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森林公园“石塘林”

海涌岚浮

<p class="ql-block">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石塘林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一大自然奇观,位于天池林场东侧,距离阿尔山市温泉街84公里‌。石塘林是第四纪火山喷发的地质遗迹,展现了亚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岩地貌。其地质构造、土壤和植被都保持着原始状态,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本篇介绍2009年7月31日考察阿尔山旅游景点时拍的石塘林照片以及阿尔山市区几张城市及人文风景照。</p> <p class="ql-block">  所谓石塘林,就是广袤的火山熔岩覆盖的区域内,自然的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水塘,水面之外的岩石堆上却长有大片大片的落叶松、高山柏、偃松等构成的森林。看这水塘的水多么清澈,把周围的大树倒映在水里,与水中翠绿色的水草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石塘林标志石。没有土壤,只有火山岩,竟然生长着这么高大广袤的森林。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总能让事实告诉你什么是一方土地养一方人,总有某些动植物在你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出现,适着生存就是大自然不变的法则。</p> <p class="ql-block">  在大片的松林中,总会有很多白皮桦树,据说是伴生。这两种树生长都需要对方提供的气息或衍生物才能生长的更好。</p><p class="ql-block"> 白桦树和松树能够共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它们在生态上的互补性和适应性。</p><p class="ql-block">生态互补性:</p><p class="ql-block"> 松树的根系深入地下,能够有效地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这可能为白桦树提供了更多的水分资源。</p><p class="ql-block"> 白桦树的落叶在分解后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这些养分可以被松树利用,促进其生长。</p><p class="ql-block"> 这种相互的资源交换使得它们在养分稀缺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生存。</p><p class="ql-block">适应性:</p><p class="ql-block"> 松树和白桦树都具备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松树的针叶结构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而白桦树则通过与真菌共生形成菌根,提高养分吸收效率。</p><p class="ql-block"> 它们都能够在寒冷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这种适应性使得它们在高严寒地区或高海拔山区等环境中成为理想的共生伙伴。</p><p class="ql-block">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也展示了植物在恶劣环境中通过相互协作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临江仙·石塘林幽景》</p><p class="ql-block"> 熔岩嶙峋环碧潭,清涟浅映苔痕。绿树倩影水中存。静波浮藻绿,幽意满乾坤。</p><p class="ql-block"> 造化钟灵呈妙景,自然神韵留痕。远离尘嚣洗心魂。围塘观奇景,沉醉忘晨昏。</p> <p class="ql-block">  《石塘林幽境》</p><p class="ql-block"> 幽泉静卧熔岩间,碧水清澄映翠峦。</p><p class="ql-block"> 林树葱茏环四野,苔痕斑驳覆岩滩。</p><p class="ql-block"> 时闻鸟语传深谷,偶见云影落浅潭。</p><p class="ql-block"> 尘世纷扰皆抛却,心向自然梦也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石塘林的规模宏大,长20公里、宽10公里,由火山喷发后岩浆流淌凝成。经过数千年的风化和流水冲刷,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貌,宛如一片波涛汹涌的熔岩海洋。这里的景观多样,包括翻花石、熔岩洞、熔岩丘、喷气锥、熔岩龟背和地下暗河等‌。</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火山爆发时熔岩浆中的热量高压气体快速外溢时形成的“熔岩喷气碟”。神奇的是这个喷气碟内竞然生长着一棵小树。</p><p class="ql-block"> 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的火山石,远望宛如一片波涛汹涌的石海,近看像翻着花的岩石——“翻花石”;岩浆喷发时伴随着地表炽热的水蒸气,在喷口处层层叠起来的锥状构造——喷气锥;岩浆喷发时伴随着地表炽热的水蒸气,在喷口处层层叠起来的蝴蝶状、盘状喇叭状物——喷气蝶;岩浆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表面已凝结,而底部的仍在流动着,且无新的熔浆补充而形成了形似隧道的 洞穴——熔岩洞;岩浆在地表流流动过程中,地表的热气使岩浆表面隆起,而形成的一种熔岩构造——熔岩丘,也称“开花馒头”在石塘林一带熔岩丘就多大200余处。