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印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收藏界小众的名人名印收藏,历朝历代大名大家是难以在古玩市场地摊邂逅相遇的。因为利益造假,赝品比较多。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名头因为眼生,字号冷僻还是有机会以印石价捡漏的。以下介绍的这方清代民国篆刻家陆泰的绿冻石“天方地圆”印便是一例。</p><p class="ql-block"> 陆泰(1835-1895后),字岱生,是清代至民国时期著名的篆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篆刻大名家杨澥(字龙石)的弟子,继承了杨龙石的艺术风格,成为吴中地区(今江苏苏州一带)的篆刻名手。</p><p class="ql-block"> 印石质:芝麻绿冻石</p><p class="ql-block"> 印钮:覆斗形</p><p class="ql-block"> 印文:共醉太平时(朱文)</p><p class="ql-block"> 边款:乙未七月岱生,时年六十有六</p><p class="ql-block"> 尺寸:3x3x2.5厘米</p><p class="ql-block"> 重量:61.04克</p><p class="ql-block"> 此印形制改传统的“天圆地方”为“天方地圆”,印首覆斗方形,印面修角为圆形,颇为匠心独运。</p><p class="ql-block"> “天方地圆 ”本来是古人对于天地形状的一种猜想,古人因在地上行走觉得地永远是方的,四面都能看到天认为天是圆的,所以有了“天圆地方”这一猜想。现代人已经证明了天不是圆的而是无限大,而地球乃是圆的,所以可称之为天方地圆。</p><p class="ql-block"> 因此,综合来看,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天是无限大的,地球是圆的,所以正确的说法是 “天方地圆 ”。不过,“天圆地方”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仍然在文化和哲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印首</p> <p class="ql-block">印面</p> <p class="ql-block">印蜕</p> <p class="ql-block">款面</p> <p class="ql-block"> 绿冻石印材产于辽宁、浙江、福建等多地,以辽宁丹东最为主流。此印包浆深沉,灯光下绿色盈盈,印身因年久,上下四边棱角磨损圆滑养手,符合印石百余年老旧感。</p><p class="ql-block"> 印面四角低削形成一个凸起圆形,中置印文“共醉太平时”。五字分三行:一、三、一布置。其中“共”居右,“醉太平”居中,“时”居左,印面的审美章法独特,其“共”字下面大块留白,印面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奇。五字阳文下刀果断,线条坚挺,篆法规范,可见陆泰先贤功力不凡,名符其实。</p><p class="ql-block"> 共醉”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与他人一起饮酒,直到醉倒。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共醉”常出现在诗词中,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或对生活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太平时”指的是社会安定、百姓生活祥和的状态。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安宁和平的时代,没有战乱和纷争,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中国社会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此时篆刻家用“共醉太平时”的作品思想也是当时部分文化人内心的企求?</p><p class="ql-block"> 印身左侧边款一十二字,分四行每行三字均分。每笔每划单刀一丝不苟,从容自然,不求甚工,是率心而为,与印文的篆刻水平各有千秋,一人所为无疑。另外边款字口老旧与纪年年代相当。</p><p class="ql-block"> 从此印边款纪年中知道乙未七月为1895年,是陆泰(岱生)晚年水到渠成的精品之作。至于为什么流落江湖地摊,想想也是正常。历来篆刻家以技行世,一生刻印成千上万,不可能世代家族保存遗传,加上名头不大,流散也是常理?</p><p class="ql-block"> 此印唯一的疑问是纪年与资料对不上,资料显示陆泰生于1835年,边款纪年乙未七月66岁为1895年,而陆泰66岁时应该是1901年,这样资料与边款66岁相差了6年对不上号了?那么只有以下二种可能:</p><p class="ql-block"> 一、陆泰出生年是1829年,资料有误?</p><p class="ql-block"> 二、有后来者伪刻款弄错了纪年。不过陆泰不是什么大名大家,字号也冷僻陌生犯不着用伪款卖个印石价?另外印文、边款的篆刻水准较高,印石的包浆老旧也符合年代?但究竟什么来龙去脉,百多年了不得而知?反正就一方绿冻石印石价亦是值当品味玩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写于南通笔雀铜瓦斋</p> <p class="ql-block">侧面</p> <p class="ql-block">印貌</p> <p class="ql-block">灯光下</p> <p class="ql-block">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