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span>山西文物确实令人着迷。近些年一直在长治、晋城一带转悠,着实有点儿意犹未尽,不如趁着清明假期来个晋北自驾游。于是稍做准备,2025年4月4日一早,一车二人,就踏上了这场为期三天的晋北自驾之旅。</p> <p class="ql-block"> 途中,看到赵州桥的牌子。妻是小学语文老师,说课文《赵州桥》教了好几遍了,一直无缘见到,走到旁边了,一定要去看看。车下高速,不远,就到了赵州桥。</p> <p class="ql-block">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长50.8米,宽近9.6米,高7.2米,主孔跨径37米,由28道拱圈拼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单孔敞肩石拱桥。听工作人员说,此桥经多次维修,<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看到的是解放后修建,原</span>桥已基本拆解,石头部件都存放在博物馆了。</p> <p class="ql-block"> 中午一点抵达五台山。五台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寺庙众多,每一座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 塔院寺内的大白塔。</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黛螺顶。</p> <p class="ql-block"> 菩萨顶。</p> <p class="ql-block"> 菩萨顶顺应山势而建造,占地3万平方米,寺前有石头级108级,殿堂楼房430多间,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菩萨顶、大雄宝殿等建筑以及康熙御碑。康熙御碑为方形巨石,高6米,宽1米,上面刻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还有不少的积雪。</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五台山的自然地貌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蕴含了对佛的崇信和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从五台山出来,去浑源县走太行一号公路是最近的路程。沿太行一号公路北上,一路山石耸立,景色宜人 。公路蜿蜒盘旋,过足了开车的瘾。</p> <p class="ql-block"> 由于前一天附近有地震,路上有不少的落石,并不太好走,17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四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半,到达浑源古城。</p> <p class="ql-block"> 4月5日一早,来到悬空寺景区。悬空寺位于恒山主峰天峰岭和翠屏山之间的岭谷之中,距浑源县城5公里。</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这座建于峭壁间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悬空寺呈“一院两楼”的布局,总长约32米,共有殿阁40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形成了一个既紧凑又富有变化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远看挂在悬崖上的悬空寺壮观无比。</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建在悬崖峭壁上,仿佛悬浮在半空中,建筑技艺巧夺天工。寺庙的设计利用了岩石的天然支撑,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木质结构。而在寺廊走动时,仿佛可以触碰到蓝天,令人心旷神怡。沿着环绕寺庙的小径而行,四周的峭壁与寺庙融为一体,展现出和谐美妙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可以沉浸在历史的深渊,也可以静静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和悬空寺离得也非常近,五分钟的车程。恒山是五岳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流长。</p><p class="ql-block"> 坐索道上至半山。</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上行,很快就到了会仙府,后面上方的崖壁上,摩崖石刻众多,无不充溢着对恒山的赞美之词。</p> <p class="ql-block"> 山腰处道观庙宇甚多,也是恒山的主要看点。</p> <p class="ql-block"> 天峰岭,海拔2016.1米,是北岳恒山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达大同云冈石窟,把车停好去购票,被告知最少要提前一天预约,当天不能购票。无奈,只得离开,于是转道不太知名的景点——大同土林。没想到,大同土林却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大同土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座“魔鬼之城”!</span>黄土高原东北麓的地表经过风与水长年累月的侵蚀,最终形成的一处处似古堡而非古堡、似雕塑而非雕塑的奇异景观。阳光照在这些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土台、土柱、土崖、土岭之上,一件件精雕作品产生了,日照金山、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进入大同古城。大同古城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代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大同曾是北魏都城、辽金陪都,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p> <p class="ql-block"> 骑上单车,微风吹拂着脸颊,感受着古城的温馨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悄然降临,古城也随之换上了另一副迷人的妆容。华灯初上,刹那间,整个古城被灯光装点得金碧辉煌,宛如一座梦幻中的不夜城。城楼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雄伟壮观,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气魄;城墙上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光影闪烁,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人的心也跟着柔软下来,仿佛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被这温柔的灯光一一抚平。街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游客们三五成群,穿梭在各个店铺之间,精心挑选着心仪的纪念品,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勾勒出一幅热闹繁华的市井画卷,这是生活最生动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步行街、纯阳宫、华严寺、九龙壁等景点……但见灯光璀璨,满目芳华。</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为国内现存三座九龙壁中最大最高的。</p>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以“活态历史博物馆”的姿态,将北魏风骨、辽金气韵与明清烟火交织,是探秘中原文化与游牧文明融合的绝佳窗口。无论是追寻建筑之美,还是品味边塞沧桑,都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特色美食同样必不可少。