</p> <p class="ql-block">  你可能认为这是炼铁厂的废铁凝固成的一坨牛粪,其实不然,它是火山熔岩冷却过程中内部的高温高压气体从一个小孔排出时形成的“气碟”,当它较高时亦称气锥。</p><p class="ql-block"> 由于岩浆通道塌陷或岩浆底部存有大量炽热气体,待冷却后收缩导致陷落的地质构造,多呈圆形或条状形——熔岩陷谷(熔岩坑、熔岩盆地);结壳岩浆表层局部在流淌的过程中受到推挤、扭动、卷曲而成的绳状地质结构——绳状熔岩;岩浆沿地表流动冷却后形成的长几公里或几十公里,宽几十米至几百米长条形垅岗地质结构——熔岩垅。</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典型的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熔岩洞”。熔岩洞穴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熔岩涌出、表面冷却、内部流动和最终形成等阶段。</p><p class="ql-block"> 熔岩涌出: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岩从地面裂缝中涌出,并沿着地表流动。</p><p class="ql-block"> 表面冷却:在流动过程中,熔岩表面与空气接触,迅速冷却并形成硬壳。</p><p class="ql-block"> 内部流动:尽管表面已经冷却形成硬壳,但内部的熔岩仍在继续流动,从而在已凝固的硬壳内部形成管道状的空腔。</p><p class="ql-block"> 最终形成:随着时间推移,内部的熔岩也逐渐冷却和凝固,这些管道状的空腔就保留了下来,最终形成了熔岩洞穴。</p> <p class="ql-block">  植被方面,石塘林内有兴安落叶松、高山柏、偃松等,四季常青,还有金星梅和银星梅,分别呈现出金黄和银白的美丽色彩‌。</p> <p class="ql-block">  在这华中华北人难得一见的火山熔岩堆积成山峦的地方,给同事拍一张石塘林风景照,留下永远的纪念,是非常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石塘林为第四纪火山爆发的地质遗迹,是亚洲最大的死火山玄武岩地貌,地质构造、土壤、植被、生物区,均保持原始状态,生物多样,再现了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演替全过程,具有较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  塘内寸土无积,但落叶松长得高大挺拔,高山柏长达数丈;偃松(爬地松)翠绿欲滴;金星梅、银星梅长开不谢。石塘林内,石林相依,花草相融,清流时隐时现,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无土栽培:走进石塘林满目都是火山石,放眼望去一片熔岩之海,无土可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长满了一棵棵挺拔入云的大兴安岭落叶松、枝叶繁茂的桧柏、翠绿欲滴的偃松(爬地松)、一年四季长开不懈的黄色金星梅、白色银星梅,还有大片低等植物——苔藓、白色苔藓……。它们盘根错节,根系紧紧抱住火山岩,顺着熔岩缝隙深深地深深地扎下去,真有刺破地球之嫌,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石塘林的奇特景观,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国家级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石塘林内,石与林相依,花与草相融,清亮的石溪、静静的水潭时隐时现,跳跃的石兔时而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构成了一幅奇丽壮观、活泼灵动、巧夺天工的自然画卷。许多中外游人来到这里,无不被这石与林的巧妙结合而震撼,都赞其为世界奇观“石塘林”。</p> <p class="ql-block">  流经石塘林的哈拉哈河明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摩天岭北坡的松叶湖(达尔滨湖),上游穿越火山熔岩地段(石塘林),在茂密的林海中曲曲弯弯向西流去;流经杜鹃湖,同时还汇集于苏呼河和古尔班河等支流,干流由东向西经伊尔施镇流入蒙古国,属额尔古纳水系,水深平均2米,全长399公里,境内流长136公里,在我国流域面积7520平方公里。上游10多公里为暗河,在石塘林地下流淌,只听流水潺潺,却不见河水踪影。</p> <p class="ql-block">  在哈拉哈河在石塘林段的明河上给另一位同事拍的纪念照,河对岸是火山熔岩被河水逐渐切割形成陡峭的熔岩悬崖,这种风貌在阿尔山地区也是罕见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鹧鸪天·溪边游赏》</p><p class="ql-block"> 翠壁溪边映水长,石间草色带新芳。佳人持伞留佳影,胜景牵心引兴长。</p><p class="ql-block"> 风细细,日央央,悠游此地意徜徉。暂抛俗事寻闲趣,沉醉山川岁月香。</p> <p class="ql-block">  这片火山熔岩上布满了红黄绿褐各种颜色的地衣,最奇的是岩石缝隙间生长的偃松,又称地龙,翠绿茂盛,充分彰显了它们耐旱抗寒耐贫瘠的独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景区设施现在已经完善,像巨龙一样的木质栈道,有效的解决了生态保护问题。