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春天】文旅融合促振兴,凤娃古寨焕新生

林子

<p class="ql-block"><b>林子/24414306</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凤娃古寨咏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飞檐斗拱沐朝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楚韵明清入翠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廿座雕楼藏故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重石径绕芳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梅创业收残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赤子传薪复古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道非遗承继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且看文旅振翮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檐翘角勾勒天际线,青砖黛瓦诉说岁月长。在新洲区凤凰镇的青山绿水间,一座承载着明清记忆的古建筑群落且被央视多次专访的——凤娃古寨正以崭新的姿态惊艳世人。这里不仅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古建博览园,更是一幅用文旅画笔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当江城驿站一行七十二位美友走进凤娃古寨景区时,迎接我们的是景区的创始人和总经理,首先在周总的引领下,他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让我们开始了这场寻找诗意的打卡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古寨前,就见一古色古香的飞檐仿古门楼横空飞卧。进得古寨,里面占地非常大,放眼望去,园内可极目。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显示着古意。更有几百年前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散发着古之幽情。我们进景区后先是游览,观赏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那些精致的雕饰图案镶嵌在房楼之间,显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凤娃古寨,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古老村落,正以文旅融合为笔,绘制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建筑,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周总经理边走边讲,细致地介绍着这些建筑的历史与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仿佛能听见昔日繁华的回响。他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时间的见证者。当非遗展演邂逅农耕体验,当《魅力凤娃》实景演艺点亮古戏楼,这座AAAA级景区正以“文化+旅游+生态”的创新模式,书写着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范本。目前正在向打造5A级景区的道路上迅跑!</p><p class="ql-block"><br></p> 一、创业之魂:吃苦精神,磨砺前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娃古寨景区创始人余红梅,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小学文化,13岁做保姆。由于生活所迫于2000年开始拾荒,通过组团拾荒、大数据拾荒,在木桶上淘得人生第一桶金;2013年成立家具出口公司,产品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地区;2014年成立园林仿古公司,公司于2018年被授予“中国古建领导品牌”,成为国内古建第一人,被誉为中国当代林徽因。就在刚刚收到消息,余总被评为“全国学习之星”,湖北唯一!全国二十名,有的省空缺。实至名归,可喜可贺!余总真是了不起!</p><p class="ql-block">实现财富自由后,余红梅为了让跟自己拾荒的姐妹们有个安身立命的工作,也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2016年成立旅游公司,投资打造了凤娃古寨景区,景区以保护中国古建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推动新洲区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国学堂里,周总介绍了女企业家余红梅,用二十年坚守将残砖断瓦化作文化瑰宝,让沉睡的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浪潮中“活〞了起来。到国学堂听古寨董事长余红梅讲她从收集废品、到创建凤娃古寨景区,成长为传承古建文化,并有突出成就。她一步一个脚印为乡村振兴不断做出新贡献。余红梅董事长还总结了他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精炼五维:创业之魂、企业之基、乡村之径、文化之守、非遗之传这五个关键方面,它们如同五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古寨的新生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区创始人、董事长余红梅女士是一位传奇人物。她就是靠的一种吃苦精神,历经磨难后,逐渐积累财富。她还致力于保护古建筑,收购了数百套濒临拆迁的老房子,并将它们复建于凤娃古寨。如今,这里已成为湖北省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落。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解决了许多留守人口的就业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凤娃古寨的复兴之路上,创业者的吃苦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智慧点亮未来。面对资金短缺、资源匮乏等重重困难,创业者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他们深入景区,了解乡土人情,挖掘文化内涵,将古寨的每一寸土地都视为宝贵的财富。正是这份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凤娃古寨的文旅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苦精神无疑是照亮前路的第一缕曙光。走进凤娃古寨,诗意盎然间,历史在眼前缓缓铺开。余总与周总领路,以吃苦为基,创业精神熠熠生辉。古寨里,企业之魂贵在坚持,岁月见证毅力铸就的辉煌。乡村振兴路漫漫,古寨走出新篇章,文化振兴是关键。吃苦,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心灵的磨砺。这一精神,如同创业路上的灵魂灯塔,指引着每一位追梦人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二、企业之基:贵在坚持,铸就辉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吃苦精神是创业者的个人品质,那么坚持则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在古寨经营浮沉中,企业面临着市场的瞬息万变、竞争对手的激烈角逐以及内部管理的种种挑战。唯有那些能够坚守初心、持之以恒的企业,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逐步积累起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的认可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办企业,贵在坚持。凤娃古寨的文旅项目从最初的规划到如今的落地实施,每一步都凝聚着企业团队的坚持!景区内20余座异地复建的明清古建筑,每一座都是抢救性保护的成果。余红梅带领团队走遍湖北村落,将濒临倒塌的老宅编号拆解,3万块老砖、5000片雕花构件在古寨获得新生。