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大峡谷,汉源摩旅

东方枭龙

<p class="ql-block">按照摩旅计划,2025年4月9日早上8.30,成都市老体协骑游总队六大队二中队15人在西南摩托车城前2公里,成温邛快速路分道处集合,在领队董中普的带领下按中队公布定位图导航定位,沿成温邛快速路前往金口河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G245国道旁,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新凤村“峨边”旅游驿站休闲留影。</p> <p class="ql-block">G245国道,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赵家坡顺河路拍摄的大渡河风景。</p> <p class="ql-block">摄影:心意</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渡河风景</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古称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泸水、泸河、阳山江、 羊山江、中镇河、鱼通河、金川、铜河。藏语称རྒྱལ་མོ་རྔུལ་ཆུ་,彝语北部方言称ꍩꍠꒉꄿ。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历史上作为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但从河源学上应为岷江正源</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经阿坝县于马尔康县境纳梭磨河、绰斯甲河后称大金川,向南流经金川县、丹巴县,于丹巴县城东纳小金川后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入岷江,全长1062公里。主要支流有尼日河、绰斯甲河、梭磨河、革什扎河、小金川等。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界区域,天然落差4177米,年径流量488亿立方米,蕴藏3373万千瓦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2460万千瓦。流域地跨青海、四川,其中四川省涉及5个市(州)28个县(市、区),流域内总人口约498.9万人。</p><p class="ql-block">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边全军的覆灭。</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经强渡石棉县安顺场渡口和夺取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p><p class="ql-block">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峨眉山、贡嘎山、海螺沟、金口大峡谷等旅游景观。</p><p class="ql-block">大渡河也是四川木材水运的关键河道。</p><p class="ql-block">流经地区</p><p class="ql-block">青海省、四川省阿坝、甘孜、雅安、乐山</p><p class="ql-block">发源地</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果洛山南麓久治县尕尕乌喀</p><p class="ql-block">主要支流</p><p class="ql-block">绰斯甲河、梭磨河、小金川、尼日河、青衣江</p> <p class="ql-block">如果当时按正确的手机导航沿245国道,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地到达金口河区永和镇。</p> <p class="ql-block">245国道经过金口河区大渡河彩虹桥后不久就可以到达金口河大峡谷景区。</p> <p class="ql-block">然而,沿245国道到达一个叫“斑鸠咀”的地方时,手机导航却神使鬼差地指示右转弯,通过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在大桥上拍摄的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过桥后,手机导航指示右转弯,进入一条连续陡坡十U型弯,弯弯曲曲的狭窄的山坡小道,上坡时还不时遇到2辆下坡的小轿车,上坡后是一条沿着大渡河大峡谷悬崖上崎岖不平的乡道,从此走向艰难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大峡谷上的乡道,左边是深深的大峡谷,右边是高山悬崖。 摄影:心意</p> <p class="ql-block">顺河路旁高山上4段潺潺流水的瀑布引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1日,金口河大峡谷的“水上公路”因持续降雨导致的高位巨石崩塌,宝水溪2号桥桥梁受损,从而造成了交通中断‌。</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大峡谷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海拔落差大,地质结构复杂。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该地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崩塌等自然灾害‌5。此外,该地区降雨较多,可能导致山体松动、裂缝扩大、稳定性下降等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塌方和落石的风险‌。</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6日,位于金口河大峡谷景区的“最美水上公路”经过9个月的奋力抢修恢复,正式通车运行。</p> <p class="ql-block">由于前方宝水溪2号桥桥梁受损,水上公路在“四川大渡河大峡谷”游船码头处封闭,所有前往铁道兵博物馆的车辆绕道而行。</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大峡谷悬崖上有一条通往铁道兵博物馆崎岖不平的山路,该山路下山后就到达距铁道兵博物馆隧道不远的水上公路。</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风景区铁道兵博物馆上山隧道入口。 摄影:心意</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博物馆入口隧道,隧道高4米,宽度很窄约4米,隧道内黢黑没有灯光,从入口进入是陡坡上行,摩托车行其中需开灯,会车时需按喇叭,汽车只能单行道通行,穿过隧道就来到了铁道兵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下午5.00,经过艰难的摩旅,到达金口河大峡谷峡谷第一村--胜利村。</p> <p class="ql-block">入住峡谷第一村柒月小栈民宿,在此住了2天。</p> <p class="ql-block">村中大岩石【云端移民】雕塑上刻着:“此地人们来自悬崖绝壁的悬崖之上。”</p> <p class="ql-block">胜利村原有7个村民小组,靠近河边的小组有5户人家外,其他6个小组都住在海拔1600多米的峡谷山巅上。以前,这里不通公路,村民们进出必须翻越大山,往返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p><p class="ql-block">2004年起,当地政府开始新村建设,依托高山移民、大小凉山扶贫开发等政策。