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国第一古刹一一白马寺

美友翠

<p class="ql-block">一早我们乘坐滴滴向白马寺前行,笔直宽敞的道路两旁排列着高大整齐的法国梧桐树。</p> <p class="ql-block">临近白马寺布滿了众多的摊位。有饭店汉服店饮料店等等。好多摊位上,还有唐三彩;整齐排列的五彩斑斓的手串。不远处,摆满了遮阳帽、牡丹扇子等物件,既实用又充满着本地特色。每一个摊位都是洛阳文化与生活气息交织的缩影。真可说白马寺造福了这一方百姓。</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才能进入白马寺。人还不少,五六条队,我们也随着一队散客队列慢慢的挪到了检票囗。因为我们把钱交给了滴滴司机,所以景点也不收我们门票。这白马寺在郊区,离城区十几公里,车费稍多但方便。</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的大门。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有“中国第一古刹”“释源”“祖庭”之称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据查,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因纪念白马驮经,故得名“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后的第一座寺院,“寺”字也自此成为中国佛教庙宇的专称。隋唐时重建,武则天时规模宏大;安史之乱、唐武宗灭佛、唐末战乱中多次被毁;宋太宗、元世祖、明太祖等都曾下令重建或扩建,嘉靖年间的扩建奠定了今日白马寺的大致结构与布局。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洛阳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白马寺的正门,也叫山门。因为中国古代许多寺院都是建在山村里的,所以有“山门”之称。“山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愿门”的“三解脱门”。</p> <p class="ql-block">门坎处的莲花图案</p> <p class="ql-block">寺里已经有很多的游客了,其中不少虔诚的香客,所以大雄宝殿前的香烟缭绕。</p> <p class="ql-block">寺院里多处摆放着这些供游客饮用的开水桶</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占地约3.4万平方米,在这不光有大小建筑百余间,不同的经堂殿堂外,还有建了假山、观赏亭、放生池等游览设施和不少的竹林、牡丹园、樱花林。</p> <p class="ql-block">看树干这石榴树年代也不少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牡丹也迷人</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长长的排列和楼梯,我怯步了。只能转道旁边的小门出国去了。</p> <p class="ql-block">泰国风格佛殿:1995年首次竣工,2014年完成扩建,长宽各108米,苑内有舍利塔、四面佛、大佛殿等建筑,舍利塔二层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舍利。</p> <p class="ql-block">缅甸风格佛殿:以缅甸仰光瑞大光塔为原型缩建,2014年竣工,占地702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大金塔、大佛殿、博物馆等。</p> <p class="ql-block">印度风格佛殿:2009年建成,由印度设计师参考印度桑奇大塔设计,为土黄色圆形穹顶建筑,直径约24米,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有回廊环绕,门前有夜叉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无梁大殿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里的樱花盛开着</p> <p class="ql-block">寺里很多这些供游客歇息的大木头</p> <p class="ql-block">从白马寺出来,在一家客流量多的饭馆里点了一份牡丹燕菜。也许各人口味不一样吧,这菜我真不觉得好吃,一盆牡丹燕菜里有好几种菜料,可我吃不出是什么,只是觉得那汤好喝,微微辣且酸酸的。</p> <p class="ql-block">累了喝8元一瓶的酸奶犒劳犒劳自己。</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佛教寺院,也是一处美丽的旅游胜地,不同心情的游人都会收获不同的感觉,白马寺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