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学国画(原创1)

麋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一个对笔墨纸砚一窍不通的纯纯“小白”,今年三月</span>起,就读鸡西开放大学选修国画,主攻山水,每周一节课。</p> <p class="ql-block">始于执笔、调墨、临摹。从画树枝、树叶入手,慢慢勾勒出一棵小树的模样 ,接着是两棵、三棵……。</p> <p class="ql-block">每次下笔都是挑战,每完成一幅临摹都是新收获。期间,既有败笔时的懊恼,也有在一笔一划中感受国画魅力与学习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直接用笔墨,还不行,脑袋里东西太少,拿起笔不知从那下手,干湿度掌控不好,一笔下去,润湿一大片,糟蹋一张纸……。</p> <p class="ql-block">无奈中,开始选择最笨的方法——先用铅笔勾勒草图,然后再画,不知大画家们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学之初,说实在的,累眼睛累颈椎,很累很累。</p> <p class="ql-block">因为,不会才累,越不会越累,熟练了就会轻松,苦尽甘来。</p> <p class="ql-block">已经上了五节线下课,就是画树,老师说“正规大学的美术系,“树”要画一年”,说明基础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不会走就想跑”,是形容小孩子刚会迈步就跟头把式的想跑,也是影射做事违反规律“隔锅台上炕”,我就是这样,本来老师一步一步的教画“树”,自己树没画好,就试着画作品……,咳!着急,能吃上“热豆腐”吗?</p> <p class="ql-block">说自己是纯纯的“小白”,“白”到什么程度呢?不怕您笑话,请看上图,这是我第一幅临摹的画作。费了我好大的劲儿,画出来的,开始还沾沾自喜,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您看出来了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视频课时,跟随老师的讲解练习的。有些术语听不懂,比如“皴”法的“皴”,就记录成了“村”。画出的东西,看起来很幼稚?一并记录,留给回忆。</p> <p class="ql-block">能不能学业有成。“粮草必须齐备”,今天,画架到货了! 自己安装的。有点遗憾,房子装修设计缺乏前瞻性,在书房画画,显得有点窄吧。就没想到,我也有拿起画笔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9号那天,老师教我们画迎客松,课上练习画是画下来了。但是,仅仅是照葫芦画瓢而已。回来继续练习。思路拓宽了一点点,把单棵树融入了山水,临摹芥子园一幅画,画了两遍,也还是“儿童画”。就这样……</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继续临摹树谱,眼睛盯着范画,还是走样。想不到,“照葫芦画瓢”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今天学了一些理论知识,或者叫老艺术家的经验之谈。学国画必须从临摹开始,它是学国画的必经阶段,学技法,打基础。</p> <p class="ql-block">国画学习</p><p class="ql-block">今天最后一节课,没弄出个子午卯酉,这学期就结业了。线上线下忙的不亦乐乎,树没画好,自己急着就画石头画小景,呜呜咂咂还画人儿。你看,本来很漂亮的美女,被我临摹成这样!虽说不成功但很应景“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别管谁怼谁?先看看那脸够长不?</p> <p class="ql-block">图文 薛桂华/麋鹿</p><p class="ql-block">制作于2025年4月26日</p><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 敬请不吝赐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