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市火车站“草原驿站”栏看草原交通文明的变迁

安然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火车站进出过很多次了,每次进站上车下车出站,几乎没有停留过。清明假期从北京返回呼市,因在一车厢且人多出站就慢下来,也因此有机会看到了介绍呼市交通发展变迁的宣传栏。阅读着栏目介绍的文字观赏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想,这是一部呼和浩特的交通历史,也可以说是呼和浩特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写照。</p> <p class="ql-block">出站后拍的呼和浩特站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站前广场的三羊小景。草虽然还是冬日的黄色,但三只羊形象生动可爱,很有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火车驶离后空旷的站台</p>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火车站夜景(Ai帮助制图)</p> <p class="ql-block">“草原驿站 交通史话”专栏共七幅,以时间为脉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青城呼和浩特交通发展历史上六次重要变迁。</p> <p class="ql-block">序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呼和浩特的来历和栏目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图中画面主要描述了阿拉坦汗建城后的情景,画面居中白马上的人物就是阿拉坦汗。</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是介绍阿拉坦汗和明朝廷议和后建立呼和浩特城并由此开启了呼和浩特作为草原丝路中心之一的边贸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画面展现的是阿拉坦汗和明廷议和后的喜乐欢庆场面,阿拉坦汗右侧身后的红袍女子是其夫人——著名的“三娘子”。</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是介绍旅蒙行商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画面背景为旅蒙商的代表“大盛魁”</p> <p class="ql-block">第四幅是介绍托克托河口镇渡口产生背景及其影响的。至此,呼和浩特的交通开始水陆并行。</p> <p class="ql-block">这幅图再现了昔日黄河渡口的繁忙景象。拉船的纤夫,载满货物的船只,满载而归的驼队……</p> <p class="ql-block">第五幅是以走西口为背景的人口迁移带来的呼和浩特蒙汉民族融合和晋商带动下的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图中展示了归化城蒙汉居民和谐相融的日常生活场景——车来人往,和平安宁,互市交易,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第六幅介绍了平绥铁路通车及之后的铁路发展情况,从此,呼和浩特结束了无铁路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图中将修建铁路🛤️,热动力绿皮火车和电气火车等融合在一起,反映了呼和浩特的铁路交通发展过程。</p> <p class="ql-block">第七幅以呼和浩特高铁站通车运营为起点,展望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画面以呼和浩特市为背景,广场上身着民族服饰的群众载歌载舞,高铁,动车,货车,高速公路等都在画面里呈现,展现了呼和浩特交通发展经济繁荣的新面貌,也预示着呼和浩特不断前行向未来的广阔之路。</p> <p class="ql-block">随着内蒙古经济的腾飞和首府经济全方位快速发展,2006年9月10日,呼和浩特东站开工建设,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运营,2016年8月,呼和浩特东站完成改造扩容。目前,呼和浩特东站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内蒙古首座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多通道的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现在,呼和浩特站和呼和浩特东站都成为了提升首府形象和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为全区人民出行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条件,同时也对提高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铁路运输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东站夜景图(Ai参与制图)</p> <p class="ql-block">祝愿呼和浩特的明天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