</p> <p class="ql-block">  这片石塘比较大,里面的水草长的也茂盛,微风吹拂下,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游客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类美好的风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肺部特别舒适,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洗礼。这就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p> <p class="ql-block">  这片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大地留下的神秘印记。石塘水在嶙峋的黑色熔岩间蜿蜒,与蓬勃生长的绿草相依相伴。远处山峦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静谧中透着壮美,每一眼都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石塘林的哈拉哈河畔见到的第一个由火山熔岩径千万年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下形成的石人。所以稀奇,主要是火山熔岩在流动冷却过程比较缓慢,一般形成的坡面也比较平坦。</p><p class="ql-block"> 距阿尔山以北18公里处有一条风景河——哈拉哈河。哈拉哈河发源于阿尔山达尔滨湖,流经杜鹃湖,又沉入石塘林,再从三潭峡涌出,经中蒙口岸流入蒙古国。哈拉哈河进入石塘林之后有时流淌于地面,忽而又沉入地下;有时是水流湍急的瀑布,刹那间又造就了星罗棋布般的池塘与湖泊。清清的河水流经石塘林,为石塘林中的万物提供了无限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火山熔岩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形成的“骆驼石”,是少见的熔岩石兽。</p> <p class="ql-block">  这是阿尔市城区的水塘和漂亮的欧式建筑。充满了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这山坡散落着白色的蒙古包,河畔高大的红尖顶欧式大楼和蓝顶建筑前,身后就是阿尔山无限电监测站前的一个绿草茵茵,红伞高擎的花园,留一张倩影,有着非凡的纪念意义。我们曾经来过阿尔山!</p> <p class="ql-block">  运气真好,没想到阿尔山市的蒙古马仪仗队就在这儿。你看这两匹棕色的高头大马,背上坐着头戴黑色头盔,足登黑色马靴,上身着红色礼服,下着白色裤子的两位蒙古族姑娘,多么英俊潇洒。做为免费的漂亮的模特,真是摄影爱好者的福份。</p> <p class="ql-block">  看这三位男士,每人牵一匹骏马,马上端坐一位水灵灵的蒙古姑娘,好像是一场集体婚礼,<span style="font-size:18px;">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span></p> <p class="ql-block">  阿尔山市,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辖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兴安盟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西南山麓,西部与蒙古国接壤,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5个旗(市),总面积7408.7平方千米,辖区内中蒙边境线长93.434千米。截至2023年6月,阿尔山市辖4个街道、4个镇。截至2023年末,阿尔山市户籍总人口40339人。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系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故音译而得名。1949年11月,阿尔山划入科尔沁右翼前旗;1954年4月,阿尔山镇归呼伦贝尔盟;1969年8月,归吉林省白城地区;1979年8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划归兴安盟;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阿尔山市(县级)成立。</p> <p class="ql-block">  阿尔山市主要景点有阿尔山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区、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等。2021年8月10日,阿尔山市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2022年11月,阿尔山市入选“2022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名单”。</p> <p class="ql-block">  阿尔山温泉在全国都是有名的,这是阿尔山旅游胜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阿尔山“海神温泉大酒店”,在这里面泡温泉,是需要提前预约,足见其内部设施高档,温泉水质上乘。</p> <p class="ql-block">  本组照片摄于2009年7月31日,编辑于202504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