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井冈山(一)

缺缺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歌友乐友们都在不同的年代来过井冈山,今天,大家相约一同重上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建在山腰上,白墙红瓦,庄严气派。</p><p class="ql-block"> 朱德题字:井冈山革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有六个展馆,馆内大量珍贵文物、历史图片。看着这些珍贵资料,听着讲解员或悲愤或痛心或崇拜敬仰的解说,仿佛回到那艰苦卓绝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号召上山下湖,保卫革命。</p> <p class="ql-block">  红笔标注的行军路线图,弯弯曲曲,看到的是当年在险峻的山路中的或惨烈悲壮或以少胜多的血肉之战。</p> <p class="ql-block">  朱德曾经用过的机关枪。</p> <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保卫战中用过的竹钉。</p> <p class="ql-block">  红军在战争中用过的迫击炮和放鞭炮吓唬敌人的煤油桶。</p> <p class="ql-block">  六位女红军:贺子珍、康克清、彭儒、曾碧漪、钱希钧、周月林。</p> <p class="ql-block">  农民贺页朵亲笔写的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  林绍震烈士的遗书。</p> <p class="ql-block">  尹隆生烈士穿过的棉袄。</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褴褛的棉袄,我想到的是烈士挺直腰板的英雄形象,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眼。</p> <p class="ql-block">  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壮烈牺牲。据说朱德一辈子都爱兰花。</p> <p class="ql-block">  八面山浴血奋战。</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官兵往返一百多里挑粮走过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  后山上巨大的会师雕塑。</p> <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回到幸福的现实中来,心情却是沉重的,历史总是如此,当年的鲜血与烈火,化作的是教科书上的文字,或是游人相机一幅背景,那些曾经美好年华的鲜活的生命,那些枪林弹雨的浴血奋战,如今都沉寂在玻璃柜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喊着口号: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可是我们又做了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回到现实中来,丰盛的晚餐,大家却觉得没有胃口,剩了好多,太浪费了。</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去逛天街,之所以叫天街,可能是这街在高高的山上,离天很近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途经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p> <p class="ql-block">  天街旁的星光大道,此“星”非彼“星”也。</p> <p class="ql-block">  逛天街。</p> <p class="ql-block">  挑选当地土特产。</p> <p class="ql-block">  路灯。</p> <p class="ql-block">  墙上绘的字画,上面写着;</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你,你高高的村庄,但没有哪一个村庄像茨坪那样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联系得如此紧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