</p> <p class="ql-block"> 欣赏着周围如诗如画的美景,内心满是闲适与惬意,尘世的烦恼与喧嚣皆被抛诸脑后,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 4月6日。为了避开人流高峰,七点前就来到云冈石窟,第一个进入景区。</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时代,大部分完成于公元495年,先后近五十年的时间,参加开凿多达4万余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的云冈石窟历经千辛万苦造就而成,云冈石窟的开创昙曜法师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十三对“骑象四愣神柱”向西排开,组成了蔚为壮观的佛光大道。</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依山而建,东西绵延约1公里,共有45个主要洞窟,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中西亚、印度以及希腊、罗马等多种文化元素,展现了独特的“胡风胡韵”。</p> <p class="ql-block"> 高约百尺的断崖上,东西排列着一连串高大宏丽的洞窟,窟里雕有通高四五十尺雄伟庄严的佛像,窟壁穿插着许多佛龛、千佛、飞天、花草等富丽神奇的浮雕图饰,有的窟外还连接着三四层楼的宏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 第3窟是云冈石窟最大石窟,可惜由于北魏迁都没有完全完工,但仅雕的三尊大佛像就让人震撼。主尊阿弥陀佛高达10米,坐姿倚靠,面容圆润丰满,神态超然。两侧的菩萨戴着宝冠,形象精美庄严。</p> <p class="ql-block"> 昙曜五窟(16~20窟)是云冈石窟全窟群中最早的五个窟。</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的第20窟是五窟中最后一座洞窟,由于前壁的倒塌,使得主佛成为了“露天大佛”。尽管经历了岁月的风化,佛像的形态、面貌和衣纹仍然相对清晰可见。这座石窟是云冈石窟早期雕塑艺术精神的杰作,也是石窟中的代表作之一。高13.7米,呈金字塔形,正中有一座端坐的释迦牟尼佛像。佛像肩部宽厚,袒右肩着袈裟,面容庄严威严,眉高修长,目光炯炯有神。背后雕刻了火焰纹圆形头光和舟形大背光。</p> <p class="ql-block"> 走进石窟,你会被这些造像的雕工精湛,栩栩如生,内容丰富震撼到,有坐佛、立佛、菩萨,也有大量以小佛围绕的千佛造像,洞窟壁面上还凿刻有大量故事性的浮雕,内容丰富,反映佛教传说和本身故事等。这些造像和故事浮雕,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位于朔州市的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68米的高耸轮廓令人叹为观止,稳重端庄的塔身传达着古老的艺术美。走近塔的底部,仰望塔身,各个层次之间的设计精细而巧妙,体现了古人对木材特性的深刻理解。这里不仅是欣赏古建筑的绝佳之地,还是体会古代工匠智慧的宝贵窗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木塔高耸入云,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像是一位坚毅的巨人,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它没有一颗铁钉,却凭借着独特的榫卯结构,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建筑智慧,每一个榫头、每一个卯眼,都蕴含着古人的巧思。我们绕着木塔缓缓踱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构造,心中满是对古人巧夺天工技艺的赞叹,想象着当年工匠们是如何凭借着双手和智慧,建造出这举世瞩目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木塔塔身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九层,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又称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位于中国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辽代佛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塔内一层的释迦牟尼金身像。</p> <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的匾额众多,塔的八角形也给悬挂匾额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从上到下,或横或竖,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是木塔另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雁门关。午后的雁门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添了几分雄浑与苍茫。沿着台阶缓缓而上,每一步都像是在穿越历史的长河,脚下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城墙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那些金戈铁马的场景似乎在眼前一一浮现。</p><p class="ql-block"> 瓮城。上悬石匾“雁门关”,两侧为砖雕对联“三边卫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为傅山所书。足以见得雁门关显赫的历史地位。前方矗立着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雁门关段”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多少金戈铁马在此浴血奋战,多少名人志士在此踌躇满志,如今空余发亮的石板路,仿佛还在诉说着世事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宁边楼,位于地利门之上,为纪念北宋守关名将杨六郎所建,又名六郎庙。</p> <p class="ql-block"> 敌楼,为四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设有箭窗,并置有燃放烟火的信号设施;下层辟有券门、楼梯,可供士兵屯驻或存放武器。</p> <p class="ql-block"> 雁塔,始建隋代,毁于清末,2010年复建,为四边九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雁门关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双山守关的景致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雁楼,位于天险门之上,古时为兵丁巡察、瞭望之处。</p> <p class="ql-block"> 镇边祠,为纪念战国时赵国的守关大将李牧而建,俗称李牧祠。</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拥有几千年的厚重历史,无数历史名人在此留下足迹,中华第一关绝对不是虚名。</p> <p class="ql-block"> 走下城墙,从天险门穿城而过,走出雁门关关城,来到关内。这里面向中原,是出关到塞外之前的最后一站。门洞内的青石板为明代原物,600多年间的清晰车辙印仍然向人们诉说着多彩而辉煌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夕阳西下,三天的旅程也接近尾声。一车二人三天十景,行程1800公里,虽是走马观花,但领略到了晋北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带着满满的回忆和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踏上了返程之路,车窗外的景色渐渐远去,但晋北之旅中那些欢乐、震撼与感动,将永远留在心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