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土炕是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p><p class="ql-block"> 打炕,是指把原来的土炕拆除重新铺设新土炕的过程。过去,中国北方城乡居民大多睡土炕,即便是2010年“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前的涿鹿县城居民,一半以上的家庭仍然睡土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转眼间土炕在县城消失,农村的土炕也迅速减少,土炕在人们眼中变得越来越陌生了,以致许多人已然忘却了过去的土炕。</p><p class="ql-block"> 旧时人们多数住在平房里,“三间房,两条炕,个个烟囱口朝上”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场景。人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在睡觉,因而土炕也就成为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东西之一。过去,除极少数有钱人家有专门接待客人的客厅,多数人家,不论是县城还是农村,土炕就是接待宾朋的地方。不论你是从城里到乡下,还是从乡下进城里,一迈进院门主人的第一句话就是:“进家,上炕”。一般人家土炕上常年摆着小方桌,会客,吃饭也都是在炕上,土炕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土炕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人们从盖房开始就非常重视土炕的修建。</p><p class="ql-block"> 新房立架起来,垒了墙,挂上椽,铺了栈,抹了泥,房子的轮廓便清晰了。一般人家多为三间房,中间堂屋,两边盘炕住人。不论房屋的朝向,土炕一般都设在临窗的一面。不过,也有少数的设在靠后墙的一面,称作倒打炕,据说倒打炕影响室内风水,所以讲究的人是断然不会这样做的。还有一种是顺着山墙设计的,由于炕的方向与房樑一致,故称齐樑炕,为的是能够睡更多的人,旧时的旅店多是齐樑炕。不论采取哪种朝向的土炕,第一道工序就是盘炕厢。土炕三面靠墙,炕厢是土炕朝外边的那堵小墙。盘炕厢前,先要测量一下尺寸,根据土炕的宽度确定炕厢的位置。土炕的宽度(不包括炕沿)一般为木径尺5.2尺、5.4尺、5.6尺几种,个别也有5.8尺的。有钱的人炕厢用砖砌,在农村多数炕厢用土坯砌,宽度为条砖的宽度,高度一般为2.4尺。炕厢的中间要留有灶门,灶门的宽度8寸左右,高度1尺许,如果在外地或炕沿外边砌灶台,还得预留烟道。炕厢垒好了,接着就是砌火槽,用土坯顺着灶门两侧砌成一条与灶门宽度相仿,高度9寸许,长度3.5尺许的火槽,用来点火烧炕,火槽的尽头要砌成斜坡。直通房顶的烟囱和烟道在垒大墙时就预留好了,在烟道下面,还要用土坯垒一个将近1尺见方的池子,高度和火槽一致,称作“狗窝”,用以存放烟道掉下来的杂物和缓冲烟囱下来的风力。火槽和狗窝砌好了,把工程废土倒在炕厢内与火槽、狗窝的上沿持平,称作添炕洞。炕洞填平了,然后用一条与炕厢长短一致,宽约半尺,厚约2寸的木板安装在炕厢上端,是为炕沿,在炕厢两端的墙壁上各凿一个洞,使炕沿的两端牢牢插在墙壁中,然后用砖瓦或碎坯头填实抹平。一切就绪后,就等待铺设炕面了。</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