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白鹭 升至国保一级

廖洪

<p class="ql-block">  阳西散头咀海滩对水鸟的拍摄者而言,大多是冲着罕见的勺嘴鹬去的。但因为这里有几千只水鸟在这里聚集,常出现一些不常见的鸟,给拍鸟者惊喜。</p><p class="ql-block"> 本月初来到散头咀,心中盘算除了拍<span style="font-size:18px;">勺嘴鹬外,还希望能拍到这里时不时会出现的黄嘴白鹭。到达散头咀的上午,站在沙滩上往海边望去,水边区,有不少移动的小鸟在觅食,浅水区有几只星星点点的白点,较大的是大白鹭,自然被排除,其中有一只像小白鹭混在一群鸻鹬之中,它跟着鸟群移动,觅食期间,不忘向旁边张望。我们拿600定加1.4增倍焦距镜将它拍下,见有稀少飘动的羽毛,黄嘴,脚爪微黄,蓝色眼先,符合黄嘴白鹭的特征。它移动我们也慢慢跟着移动,最后飞走了。</span></p> <p class="ql-block">  黄嘴白鹭(lù) (英文名:Chinese Egret,学名:Egretta eulophotes),是鹈形目鹭科白鹭属的鸟类。中型白色鹭类,以其亮蓝色眼先、粉橙色喙和繁殖期的长饰羽著称。分布于东亚,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韩国和中国东部沿海,冬季迁徙至东南亚多地。</p><p class="ql-block">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p><p class="ql-block">1994-1996年——濒危(EN)。</p><p class="ql-block">2000-2012年——易危(VU)。</p><p class="ql-block">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生效年代:1996</p><p class="ql-block">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1989年1月14日版:二级。</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5日版:一级。</p> <p class="ql-block">  成鸟身高约65-68厘米,体重390-540克,通体白色。繁殖期成鸟具有亮蓝色眼先,粉橙色喙,以及头部、颈部和背部的长饰羽。非繁殖期喙和腿呈黄绿色,饰羽消失。喙较厚实,腿比例较粗壮,区别于相似的白鹭。</p> <p class="ql-block">  主要栖息于沿海地区,如河口、海湾、红树林、滩涂和淡水湖。迁徙性鸟类,春季返回繁殖地,秋季南迁至越冬地。以小鱼、虾、蟹为主食,偶尔捕食蛙和蚱蜢。活动范围广泛,常与其他鹭科鸟类共同觅食。</p> <p class="ql-block">  繁殖期为4月至7月,成鸟在沿海岛屿或悬崖筑巢,巢由枯草茎叶构成,高离地面不超过1米。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24-26天,雏鸟出生后由双亲共同照顾。</p> <p class="ql-block">  繁殖于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韩国及中国东部沿海。越冬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地。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至海南岛及台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