他们打通了隧道,修建了贯通全村的单行公路,建设了移民新居,并启动了“厕污共治”工程。动员山上6个小组、70多户人家全部迁入新村,实现了从“云端之巅”到“一跃千年”的巨大变化。同时,他们还引导村民种植高山茶叶、观赏桃树、花椒等经济作物,并开办农家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如今,胜利村已成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p> <p class="ql-block">老沈住的是观景房,坐在屋内可以欣赏金口河大峡谷的悬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博物馆至胜利村是一条陡坡路,路两边是楼中楼。</p> <p class="ql-block">胜利村夜景</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饭后,部分队友沿路散步爬陡坡到了胜利村外悬崖峭壁下的建筑--乐山半山民宿。</p> <p class="ql-block">站的高,望的远,半山上观景台上视角更开阔,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第一村和成昆铁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大峡谷铁道兵博物馆旁有一座红色钢索吊桥,吊桥入口旁有一本汉白玉书雕塑【同心桥记】,上面雕刻着:“国电大渡河枕头坝公司为感谢金口河和甘洛县两地人民对水电工程建设的支持而新建的,它彻底结束了甘洛县大桥乡、金口河胜利村两地群众过河靠溜索和走吊桥的历史,方便了两岸彝汉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文字记载。”</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同心桥‌(又称“彝汉同心桥”)是一座横跨大渡河的红色铁索桥,全长166米,连接乐山市金口河区与凉山州甘洛彝族自治县,是两岸彝汉群众交通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p> <p class="ql-block">原为简易索道和木板吊桥,后由国电大渡河枕头坝公司新建,彻底结束了当地居民依赖溜索和旧吊桥的历史,极大便利了生产生活。</p> <p class="ql-block">桥名“同心”象征彝汉两族的团结,民间传说称“情侣过桥会得到大山祝福”。</p> <p class="ql-block">两岸以铁索固定,稳固耐用,桥身红色,在峡谷中尤为醒目。</p> <p class="ql-block">桥中心处可“一步跨两州”,体验地理分界线的独特趣味。</p> <p class="ql-block">远处金口河大峡谷悬崖上是彝族村,参观需买门票。</p> <p class="ql-block">桥上可360度俯瞰金口大峡谷全景,是拍摄“中国最美水上公路”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水上公路位于四川省金口大峡谷景区内,全长‌26公里‌,是贯穿峡谷的核心景观道路。</p> <p class="ql-block">公路宽度受峡谷地形限制,最窄处不足50米,部分路段悬于大渡河之上,形成“水上行路”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该公路因军事背景(曾为基地)和地质保护需求,是中国唯一禁止外国人进入的景区道路。</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博物馆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老成昆铁路关村坝车站旁,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博物馆旁的墙壁乳雕讲述了当年铁道兵不偎艰辛,开山凿洞,修建成昆铁路的英雄故事。</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博物馆是目前全国一座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类博物馆。博物馆主展馆于2011年3月破土动工,12月主体工程竣工,2012年6月28正式开馆迎宾。</p> <p class="ql-block">游客手机扫二维码免费进入,65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可以直接进入。</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6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铁道兵博物馆历时两年提升改造后全面开馆。全新的铁博在原有的680件文物基础上,新增了2000余件铁道老兵在各个时期工作、生活的文档和物件等。</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博物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以铁道兵发展史为主线,分为陈列展和专题展两个部分。陈列展以时间为序,以铁道兵在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设成就为主要线索进行布展,详细展示铁道兵建制35年的奋斗历程。专题展则重点还原铁道兵建设成昆铁路的历史景象。</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简称: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编成序列中的铁道工程技术兵种。</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人民解放军序列。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铁道兵总兵力达40余万人,先后修建了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抛头颅洒热血,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血牺牲、气壮山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部队的前身是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成立于1948年7月。1949年5月,铁道纵队改编为军委铁道兵团。接到命令后,铁道兵团所属3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和1个独立团约2万人陆续入朝,执行铁路保障任务‌。</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博物馆后面有一座“人民铁军”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视频编辑:王斌</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畔有一条古老凉山分裂成的长达几里的大裂缝,名叫老昌沟。沟的两边平行相峙,山壁陡峭,直插云天,沟深达200余米,宽仅50余米,沟里云飘雾绕,从沟底仰望天空,好像一条蓝色的绳索悬在空中,人称“一线天”。