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山计划006乘着高铁游九华山2025.4.8-4.10(下)

云卷云舒

<p class="ql-block">吃好晚饭,在九华街转了一圈,我和玩伴就回民宿休息了,向民宿老板娘要了一张九华山旅游地图,开始规划第二天(4.9)的游玩路线,秉着先难后易的原则,第一站,上天台。</p>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先在百岁宫下院逛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6点不到,香客们已经开始陆续向各大寺院奔去。</p> <p class="ql-block">去天台,如果不想爬山,要在虎形山站(九华街)乘景交车到凤凰松站。虎形山站最早一班车发车时间是6:30,6:30不到,香客们就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功夫,乘景交车的队伍已经排得很长很长。</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坐上车,景交车刚开出车站,路上就塞车了。</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风景区,交通管理十分混乱,本来九华山镇就很小,整个小镇没几个停车场,光山上做餐饮、民宿生意的老板自己停车估计都饱和了。山下虽有交通管制,但管制时间估计是工作时间,私家车下午5点后就可以上山,我还发现早上5点多也有大量的私家车从山下开上来,这些私家车在路边乱停乱放,两车道的道路,全是车。从虎形山站到月身宝殿西大门站之间,一路拥堵,堵了二个多小时,到凤凰松站差不多上午九点了,真是白早起。</p> <p class="ql-block">我在网上找到九华山私家车上山时间的信息,供参考:</p><p class="ql-block">九华山私家车上山时间主要受景区交通管制政策影响,分为常规时段和特殊日期两种限制:‌</p><p class="ql-block">‌核心规则:‌</p><p class="ql-block">‌常规时段(非节假日)‌:私家车可在 ‌每日17:00后至次日管制开始前‌ 进入景区(具体管制时间分淡旺季调整)。</p><p class="ql-block">‌特殊日期(节假日/佛诞日等)‌:实行全天限流或分时段预约,私家车需停放至山下换乘景区交通。</p><p class="ql-block">详细说明</p><p class="ql-block">‌淡旺季管制差异‌</p><p class="ql-block">‌旺季(3月-11月)‌:每日 ‌6:00-17:00‌ 禁止私家车进入核心景区。</p><p class="ql-block">‌淡季(12月-次年2月)‌:管制时间缩短至 ‌7:00-16:00‌,但需以官方公告为准。</p><p class="ql-block">‌节假日特殊限制‌</p><p class="ql-block">‌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期‌:全天限流,私家车需换乘景区接驳车。</p><p class="ql-block">‌佛诞日/庙会期间(如地藏菩萨诞辰)‌:可能实行分时段预约制,需通过官方渠道提前预约。</p><p class="ql-block">‌隐藏通行方式‌</p><p class="ql-block">‌早鸟通行‌:凌晨4:30前抵达柯村停车场,可申请“朝拜特别通行证”(需提前3天官网预约,每日限量200张)。</p><p class="ql-block">‌夜宿特权‌:预订山顶酒店(如聚龙大酒店)的游客,凭确认短信可在18:00-20:00自驾上山(车辆需停放酒店指定区域)。</p><p class="ql-block">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实时查询‌:建议通过 ‌九华山风景区 官方公众号‌ 或小程序“安徽九华山”获取最新管制信息。</p><p class="ql-block">‌违规处罚‌:擅自闯卡将面临扣6分及罚款,建议严格遵守规定。</p><p class="ql-block">‌总结‌:避开管制时段(通常17:00后)或选择非节假日出行,可最大限度保障自驾便利性,但需结合官方动态调整行程。</p> <p class="ql-block">从凤凰山站下,走了没几步路就到了天台索道下站,天台索道,往返票价160元,单程85元,我们只买了上行的单程票,准备玩好天台,一路走下来。</p> <p class="ql-block">从天台索道上站出来,看到二座黄色的建筑,左边是观音峰,右边是古拜经台。</p> <p class="ql-block">古拜经台的大雄宝殿里,香客们争着捐钱,全是百元大钞。</p> <p class="ql-block">古拜经台在天台峰下,距观音峰约2华里。无论是乘缆车上山还是步行上山,通往天台之路都要绕寺而过。该寺始建于唐,经历代修建,面积898平方米。 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 ,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p> <p class="ql-block">地藏真迹大脚印</p> <p class="ql-block">大鹏听经</p> <p class="ql-block">从古拜经台到天台,还有长长的台阶要爬。</p> <p class="ql-block">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p><p class="ql-block">天台寺横卧于天台、玉屏峰间的凹地上,坐北朝南,块石木结构,硬山顶,是一座3层走马通楼的民居式殿宇。是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汉地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天台寺与十王峰之间有一长100余米、高近30米、宽10余米的青色岩石,人称“青龙背”。