这种“移动保护”模式不仅留住了建筑本体,更通过民俗博物馆的场景还原,让游客触摸到传统生活的温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意味着在战略方向上不动摇,在技术创新上不懈怠,在客户服务上不断追求卓越,调整文化需求。正是这份坚持,铸就了凤娃古寨旅游文化的新篇章。正如景区创始人余总深谙:“没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是空壳,没有创新表达的传承是僵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深知,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凤娃古寨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三、乡村之径:走好乡村振兴,共绘新画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凤娃古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走特色发展之路。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凤娃古寨致力于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开发特色农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古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古寨的振兴密码,藏在“文旅+”的产业矩阵里。春季的农耕体验园里,城里人学习插秧,农户变身导师;秋季的晒秋节上,辣椒玉米拼成的国旗图案成为网红打卡点;全年不断的非遗市集,让周边村民的藤编、豆丝等特产价格翻了三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乡村振兴,必须时时更新。比如夜晚的《魅力凤娃》演艺现场,全息投影让明代仕女从古画中翩然而下,AR技术让游客用手机“唤醒”砖雕上的历史人物。这种“黑科技+老技艺〞的组合,使非遗展演抖音播放量突破2亿次。更值得关注的是景区开发的“古建云修复”平台,全球志愿者可在线参与虚拟拼装建筑构件,这种创新模式荣获2023年全国文旅数字化创新案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建筑保护到产业联动,从活态传承到数字创新,凤娃古寨证明:真正的文旅融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让文化成为产业链的“酵母”。正如余董事长常说的:“我们卖的不是门票,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如今,这条融合之路正通向更高的目标——打造5A级景区,让乡村振兴的“凤娃模式”辐射更广。</p><p class="ql-block"><br></p> 四、文化之守:保护传统,修复完善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凤娃古寨正是这一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凤娃古寨始终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修复放在首位。通过修缮古建筑、恢复传统手工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措施,古寨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古寨还积极举办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保护传统文化、修复完善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新性的转化与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教育普及、媒体宣传、文化旅游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修复受损的历史遗迹,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 五、非遗之传:薪火相传,文化瑰宝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凤娃古寨文旅融合的亮点之一。在古寨内,游客可以亲眼目睹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亲手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凤娃古寨还设立了非遗传承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和体验非遗文化的平台。我们参观的这天,就有好多学校学生走进景区,让非遗文化在凤娃古寨得以薪火相传,让文化之树常青不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承非遗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暮色中的凤娃古寨别有一番韵味:灯笼渐次亮起,将飞檐的轮廓描摹成金色的剪影;国学堂里传来孩子们诵读《楚辞》的稚嫩嗓音;非遗工坊中,老匠人正在指导游客制作油纸伞,伞面上绽放的梅花恰似余红梅创业精神的写照。这些鲜活的场景,共同勾勒出文旅融合最动人的模样——让文化可触摸、让乡愁可寄托、让振兴可持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娃古寨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当沉睡的古建筑成为文化课堂,当传统技艺转化为现代产业,当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片土地便真正获得了内生动力。正如古寨门口那株百年桂花树,经历过移栽的阵痛,如今已亭亭如盖、香飘四方。它见证着,在文旅融合的春风里,传统文化正焕发新生机,乡村发展正书写新传奇。</p><p class="ql-block"><br></p> 结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国家4A级景区标准的凤娃古寨,来听听古寨的前世今生,来听听全国优秀传奇企业家余红梅的发家史充满了艰辛与励志的故事,令人感动!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音,在每一栋建筑、每一片砖瓦之间轻轻荡漾。古镇的风貌,古朴而典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而这次驿站采风之行,更让我们有幸深入了解古镇的历史发展,感受它历经沧桑后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娃古镇,一个沉淀着深厚历史韵味的地方,仿佛穿越时光而来,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江城驿站的群友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聆听这片土地充满历史文化故事。凤娃古寨通过文旅融合促振兴的实践探索,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转身,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未来的发展中,凤娃古寨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让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村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参观采风过程中,余董事长和周总经理的讲解不仅让我们对凤娃古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他们的引导,如同一位诗人在耳边低吟浅唱,让我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找到了诗意与精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走进凤娃古寨之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打卡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在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也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宁静与温馨。我相信,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与远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