1964年修建成昆铁路时,桥梁建设者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中国跨度最大的铁路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大家骑摩托车来到5公里处的古路村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此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大峡谷全长26公里,最大谷深达2600米,是长江三峡深度的2倍,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摄影:</p> <p class="ql-block">汉源大渡河天梯古路旅游景区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原名“咕噜村”,坐落在“啯噜岩”之上是一座彝族村庄,整个村子坐落在海拔1400米的悬崖上,曾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四川最美古村落”。听当地村民讲,因为山上经常有石头滚落悬崖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时间一久便根据谐音叫成了古路村</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入口处有骡马,游客可以花300元骑着骡马,沿着骡马道爬悬崖到达10多公里外的悬崖上的村庄--古路村。</p> <p class="ql-block">除了游客,这些骡马主要是用于驮运悬崖顶古路村需要的货物。</p> <p class="ql-block">骡马道简介</p> <p class="ql-block">心意,王斌,雷子,周大爷沿着骡马道攀登陡峭的悬崖。</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骡马道的翻天印(小地名)处是摄影打卡地,悬崖下就是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曾经是个“与世隔绝”的村庄。400多年前为躲避战乱,古路村的祖先们爬上了大渡河峡谷边上的陡峭悬崖,在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建起家园。村里本没有路,最早出行的方式,就是依靠藤梯和藤绳从悬崖下到大渡河边。直到20世纪60年代,修筑成昆铁路时,路过的铁道兵用钢板帮村民们焊起一道道钢梯,才结束了他们在树藤上“荡秋千”往来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峡谷入口绝壁上的古路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位于四川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之上,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是个500多人的彝族村落。村民与外界交流有两个通道,一是2003年从石壁上凿出的一条长约3公里、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骡马道。</p> <p class="ql-block">雷子沿骡马道步行。 视频录像:王斌</p> <p class="ql-block">骡马载物沿骡马道给古路村送货。</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索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绝壁之上,是连接永利乡马坪村二道坪与古路村斑鸠嘴的交通工程。</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悬崖索道 的长度为750米‌,跨越600米深的U形峡谷,垂直高差800米‌。该索道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8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后正式运营,采用双承载单牵引三线往复式设计,客运吊厢容量为40+1人,设计运量为580人/小时‌。</p> <p class="ql-block">索道将村民3小时山路缩短至3分钟</p><p class="ql-block">,兼具客货运输与旅游观光功能,总投资约2340万元,作为精准扶贫重点工程,彻底改变了雅安最后一个不通公路行政村落的交通困境。</p> <p class="ql-block">摩友CJ选择了一条近路骑摩托车前往古路村。</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路边风景。</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遥望远处的大渡河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的古路村党支部。</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1日上午,从峡谷第一村出发前往汉源。</p> <p class="ql-block">前往汉源途中休息。</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大树镇山羊坪社区汉之缘宾馆旁,汉源碧水湖畔民宿。</p> <p class="ql-block">民宿就在湖边,是休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民宿第二层。</p> <p class="ql-block">民宿的伙食还可以。</p> <p class="ql-block">用华为P20pro 长焦拍摄的碧水湖对岸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老沈在摩旅途中也不忘练习小提琴。</p> <p class="ql-block">老董更是带上了心爱的电吹管和影箱 。</p> <p class="ql-block">‌汉源碧水湖畔‌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是瀑布沟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泊——汉源湖的一部分。汉源湖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汉源湖位于大渡河中游,地处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境内。2006年,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工程启动,大渡河在此处被截流蓄水,形成了水域面积达84平方公里,蓄水量逾10亿立方米的巨型水库。湖岸线蜿蜒曲折,串联起汉源县多个乡镇,湖面平均海拔约850米,四周群山环抱,构成“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p> <p class="ql-block">汉源湖的形成与2008年汶川地震有密切关系。地震导致汉源县城成为危房,最终决定将县城迁建到山坡上,并将旧县城的房子拆除形成人工湖。2010年6月,瀑布沟水电站水库被命名为“汉源湖”,主要是因为水库的主库区在汉源‌。</p> <p class="ql-block">汉源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湖区与县城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湖光山色景观。游客可以在湖中泛舟、在湖畔垂钓露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此外,汉源湖还举办各种活动,如汉源湖国际钓鱼大赛、星空露营音乐节和金秋采果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视频编辑:王斌</p> <p class="ql-block">梨花雨润沁九襄,</p><p class="ql-block">泥巴山高细雨茫。</p><p class="ql-block">老天更恋骑手志,</p><p class="ql-block">专意留尔围火塘。 作者:白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