横截东天如屏,故又名“玉屏峰”。青龙背西石壁上有“龙华三会”、“登峰造极”、“东方极乐”及“高哉九华与天接,我来目爽心胸扩”等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寺北有两块巨岩立于山巅,对峙如门,只容一人通行。右边岩石上竖镌“云峡”二字,左边岩石上横镌“一线天”三字。在此处看日出,观云海,无比瑰丽、壮观。“天台晓日”胜景,为“九华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每逢晴日,停立在云峰之上,拂晓前,凝视东方,启明星尚未坠落,曙光初露,眨眼间,一轮红日跳出山顶,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确有“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的美妙感觉。</p> <p class="ql-block">过一线天,有通往花台的路标。</p> <p class="ql-block">从天台下来,过古拜经台,下山我们没有坐揽车,选择爬行下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天台寺下山的路上,遇到一个挑山工,他边走边唱,我跟了他一段路。挑山工说,挑上去一元一斤,挑下来九毛一斤。早上四点钟从山下出发,一天一来一回,可以挣二百多元。</p> <p class="ql-block">挑山工的竞争还很激烈,如果上山迟了,下山的垃圾可能就没了,那只能空着手下山,收入自然也减半了。你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在半路就遇到一个空着手下山的挑山工。</p> <p class="ql-block">凤凰松位于九华山中闵园,是九华山的一大景观。松高7.68米,胸径1米,造型奇特,恰似凤凰展翅,故名。主干扁平翘首,如同凤冠,两股枝干一高一低,状似凤尾,根部周围绿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园石,人称“凤凰蛋”。这棵凤凰古松,史载见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如今仍然枝挺、枝繁叶茂、苍翠。凤凰松以其雄姿和传奇故事成为古今众多诗人、画家、摄影家的赞美诗和优美画幅中的主角,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将它誉为“天下第一松” 。</p> <p class="ql-block">闵园尼庵群位于中闵园,是九华山历史上比丘尼出家修行的集中之地,在约1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了32座保存完好的尼众道场(一心茅蓬、慧居寺下院、观自茅蓬已为僧人居住),多为清末民初历史遗构,这些尼庵掩映在竹海松涛之中,龙溪河萦绕而过,四面青山环抱,环境清幽,建筑古朴,造型别致。</p><p class="ql-block">闵园尼庵群庵堂数量众多,布局紧凑,小型尼庵仅一、二进,单门独院、庙舍合一,中为佛堂,两厢是居室。中等规模的一般为两进厅堂式楼宇,中设天井,内落水,有的加大一些深度和高度,风格不变。这些尼庵一概白墙褐瓦、小外窗、马头墙,寓佛殿、居室于一体。尼庵一般都置院子,内有花房或菜畦,绿荫环抱,环境清幽。闵园尼庵为九华山皖南民居式寺庙修建的代表,修建特征能够用四句话来归纳,那就是“白墙褐瓦马头墙,天井院子杂回廊。地板楼板隔墙板,正厅供佛居两厢”。每座尼庵一般为师徒两人,早、晚诵经礼佛,间或种菜、摘茶,一心护佛,生活恬适。</p> <p class="ql-block">从闵园尼庵群到回香阁,要爬一个高高的坡。</p> <p class="ql-block">回香阁,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华严庵,后改“华严禅寺”。位于东岩南端华严岭上,华严岭是由九华街蹬石级上天台必经之地,昔日香客朝天台,多有在此烧回头香的习惯,故又名回香阁。</p><p class="ql-block">回香阁古庙原有殿宇两幢,久已毁弃。明末高僧智旭曾居此,潜研华研经义。清代中叶香火兴旺。慧光法师拟在大殿东侧新建藕益(智旭)大师纪念堂,在大殿南边岭上建7层华严宝塔;大殿前拟建山门殿,拆去大殿西之配殿,在其址建地藏殿。回香阁“高居山峰,天台峰峦、九华寺宇,至此一目了然”。其西南有一株高13米,干围2米的迎客松;东南谷地有华严井,口面直径约1米,甘泉清冽,久旱不涸。</p> <p class="ql-block">2004年在芙蓉峰上建万佛宝塔,2006年11月20日举行开光仪式,塔为七层,高位33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万佛宝塔地下供奉“西方三圣佛像,地面以上第一层供奉地藏王菩萨像,第二层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像‘第三层供奉文殊菩萨像,第四层供奉普贤菩萨像;第五层供奉消灾延寿药师佛像;第六层供奉燃灯古佛;第七层悬世纪铜钟,供奉大悲咒、心经;宝塔的每层之中供奉4尊缅甸玉佛。</p> <p class="ql-block">山峰的形状像不像睡佛?</p> <p class="ql-block">东崖禅寺是九华四大丛林之一,明正德年间周经和尚在东崖结茅,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游九华时曾与其交友,在岩头闲坐,谈经吟诗。王守仁之后,文人名士争相仿效,并以东岩为题,留下众多诗文。 东崖禅寺高居在悬崖边上,寺临深谷,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是看九华云海的观赏点之一。登上云舫巨岩,东可望天柱、五老诸峰;南可观天台、十王、钵盂等峰;西可看神光岭、肉身殿;鸟瞰九华街,化城寺等古刹尽收眼底。 