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杨邦乂(1085-1129),南宋抗金英雄,字希稷,吉水县杨家庄(今吉水县黄桥乡云庄村)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以舍选登进士第。先后任歙州婺源县尉,蕲州学教授。授宣教郎、建康府溧[lì]阳县知县;建炎三年(1129)九月,除通判建康军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建炎三年八月,因金人步步紧逼,宋高宗逃往临安(今杭州)。十月,金兀术领兵逼近建康城下。时任建康知府杜充、户部尚书的李棁、沿江都制置使陈邦光见大势已去,不战而降。毫无兵权的通判杨邦乂,组织军民守城抗金,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兀术一边派说客招降杨邦乂,许其官复原职,一边以死相威胁。杨邦乂均严词拒绝,并以其血在衣襟上写“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以言志,最后被剖腹取心, 杨邦乂在金陵(南京)慷慨就义,年四十四岁。宋高宗为表彰杨邦乂壮烈殉难,诏赐“田三顷,赐谥号忠襄。”</p><p class="ql-block"> 杨邦乂舍生取义的抗金事迹更是让他留芳史册。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深受同僚和百姓的尊敬。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官员的忠诚和奉献,更深刻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楊氏忠節总祠</b></p> <p class="ql-block"> <b>2019年6月,云庄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b></p><p class="ql-block"><b> 2017年8月,云庄村入选江西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b></p> <p class="ql-block"> 杨邦乂祠初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至明代附祀文信国公,称。二忠桐”。至清代“甲申之变”,李忠肃公尽节“二忠祠”内,遂改称“三忠桐”。“宋忠臣庐陵杨忠襄公剖心处”地处雨花台东岗“江南第二泉’后山,呈半圆扇状,东西进深23米,南北宽18米。周围青松翠柏成林,绿竹幽篁环合,环境极为幽静。“剖心处”现存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三忠祠碑”、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宋杨忠襄公剖心碑”、公元1975年“杨邦乂剖心处迁移记”碑和公元1976年“杨邦乂剖心处”保护标志碑计四通。另有石狮两樽。</p> <p class="ql-block"> 杨邦乂一生爱国,忠贞不屈,面对金兵宁死不降,以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明志,其爱国精神和崇高气节备受赞誉,被尊为忠义之士,为后世所敬仰和传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