爱生活,大度人生,大度生活,大度天下,此健康快乐之道也。</b></p> <p class="ql-block"> (贯通油城基地东西的济南路,西头是胜利油田机关,东头是胜利油田中心医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4年9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p> <p class="ql-block">济南路广利河东2000年油田所建三组团社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济南路广利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惟真惟实</b>-中国石油大学校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