禅寺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8、90年代重建,有幽冥钟亭,大雄宝殿、万佛楼和地藏殿。民国初年住持僧心舟扩建走马通楼式5层楼阁。入夜灯烛辉煌,远观如艨艟巨舰航行在浩淼烟波之上。 大殿南坡悬崖建有“飞虹桥”,长22.8米、宽2.5米、高10米。中有六角亭,与崖南平岗相连,堪称“天堑变通途”。 东岩西北谷有一泓清泉名“龙女泉”,相传地藏菩萨初结茅,绕行择居,颇渴,有女告以泉处,地藏发石果得泉。此即“龙女献泉”故事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飞来观音峰,又名观音庵、天柱庵。位于东崖小天柱峰。始建于宋代。 </p><p class="ql-block">峰顶巨石直插云霄,如柱擎天。庵宇依峰就势,将“天柱巨石”盖在楼殿之内,有山门、小院、平房数间,建筑面积520平方米。殿内所供佛像即“天柱摩崖”浮雕观音大士像,身躯高大,神态安详,襟带飘动,栩栩如生,大有飘飘然乘风而来之势,故有“飞来观音”之称。因门额上嵌有石刻“悦来”2字,故又称“悦来观音”。摩崖石刻观音像一侧有石刻《石佛偈》,其中有“……是石非佛,佛由石成;是佛非石,石由佛灵;石耶佛耶,谁真谁假”几句,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海拔871米的插霄峰巅,原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始建于明代,为全国重点寺院,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开放时间为08:00-17:30。</p><p class="ql-block">百岁宫,与祗园寺、东崖禅寺、甘露寺并称九华山“四大丛林”。1982 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庙宇。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五百罗汉堂总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为宫殿式结构,与百岁宫配套协调,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整个堂内于姿百态,气势壮观。百岁宫五百罗汉堂是我国四大佛山所仅有,它的兴建,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新景观。</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百岁宫,已经快下午一点钟,本来原路返回经回香阁到月身宝殿,可是肚子饿得咕咕叫了,看到回九华街的下山路标,于是决定先下山,吃好中饭再去月身宝殿。</p> <p class="ql-block">由于昨天晚上两人吃得比较满意,今天中饭还是选择昨天吃过的老饭店,九华街上的喜家私房菜。昨天吃的是臭鳜鱼,今天换了一种鱼,红烧溪鱼88元。</p> <p class="ql-block">厥菜炒肉丝38元</p> <p class="ql-block">家常豆腐18元</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月身殿,原名金地藏塔,又称肉身殿、月身宝殿,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镇九华山风景区海拔700多米的神光岭上,是唐代高僧金乔觉坐化之地。坐南朝北,建筑面积680.13平方米。唐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无疾坐化,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不化。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示现,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为“肉身殿”,即九华山月身殿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乔觉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见山峰状如莲花、峰峦耸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览胜,叹为希有。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土)。常被毒虫伤螫,亦端坐无念,置之泰然。地藏素愿写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俞荡等人写献,得以归山。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内。洞旁有一破锅,存在残粒和着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知此乃新罗王子,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时九华山地为闵让和所有,建寺须请其施舍山地。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闵公许之。地藏遂将袈裟一展, 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p> <p class="ql-block">地藏禅寺里中间供奉的是地藏菩萨成道像,左道明,右闵公。左右两边是十殿阎君。关于佛像能否拍照的问题,我以前在雪窦寺参观时听到过一个游客问陪同的和尚师父,师父回答说:可以拍照,照片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也是弘法的一种形式。这次我在地藏禅寺的大殿里问了驻殿和尚师父同样的问题,他回答:“尊重自己的内心,想拍就拍,不想拍就不拍。