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祖的地方,也是这两个朝代先后供奉过24位皇帝的“皇家祠堂”。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按照《周礼》“左祖右社”的古制,与故宫、社稷坛同时建成,距今已有600多年了。左祖(祖庙)右社(社稷坛),在古代是象征着帝王对自己祖先的敬畏和对江山社稷的守护,是古代礼制文明的最高象征。建国后,北京太庙被改作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太庙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一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祭祖建筑群,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从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去太庙,会与进入天安广场的游客共行一路,人多拥挤,于是,我改为从中山公园(即明清时期的社稷坛)西门进,东门出,再从故宫午门前经过,向东进入太庙,这条路线方便快捷,同时,还可顺路欣赏中山公园里的风景和正在盛开的郁金香。</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路过故宫的南门——午门时,随手所拍。午门气势磅礴,午门前,始终聚集着等待进入故宫参观的人群。</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太庙后,立感清静,苍松翠柏,绿树成荫。这些古树,都是历史的见证,看了几个古柏的标牌,大的,树龄超过500年,小的,也都超过了200年,而后图那棵古松,不仅树型漂亮,而且还是我见过最高大的松树之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庙里的建筑,宏伟雄壮,庙亭堂殿,台阶围栏,处处布局精巧细致,且造型古朴典雅,雕刻精美华丽,处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精湛与高度智慧,也向世人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那一时代的辉煌营造技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览的人群中,有很多是身着古装前来拍照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爱美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也有很多对生活饱含情趣的成年人在此美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偌大的太庙里,现在对外开放的殿堂只有这一处,即太庙的“享殿”。</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享殿,过去是皇帝祭祀祖先的行礼之处。进殿之后,立感庄严肃穆,大殿的面积有2200多平方米,棚高30余米,68根两人合抱的木柱及所有木件皆为金丝楠木,历经600多年不蛀不腐,殿内装饰着千余组鎏金斗拱,阳光下金丝金鳞,熠熠生辉,尽显皇家气派。</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后,总体感觉:太庙的建筑雄伟恢宏,其气势完全可与天坛相媲美,但名气和影响力却远不及天坛响亮,有点遗憾。太庙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作为已经成为中轴线重要组成部分的太庙,一定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也将会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新热点。</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