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学会了包饺子</p><p class="ql-block"> 吴令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除夕之夜,温馨弥漫。妈妈不住地称赞我饺子包得好,这份夸赞,瞬间勾起了我对第一次包饺子经历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落在客厅里。我起身去客厅喝水,不经意间,看到外婆正坐在桌前包饺子。擀面杖在她手中灵活转动,面皮在案板上欢快跳跃,不一会儿,一个饱满的饺子便诞生了。我瞬间被吸引,兴致勃勃地跑过去,眼中满是期待:“外婆,我能试试包饺子吗?”得到外婆肯定的答复后,我赶忙洗净手,戴上手套,准备大显身手。我拿起一块买来的面皮,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学着外婆的样子,舀了一勺馅料放在面皮中央。可这馅料似乎不太听话,怎么摆放都觉得不对。我试着把面皮对折,捏合边缘,可包出来的饺子歪歪扭扭,活像一个打了败仗的士兵,东倒西歪。再看外婆包的饺子,一个个精神抖擞,挺着圆滚滚的肚子,仿佛在嘲笑我的笨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没一会儿,我的耐心就被消磨殆尽,心里直犯嘀咕:这包饺子看着简单,做起来怎么这么难!我把手中的面皮一放,转身就要回房。这时,外婆温柔的声音传来:“乖孩子,做事可不能半途而废呀,慢慢来,多练练就能包好啦。” 外婆的话,像一阵春风,吹走了我心头的烦躁。我重新坐回桌前,仔细观察外婆的动作。外婆一边包,一边耐心讲解:“你看,放馅料的时候别太多,对折面皮后,先把中间捏紧,再从两边慢慢收口……”我照着外婆的方法,一点点调整,一个、两个、三个……虽然包出来的饺子还不太美观,但比刚开始已经像样多了。我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继续包着。随着一个个饺子在我手中成型,我的手法越来越熟练。那些饺子也越来越有模样,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小卫士,整齐排列在案板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学会了包饺子。这次经历,如同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让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耐心,认真去学,就一定能收获成功的喜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这篇作文在原文基础上有了大幅提升。通过细腻的环境、动作描写,生动展现包饺子场景,使画面感十足。对“我”的心理刻画入微,从好奇尝试到受挫欲弃再到重振旗鼓,情感转变自然流畅。叙事生动之余,结尾点明道理,升华主题。</p>