家里老人行动不便,没法来烧香,你拍了照片回家给他们看一看,不也是一件好事嘛?<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能拍照的说法,主要是怕照片使用过程出现对菩萨不敬的行为,比如上厕所时打开手机看菩萨的照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给老人看过后删除。”</span></p> <p class="ql-block">寺院建成后,各方学者云集此山,特别新罗国的僧人,来此日多。因国内外僧众咸集于此,生活即发生困难。地藏于山中掘石得土,其色青白,细如面粉,供众食用。寺中僧人为求法而来,虽然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被人称为“枯稿众”。但是他们在地藏的领导下,团结、精进,一心向道,以苦为乐。后新罗国王得知地藏在九华山开办道场,即派人运粮供养。</p><p class="ql-block">地藏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时年九十九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哑,跏趺而灭。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地藏比丘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 ”。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贤、普陀观音相并称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月身殿,两层飞檐翘角木结构宫殿式建筑,歇山顶。大殿正中为七层八面木塔,每层每面均供奉地藏菩萨坐像。木塔基础为正方形,汉白玉砌筑。木塔内置石塔,大殿外为汉白玉台基。九华山月身殿集古代佛教文化、哲学、历史、建筑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研究佛教文化、皖南古建筑艺术的重要范本,对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佛教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1981年9月,九华山月身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庙、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九华山月身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旃檀林,全国重点寺院,又称“旃檀禅林”。位于九华街西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七十二寮房之一。清道光时寺尚存,咸丰年间兵毁。光绪十二年(1886)定禅和尚募化重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旃檀林北侧是大悲楼。大悲楼古朴典雅,雄伟壮丽,主殿高六丈三尺,殿内长、内宽、内高均为19米,以与菩萨二月十九日诞辰、六月十九日出家、九月十九日成道的三吉日悉心相应。</p><p class="ql-block">殿堂正中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二丈八尺九寸,四周供奉84尊全堂佛像。大理莲花宝座,慈眉善目,四周回廊大理石柱栏杆护持,上方雕龙刻凤,金碧辉煌。另附属斋堂、客房等设施。</p><p class="ql-block">1993年8月6日,大悲楼上正梁剪彩,正梁刚一落位,便下起了滂沱大雨,此正巧应对了俗话所说的雨淋“万年梁”,为大吉兆。</p> <p class="ql-block">从大悲宝殿出来,坐落在三座宝殿中间的是华严宝殿,2001年落成,供14.8米高华严三圣铜像,毗卢遮那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佛像背壁是巨幅海岛群雕,殿内两旁供9米高十八罗汉像,宝殿前安放两尊巨大的石雕大象。</p><p class="ql-block">华严宝殿廊道有精美3D立体浮雕,雕龙画凤,煞是威严神秘。同时将原址的旃檀林老殿移至三大宝殿南、芙蓉峰北麓,部分文物保存完好。严宝宝殿前广场设有烛台和香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严格禁止烧外香,有工作人员负责值班。</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西边的大愿宝殿,也是宫殿式建筑,1999年建成,坐南朝北,格调与大悲楼相似。大愿宝殿供奉9.9米高四面金身的地藏菩萨铜像,四维供120尊1.4米高金身地藏菩萨坐像。</p> <p class="ql-block">明净肉身:原供于九华街神光岭西山丘上明净禅寺,为三开间平房,2009年九华街整治中该寺撤除,明净肉身被移至旃檀林。明净俗名徐方柱,1928年生,安徽郎溪人。幼年丧母,家境贫寒,受祖辈信佛影响,从小不茹荤腥。在家时乐于助人,乡人称其“菩萨心肠”。他自悟禅道,长期坚持修行,曾在家连日坐禅人定,乡人不解,将其捆绑,也不能阻其坐修。1984年于九华山天台寺出家。后入住旃檀林,修持奇特,曾站禅、坐禅3年,闭关3年,闭关时有时十余日用一餐,不论寒暑长年赤足,人们称其“疯和尚”。1992年9月在旃檀林安然圆寂,弟子遵其生前保留真身的嘱咐,将其坐缸存放。1998年12月开缸,肉身完好,颜面如生,遂建寺供奉。明净和尚与仁义师太一样,都是九华山传奇式人物,尤其禅功人定,令人惊异。吴浪风《旃檀林》云:“琵琶山下任勾留,瑞气融融境自幽。步进檀林尘已远,皈依古佛乐无忧。