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厥歌 音乐鉴赏】黄梅调歌曲『谁料皇榜中状元』『满工对唱』欣赏与翻唱:嘉措顿朱

༄ 嘉措顿朱(手扶托拉夫斯基)

<p class="ql-block">   🌿我的流行音乐</p><p class="ql-block"> ——黄梅的歌曲『谁料皇榜中状』<span style="font-size:18px;">『满工对唱』</span>欣赏与翻唱</p> <p class="ql-block"> 🌿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谁料皇榜中状元》就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一个经典唱段。 《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湖北襄阳道台之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天仙配》最喜欢王少舫的音色!他的嗓音宽厚有力度,同时又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大半辈子对先生的音色,着迷的不要不要的。其表演又潇洒沉稳,细腻传神。他与严凤英组成搭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955年,他作为男主角董永的扮演者与严风英合拍了黄梅戏第一部电影《天仙配》。</p><p class="ql-block"> 感谢水滴提供女生部。</p> <p class="ql-block">  🌿我的流行音乐观。</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不是歌曲的风格,而是指歌曲的传唱率。在歌曲风格中只有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流行音乐不等于通俗唱法风格的音乐。很多通俗唱法的歌曲并不流行,传唱率并不高。不流行,就不能算流行音乐。通俗歌曲创作中不少粗制滥造的歌曲昙花一现是常态。相反,很多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的音乐,传唱率很高,他当然是流行音乐。像民族唱法风格的歌曲郭兰英演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何纪光演唱者《挑战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香》、蒋大为演唱者《牡丹之歌》《敢问路在何方》等,像当年帕瓦罗蒂的保留曲目美声唱法《我的太阳》等。</p><p class="ql-block"> 甚至,黄梅戏唱段采用民族唱法或者通俗唱法演绎如本篇翻唱的《满工对唱》,以及《谁料皇榜中状元》等,这些传唱率极高的戏曲调歌曲都应该是流行音乐研究的范畴。</p><p class="ql-block"> 优秀的流行歌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成了传唱率很高的经典名曲。但不曾流行过的歌曲,肯定成不了经典歌曲。</p> <p class="ql-block">  🌿 黄梅调歌曲是怎样成为我的流行音乐的?</p><p class="ql-block"> 最早听到黄梅戏《天仙配》里面『满工对唱』大概是我小时候五六岁的样子。那时候母亲在厨房劳作,或者哄妹妹的时候,经常哼唱的两首流行歌曲一首是『满工对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一首是『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两首歌,成为我小学、中学时期演唱的频率最多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 小时候只知道黄梅调的歌曲好听。后来上了大学,业余时间做了一些功课,才知道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把黄梅戏的各种老唱片收集了不少,用来学唱,调节学习压力繁重、枯燥的大学生活。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要出个节目,我的节目就是我青睐的这两首黄梅戏调歌曲『满工对唱』、『谁料皇榜中状元』。前者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后者活泼调皮,把一个女扮男装的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的小小得意的心情,表达的生动而入木三分。</p><p class="ql-block"> 如今咱家已是花甲之人,这两首黄梅戏歌曲大半辈子不知道唱过多少次,得意时演唱,失落时也唱,成了我人生的润滑剂。生命如白驹过隙,有时候哼着哼着竟然眼中一热,莫名其妙的生出一些矫情的情愫来……</p><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作为业余爱好,工作以后很多年才知道“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这段唱为什么叫『满工对唱』,惭愧。😇🐰</p> <p class="ql-block"> 🌿 『满工对唱』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原来董永因卖身葬父,与七仙女结为夫妻后,两人一同前往付员外家做工。原本约定的工期为三年,但在七仙女的帮助下,工期被缩短为百日。当百日工期结束时,夫妻二人准备返乡,这段朴实无华,优美动人的唱段便是他们在回家路上的对唱。这一唱,几乎成了全中国喜欢哼两句歌曲的人民口中最流行的音乐了。</p><p class="ql-block"> 附图为王少舫和严凤英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黄梅戏《女驸马》剧照。</p> <p class="ql-block">鸣谢:本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p> 我的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