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华为P60Pro手机拍摄。 </p><p class="ql-block"> 2月23日,我和朋友一行三人开启了为期八天的自由行江南赏梅之旅,第一站是南京,时间两天。第二站是湖州,游览重点是湖州铁佛寺和南浔古镇。2月25日从南京坐高铁55分钟到达湖州,在湖州高铁站办理好租车手续,自驾车直奔南浔古镇。</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多到达南浔古镇,办理好酒店入住便直奔古镇景区,我们的计划是当晚欣赏百间楼夜景,第二天欣赏南浔古镇晨景和日景。</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距离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均在1.5小时车程左右。作为中国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其余为乌镇、西塘、周庄、同里、角直),南浔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和原生态的水乡风貌闻名,素有"文化之邦""诗书之乡"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都说江南古镇最美不过夜与晨。</p><p class="ql-block"> 晨曦微露,南浔古镇在薄雾的轻抚下苏醒。古桥流水,石径蜿蜒,每一砖一瓦都浸润着岁月的沉香。炊烟袅袅升起,与晨光交织成一幅水墨丹青。古镇的清晨,静谧而祥和,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忘却尘嚣,沉醉于这份古朴与宁静之中。</p> <p class="ql-block"> 南浔建镇于南宋淳柘年间(1252年),至今已有75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因丝绸业兴盛而富甲一方,诞生了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丝商巨贾,民间流传"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与江南其他古镇不同,南浔因近代丝商与海外贸易的繁荣,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古典园林与西式洋楼元素,堪称"江南大宅门"。</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p> <p class="ql-block"> 百间楼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南浔古镇东百间楼河两岸。百间楼河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为明代万历中(1573-1620)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p><p class="ql-block"> 沿河而建的明代民居群,因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建造的百间房屋得名。青瓦白墙、骑楼长廊倒映水中,是体验原汁原味水乡生活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阳。百间楼的封火山墙,有三叠式马头墙;也有琵琶式山墙,高低错落,极富情趣。各楼之间又有券门相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纵深。沿河石砌护岸整齐,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运货物和出行,又便于百姓汲水和洗涤。百间楼的建筑即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是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味的民居楼群建筑。嘉庆年间张镇曾有赞美百间楼的诗句(张镇《浔溪渔唱》):"百间楼上倚婵娟,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描绘出一幅形象生动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和水乡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丝绸文化:南浔是"辑里湖丝"的发源地,清代曾作为皇室御用丝品,并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获金奖,推动了中国丝绸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 名人辈出:近代涌现了张静江(国民党元老)、徐迟(诗人)、金庸(祖籍南浔)等名人,张静江故居亦为重要参观点。</p> <p class="ql-block"> 南浔,一座静谧的江南古镇,仿佛是岁月中的一首诗。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映衬着绿色的水道,古色古香的街巷弥漫着历史的气息。晨光中,古镇苏醒,渔舟唱晚;夜幕下,灯火阑珊,更显温婉。南浔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故事,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请您横屏观看以下两图。</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ttg9j4" target="_blank">江南古镇~最忆是南浔(一)</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