</p> <p class="ql-block">化城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化城路41号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九华街盆地的中心位置,原名地藏寺,是九华山佛教起源最早的寺庙,称为开山祖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僧人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唐至德年间(756年—758年)改建,定名为化城寺,“化城”源出于《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化城寺建筑占地面积1381.2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化城寺为四进院落式建筑,化城寺前有半月形偃月池(放生池)和花岗岩铺成的广场,广场面积1864平方米。化城寺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特色,全寺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是研究古建筑艺术重要的一座重要寺庙。</p><p class="ql-block">1981年9月,化城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化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化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2013年3月,化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化城寺的名称来源有二,一实一虚。</p><p class="ql-block">一实,指化城寺坐落在九华街上。九华街是过去因香火兴旺而形成的香火集市,逐步发展成为九华街,屋舍鳞次栉比,多是两层小楼,街巷东西横贯,溪水在街下流过,淙淙有声,如隔岸弦鸣,一副世外桃源的恬静。九华山四大丛林中的百岁宫、祗园寺、东崖寺均坐落在九华街上。化城寺高跨在山顶盆地之中,背倚白云山,南向芙蓉岭,东崖雄踞于东,神光岭起伏在西,虎形诸峰环绕于北,四山环绕如城,确如“高山流水别有天”,人一入此,犹如内城,故名化城寺。</p> <p class="ql-block">一虚,相传释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弥下乡布道,山重路阻,小沙弥口渴腹饥,无力前行,释迦牟尼只得向前方一指,点化一城,让小沙弥前去化斋,以图继续前行,这就是《华严经》所载的“佛指化城”的故事。寺僧取其中前进途中“化一城郭”的间歇,以图继续精进之意,将九华山第一座寺院题名为化城寺。安徽当涂城内有一座寺庙也名化城寺,系三世纪中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所建,以城郭之城而命名,李白作《化城寺钟铭文》即指这一化城寺。</p> <p class="ql-block">化城寺前的广场上有“娘娘塔”址,正中有一口井。关于娘娘塔有两种传说。一说是:爱上金乔觉的新罗女人,历尽艰辛,千里迢迢来九华山找金乔觉。她见金乔觉出家成了和尚,便痛苦万分,投井自尽了。金在井上建塔,以祈祷此女冥福。</p><p class="ql-block">另一说是:金乔觉到九华山后,家人曾派人来寻找,没有如愿。一年冬,新罗王室内讧,父亲被杀。母亲带两个仆人来九华。找到儿子后,她悲喜交加,连哭三昼夜,眼睛瞎了。母亲经常打水洗眼,终于复明。所以,人们又把这井称为“明眼泉”。</p> <p class="ql-block">参观好化城寺,已经是下午5点钟,化城寺要关山门了。到此为止,一天的旅程结束,路线:虎形山车站-凤凰松站(天台索道下站)(景交车)-天台索道上站(古拜经台)-天台寺-闵园(上、中、下,包括闵园尼庵群、凤凰松)-回香阁-东崖寺-百岁宫-月身宝殿-旃檀林-化城寺。</p> <p class="ql-block">在化城寺的广场上坐了半小时,看纷飞的和平鸽,来来往往的游客,又到了晚饭时间,这次,我们选择了化城寺附近的林青土菜馆。</p> <p class="ql-block">酸菜大肠88元</p> <p class="ql-block">臭豆腐38元</p> <p class="ql-block">萝卜秧28元</p> <p class="ql-block">4.10清晨五点,在即将离开九华山之前,我又去了一次旃檀林,听鸟鸣,听旃檀林住持的狮子吼。</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有九十九座寺庙,短短一天要全部玩遍是不可能的,我规划了一条九华山最佳徒步路线,花一天时间,把几个主要寺院玩遍。</p><p class="ql-block">方案一:第一天晚上到,住九华山游客中心附近,第二天早上:九华山游客中心-花台索道下站(景交车15元)-花台索道上站(索道上行85元)-花台空中栈道(不走环线,省去台阶路)-去天台查票口(人不在,逃票,人在,可以网购门票)-天台寺-古拜经台-闵园(徒步下山)-回香阁-东崖寺-百岁宫-月身宝殿-小天台-旃檀林-化城寺-祇园寺-九华山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方案二:化城寺-旃檀林-月身宝殿-小天台-回香阁-东崖寺-百岁宫-闵园-古拜经台(徒步)-天台寺-花台(走栈道)-花台索道上站-花台索道下站--九华山游客中心。(以上线路适合喜欢爬山的徒步爱好者)</p><p class="ql-block">方案三:<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华山游客中心-祇园寺(景交车25元)-百岁宫索道下站-百岁宫索道上站(上行单程50元)-百岁宫-东崖寺-回香阁-月身宝殿-旃檀林-化城寺-祇园寺-九华山游客中心。(以上线路为烧香路线,一般体力都可以达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